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学术经历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邵春霞,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政治传播学博士后,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现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治理、国家治理、公共领域、网络政治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项目等课题,研究成果两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学术奖项。
1. 国家治理模式研究。关注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与合法性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面临常规化不足的问题,运动式等非常规治理在促进政策执行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规、非制度化的治理难题。发表《中国国家治理模式:运动式治理的技术与政治》《The Transform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Model and Its Cooperation Mechanisms》《国家治理能力与公共领域合法性功能》等论文,合著《执政党与社会整合》获第九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数字化治理变革路径研究。关注数字驱动国家治理变革的新的发展空间,将数字化创新作为重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技术动力,关注数字技术推进治理常规化和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具体机制和实现路径,并在理论上探讨技术与制度的复杂互动性。发表《基层治理常规化的数字赋能路径研究》《数字空间中的社区共同体营造路径研究》《闹大与批示:国家治理的信息化机制及其检视》等学术论文。
3. 网络公共领域研究。对网络公共领域形态进行政治学学科的创新性研究,出版专著《传媒变迁中的公共领域》,通过对网络讨论进行文本分析,提出公共领域的局部性特征及其被动式生成机制。相关论文《局部性公共领域的拓展:Web2.0时代我国网络公共领域浅析》和《新闻生态:宣传控制、市场驱动和专业约束的矛盾互动》分别获第12届和第8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4. 网络政治文化和网络公民培育问题研究。将网络公共领域视为培育网络公民文化和网络公民的重要制度空间,出版《从网民到公民——在公共领域中培育公民文化》,聚焦网络表达的理性力量,分析公共领域培育公民文化和抑制网络暴民的基本机制。相关论文《网络公众舆论的生成与网络公民的培养——以日本地震危机中的网络讨论为例》获上海市社联第11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1. 2022年8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的瓶颈问题及数字化破解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2YJA810003
2. 2012年6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共领域视野中的网络公民培育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Z056
3. 2012年5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课题“上海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研究”之子课题“上海推进社区共治与自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XAH004
4. 2011年9月,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的建构:以微博公共讨论为研究个案”,项目批准号:11YJA810014
5. 2011年8月,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网络表达与公共领域:我国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1PJC101
著作:
1. 《从网民到公民——在公共领域中培育公民文化》,格致出版社,2020年9月
2. 《传媒变迁中的公共领域》,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年11月
论文:
1. 邵春霞:《基层治理常规化的数字赋能路径研究》,《学海》((C刊)),2022年第3期
2. 邵春霞:《数字空间中的社区共同体营造路径研究——基于城市社区业主微信群的考察》,《理论与改革》(C刊),2022年第1期
3. 邵春霞、张照:《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权力:制度本质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城市管理执法的多案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扩,北核),2022年第6期
4. 邵春霞、李培欢:《“闹大”与“批示”:国家治理的信息化机制及其检视》,《求实》(C刊),2022年第4期
5.冯雷、邵春霞:《政治对科学的遮蔽机制及其成因分析——基于美国疫情治理初期实践的考察》,《科学学研究》(CSSCI CSCD),2022年第6期
6.程风、邵春霞:《中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驱动机制研究》,《情报杂志》(C刊),2022年第3期
7. 邵春霞:《中国国家治理模式:运动式治理的技术与政治》,载门洪华主编《多层治理理论与实践》,格致出版社,2019年6月
8. 邵春霞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Model and Its Cooperation Mechanisms (国家治理模式转型及其合作机制研究)”,《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Management, Law and Education (EMLE 2018) 》,Paris, Atlantis Press, 2018.12(ISTP检索)
9. 邵春霞:《经济地位、参与程度和主观能力----中国网民政治认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刊),2015年第5期
10. 邵春霞、彭勃:《国家治理能力与公共领域合法性功能》,《南京社会科学》(C刊),2014年第8期
11. 邵春霞:《两种网络舆论和两种舆论主体》,《上海人大月刊》,2013年第3期
12. 邵春霞:《局部性公共领域的扩展:Web2.0时代我国网络公共领域浅析》,《社会科学》(C刊),2013年第4期(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