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孙丽华
浏览量:272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学院
  • 所属专业: 妇产科学
  • 邮箱 : lihua-sun@163.com
  • 工作电话 : 021-20334527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孙丽华,上海市东方医院,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生殖中心主任;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师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高绍荣院士,从事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工作 20多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创始人,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工作期间匡延平教授的领导下,PPOS超排卵方案和“上海方案”等主要研发者;擅长应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胚胎移植失败、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卵子成熟障碍、以及反复胚胎质量差等诊治有独特的经验。2018年带领原上海第九人民生殖精英团队到上海市东方医院,以”两少一怪”为技术特色,初创东方品牌。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上海市科委课题两项,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子课题1项。专利3项。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生殖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学会生殖医学专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中国女医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妊娠免疫专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适龄人群生育能力评估及健康干预研究项目副主任委员;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生殖医学、生殖内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上海市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是 2014 年经上海市及国家卫计委批准开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位于南院5号门11楼,本部新大楼三楼设有生殖中心门诊分部。中心围绕人类生殖健康为主题,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以辅助生殖医学技术为重点,为广大病员提供便捷专业的不孕症咨询和治疗以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指导。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体外受精IVF、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人工授精AIH、胚胎移植ET/FET、人类配子及胚胎玻璃化冷冻、囊胚培养/孵化、超声下盆腔输卵管显影术、 卵巢囊肿穿刺抽吸术、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治疗、多胎妊娠减胎术等。全科以“两少一怪”坚持研究、创新和应用“安全、高效、全胚冷冻、少干扰”的治疗策略,从疑难杂症入手----精准个体化特色技术:“两少一怪”---卵子少(DOR、POF)、精子少(单精子冷冻);怪:反复移植失败(内膜薄、粘连、卵子成熟障碍、罕见内分泌异常)等为辅助技术特色初步建立东方生殖品牌。

    本中心移植成功率达 55~60%,拥有业界领先的不孕症治疗理念及促排卵技术、实验室操作技术,重视不孕症治疗的伦理原则、患者夫妇的心理健康。

 


项目情况

         目前 在研项目


      1.国自然面上项目:

褪黑素通过REV-ERBs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


                                      2.以组长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研发与器官修复”重点专项1项


科研项目

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

研究成果
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3项。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Tie1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syndrome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EGR1 in granulosa cells. Exp Mol Med. 2022Jan;54(1):81-90. doi: 10.1038/s12276-021-00722-8. Epub 2022 Jan 25. PMID:35079118; PMCID: PMC8814014.

2.      Circadian Clock Genes REV-ERBs Inhibits Granulosa Cells Apoptosis by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and Autophagy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Front Cell Dev Biol. 2021 Aug 5;9:658112. doi: 10.3389/fcell.2021.658112. PMID:34422794; PMCID: PMC8374745.

3.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SYVN1 Plays an Antiapoptotic Role in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by 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Fission. Oxid Med CellLongev. 2022 Sep 19;2022:3639302. doi: 10.1155/2022/3639302. PMID: 36193086;PMCID: PMC9526636.

4.      WEE1 promotes endometriosis via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21 Oct 22;19(1):161. doi: 10.1186/s12958-021-00844-8.PMID: 34686198; PMCID: PMC8532311.

5.      A novel homozygous variant in NLRP5 is associate with human earlyembryonic arrest in a consanguineous Chinese family. Clin Genet. 2020Jul;98(1):69-73. doi: 10.1111/cge.13744. Epub 2020 Apr 16. PMID: 32222962.

6.      Progestin-primed milder stimulation with clomiphene citrate yieldsfewer oocytes and suboptimal pregnancy outcomes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 in infertil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iansyndrome.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18 May 28;16(1):53. doi:10.1186/s12958-018-0373-7. PMID: 29807533; PMCID: PMC5971418.

HOXA10 Expressing UCMSCs Transplantation ImprovedEndometrial Receptivity on Endometrial Injury. Curr Stem Cell Res Ther.2023;18(7):1001-1012. doi: 10.2174/1574888X17666220919111814. PMID: 36121094;PMCID: PMC10278240.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