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王鑫
浏览量:1558   转发量:27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 所属专业: 新闻传播学  、 新闻与传播  、 设计学
  • 邮箱 : aixin0709@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021-65984351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鑫,文学博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主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王鑫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媒介文化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传播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省、部级项目 6 项;出版专著《共通之路与他山之石: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商务印书馆),译著《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和集装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媒介理论”丛书3本,并统筹校译《媒介思维的谱系》(同济大学出版社)。主编、参编教材 5 部;发表 CSSCI、SSCI 高水平学术论文近 40 篇,其中权威期刊 5 篇,5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编“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媒介理论”丛书,担任《媒介批评》(CSSCI集刊)副主编等。

王鑫教授坚持从哲学、美学、艺术、文化研究视野进入传播学的治学路径,以跨学科的理论基础提供问题解释的新视角,对当代文化现实的媒介化特征做出了重要的学术探索和理论阐释。

王鑫教授热爱教学工作,从教二十余年来,主讲课程十余门,撰写多篇教改论文,王鑫教授以学术为志业,愿意在诗神驻脚的课堂,传播对美的感动、对善的追寻和对真的向往。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媒介文化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思想史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艺术与传媒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部分科研项目

1. 2023-2027,《文明互鉴视阈下中华礼文明当代转化的国际传播研究》(在研),负责人,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 2016-2021,《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研究(2000-2015)》(结项),负责人,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3. 2023-2024,《“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在研),负责人,科技部项目

4. 2023-202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实践与世界意义研究(结项),负责人,中国外文局2023年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协调机制2023年度项目

5. 2021-2023,《物质转向与流动性:传播学发展新的内容、范式与向度研究》(结项),负责人,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


代表成果

一、部分学术成果

(一)部分论文

1.《从共通走向共识:国际传播跨学科基础理论引入与研究进路》,《世界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CSSCI,独立作者)

2.《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传统共通性理论的当代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CSSCI,第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化研究》2023年第9期)

3.《流动性、具身化与符号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议程与路径拓展》,《新闻记者》2022年第9期(CSSCI,独立作者)

4.《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审美进阶与“感-情-理”结构》,《山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CSSCI,独立作者)

5.《约翰·厄里“新流动范式”与传播物质性研究对社会学理论的接合与涵化》,《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3期(CSSCI,第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新闻与传播》2023年第7期)

6.《物质性与流动性:对戴维·莫利传播研究议程扩展与范式转换的考察》,《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9期(CSSCI,独立作者)

7.《历史、语境与通路:当下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几个关键题——对戴维·莫利教授的访谈》,《国际新闻界 》,2021年第11期(CSSCI ) 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转载2022年第4期

8.《在共生中抵抗:算法社会的技术迷思与主体之困》,《东南学术》,2023年第4期(CSSCI,独立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社会学》2023年第11期)

9.《“媒介思维的谱系”与“重新定义传播”:媒介与传播研究的西方视角和中国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4期(CSSCI,独立作者)

(二)专著、译著、教材等

1. 《共通之路与他山之石: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商务印书馆, 2024年版,独著

2.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女性启蒙》,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独著

3.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和集装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译著

4.《媒介思维的谱系》,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译著

5.  《媒介批评》(CSSCI集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6.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主编

7.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与治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副主编

8. 《微媒介与微文化》,《媒介文化十五讲》(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规划教材:传播学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版 3万字,参编

9. 《精神分析研究方法》,《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规划教材:传播学系列),2017年版 4万字,副主编

10. 《叙事学研究方法》,《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规划教材:传播学系列),2017年版 4万字,副主编

11. 《艺术本体》,《艺术概论》(大学文科基本用书·艺术)2020年版,3万字,参编 

(三)报纸评论

1. 《中国传统美学助力跨文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6日

2. 《寻找沟通中西方观众的“理、事、情”》,《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8日 

二、学术获奖

1. 荣获辽宁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政府奖)(2021)

2. 荣获辽宁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政府奖)(2021)

3. 荣获城乡统筹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乡村文化振兴征文比赛三等奖(2021)

4. 荣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2020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创新与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2020)

5. 荣获辽宁省美学学会2017-2018年度美学与文学艺术研究成果一等奖(2019)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