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徐钢,男,浙江绍兴人,法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随后继续在该院攻读法学理论硕士和宪法与行政法博士学位,200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在学期间,曾任浙江大学博士生会主席,获学校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 入选上海市教育法治人才计划,获得过2012年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同济大学育才教育奖励金二等奖等奖励。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法理学、数字法学、教育法。出版专著1部;在《法学》、《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浙江社会科学》等CS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等课题十余项。
1. 2021-2022,主持同济大学交叉课题《人工智能算法的治理框架与路径研究》;
2. 2016-2020,主持上海市教委教育法治系列研究课题;
3. 2012-2014,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体面劳动的权利基础及实效评估研究》;
4. 2012-2014,主持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县政改革与地方法治先行发展研究》;
5. 2011-201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体面劳动的国家义务及实效评估研究》;
6. 2011-2013,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转型时期劳动权保障的国家义务研究》;
7. 2009-2011,主持同济大学文科科研基金《我国宪法上劳动权的规范研究》;
8.2008-2009,主持同济大学文科科研基金《就业歧视的司法审查标准研究》;
专著:徐钢:《宪法上劳动权的规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论文:
1. 《论宪法上劳动权保障范围的界定方法》,载《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8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独立;
2.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宪法基础》,载《特别行政区制度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独立;
3.《论平等就业权限制的合理性审查模式》,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春季卷,独立;
4.《论宪法上国家义务的序列与范围》,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独立;
5.《我国劳动权性质的变迁与定位》,载《同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独立;
6.《平等就业权在立法归类中的合理差别》,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2期,独立;
7. 《上海法治政府建设三十年之历程转变》,载《政府法制研究》2009年第11期,第三作者;
8.《论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上的定位》,载《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
9.《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内在思考》,载《中国法学》(英文版)2007年3月,独立;
10.《利益衡量概念的辩说》,载《法律方法》(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独立;
11.《宪法与私法交汇点上的人权保障》,载《人权》2005年第3期,独立;
12.《论宪法在私法秩序内的意义》,载《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与行政法)》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13.《返回现实主义的契约法谱系》,载《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法律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二作者;
14.《契约、农民利益与法治秩序——以农村土地权利现状为例》,载《法学》2001年第8期,第一作者;
15.《建立合同中第三人制度的法律思考》,载《法商研究》2000年9月增刊,第一作者;
16.《契约自由衰落的法理学解读》,载《法学文稿》2000年第2期,第二作者。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