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朱昆鹏,医学博士,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讲师,同济大学高等研究员副研究员,现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会员。长期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保肢功能重建手术及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以通讯或第一(含共同)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含4篇ESI高被引论文),中华系列论文3篇,其中包括Molecular Therapy、Cancer Letters、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肿瘤研究领域的知名期刊,IF>10分有6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00分,已累计被引用1000余次。近5年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卫健委等科研项目8项,获批国家专利4项,参编骨肿瘤相关中英文专著《Sarcoma》和《腓骨移植重建外科技术》,先后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全国骨肿瘤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上海市骨科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9)/三等奖(2023)、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基础研究论文大赛二等奖、《中华骨科杂志》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等荣誉,入选2023 CSCO “under 35”全国优秀青年肿瘤医师百强。此外,先后获得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科技新人”、“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入选院内的“攀登人才”及首批“研究型医师”等人才计划或项目。
申请者现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同济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师从全国知名骨肿瘤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及上海医师协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张春林教授,长期从事骨肿瘤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每年主刀或参与各类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及其功能重建手术500余台,创新设计了包括保留骨骺的膝关节假体等多项保肢新器械、创新发展了机器人辅助下经皮髋臼周围“三角架”空心钉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微创治疗髋臼转移癌等新技术,相关成果多次在全国骨科年会、中国骨科医师年会、上海市骨科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汇报,获得业内学者的肯定和好评,并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荣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3513、Circ_0005721/PTBP1/BAK1分子轴促进骨肉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和 机制研究,2022/01-2024/12,30万、在研、主持;
(2)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启明星培育项目),20YF1437700、长链非编码RNA ODRUL介导PTBP1蛋白靶向 MCL1促进骨肉瘤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2020/07-2023/06、20万、已结题,主持;
(3)上海市卫健委临床研究专项,20224Y0136,基于ddPCR技术动态监测外周循环新环状RNA circ_0081001 对骨肉瘤化疗耐药及肺转移早期诊断价值的临床探索,2023/01-2024/12,5万、在研、主持;
(4)十院“攀登人才计划,2021SYPDRC021,Circ_0005721/miR-593-3p/ABCB1 通路促进骨肉瘤多药耐药发生、 发展的作用和机制研究,2021/04-2024/03,15万、已结题、主持;
(5)十院首批“研究型医师项目,2023YJXYSC001,数字微滴式PCR技术辅助动态监测外周循环新环状RNA circ_0004674 对骨肉瘤化疗耐药及肺转移早期诊断价值的临床探索,2023/07-2026/6,5万、在研、主持.
(6)同济大学校内基础研究项目,22120240277,circARL8B编码的新多肽介导HSPB1诱导铁死亡逆转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2024/04-2026/03,12万,在研,主持。
(7)十院“临床研究青年项目”,YNCR2C012, 动态检测外周循环非编码RNA对骨肉瘤化疗耐药及肺转移早 期诊断价值的临床探索,2022/01-2024/12,10万、已结题、主持;
(8)十院国自然院内培育计划,04.03.19.027、Hsa_circ_0081001/miR-490-3p/ABCC2 通路促进骨肉瘤多药耐药 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2020/01-2022/12、6万、已结题,主持;
(9)十院教育研究项目,2024-D-45,MiniCEX-DOPS 形成性评价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4/02-2026/01,在研,主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3513、Circ_0005721/PTBP1/BAK1分子轴促进骨肉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和机制研究,2022/01-2024/12,30万、在研、主持;
(2)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启明星培育项目),20YF1437700、长链非编码RNA ODRUL介导PTBP1蛋白靶向MCL1促进骨肉瘤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2020/07-2023/06、20万、已结题,主持;
(3)上海市卫健委临床研究专项,20224Y0136,基于ddPCR技术动态监测外周循环新环状RNA circ_0081001对骨肉瘤化疗耐药及肺转移早期诊断价值的临床探索,2023/01-2024/12,5万、在研、主持;
(4)十院“攀登人才计划,2021SYPDRC021,Circ_0005721/miR-593-3p/ABCB1 通路促进骨肉瘤多药耐药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研究,2021/04-2024/03,15万、已结题、主持;
(5)十院首批“研究型医师项目,2023YJXYSC001,数字微滴式PCR技术辅助动态监测外周循环新环状RNA circ_0004674 对骨肉瘤化疗耐药及肺转移早期诊断价值的临床探索,2023/07-2026/6,5万、在研、主持.
(6)同济大学校内基础研究项目,22120240277,circARL8B编码的新多肽介导HSPB1诱导铁死亡逆转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2024/04-2026/03,12万,在研,主持。
长期专注于骨肉瘤化疗耐药和肺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自2013年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先后参加了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2630、81872174、82072963、82103513、82303898)的研究,积极深入开展“非编码RNA在骨肉瘤多药耐药以及侵袭转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重点聚焦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株中的lncRNA、circRNA和ceRNA的表达谱,发现lnc FOXC2-AS1通过促进ABCB1的高表达,导致骨肉瘤阿霉素耐药的发生,且可通过miR-3182/MMP2和miR-6874-3p/IL-6分子轴促进骨肉瘤的侵袭和转移。我们根据其功能将其命名为lncRNA ODRUL,并已被NCBI的GeneBank数据库所收录(ID:103752587)。此外先后发现lnc FOXF1-AS1、circ_0081001、circ_0004674等多个非编码RNA分子在骨肉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从非编码RNA的角度,补充完善了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潜在诊治靶点。目前已累计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作者发表Molecular Therapy、Cancer Letters等代表性SCI论文20篇(含4篇ESI高被引论文),IF>10分有6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30分,已累计被引用1200余次(含单篇引用超过200次1篇),学术成果获得业内学者肯定。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