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95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车工业设计(汽车造型)专业,200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曾先后在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担任讲师,从事汽车造型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并曾在北京阿尔特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造型部部长职务,从事汽车造型设计与开发,先后为奇瑞、一汽、江铃、陕汽等企业进行多款量产车型的设计开发。现任职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创办了“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担任汽车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
教学方面,为汽车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很多已经成长为设计总监、高级经理、主设计师或大学教授等专业骨干。担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师以来,创建了“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设计人才创新试验区”,所指导学生先后在国内外各类设计比赛中获奖70余项。所提出的“双脑并行”培养模式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的教改项目先后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科研方面,先后参与国家863、973项目,并在汽车的低阻造型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车型设计及开发方面,为一汽轻型车所作改型设计曾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为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厂振华重工设计了多款港口AGV车型、以及智能公交车型。
此外,自2010年起联合上海国际汽车城持续主办“中国汽车设计国际峰会”(CCDIS),在国内外汽车设计界具有广泛影响。
鉴于在人才培养及汽车设计方面所做的工作,曾先后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颁发的“中国汽车造型领域资深设计师(首批)”、“中国汽车造型设计领域60名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5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汽车车身)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200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任吉林大学讲师。
201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任同济大学副教授。
2003-2006期间在北京阿尔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研修,任造型部长。
邵景峰: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设计部全球总监
单伟: 北汽集团研究总院副院长兼设计总监
罗冬飞: 爱驰亿维设计总监;沃尔沃中国设计原副总监
朱恒: 武汉仁孚汽车科技公司总裁,枭龙系列越野车设计者
叶庆元: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设计副总监
常冰: 合众汽车设计副总裁;新大红旗国宾车设计师
邱旭: 北汽集团技术中心主设计师
丁杨锋: 一汽红旗品牌创意总监
兰巍: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车身系副主任
公培良: 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范烽: 臻迪科技设计公司设计总监
王超: 开云汽车总裁
秦海峰: 吉利汽车设计部部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51875306,融合气动力学修正算法的无人驾驶汽车造型形态推衍迭代设计方法,2019-01至2022-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1CB711203,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空气与热动力学系统能耗规律与优化设计,2010-10至-2015-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M基金),E050303,微型客车碰撞动力学仿真及被动安全性对策研究200201-200412
某移动平台外观造型设计: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Holo Play全息投影交互系统概念设计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项目AGV外观配色设计服务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品牌设计语言探索课题合作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空港航空集装器搬运AGV工业设计
雷诺汽车上海设计中心:雷诺极限工况概念车创意设计
四川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雷诺汽车上海设计中心:雷诺物流概念车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车辆驾驶室和方舱内饰一体化设计
四川宜宾普什磨具有限公司:工程机械驾驶室造型设计
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20新一代汽车设计研究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八轮AGV外观工业设计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八轮180度回转电差速AGV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延锋汽车内饰概念设计
李彦龙,蔡谦*,孙久康.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车外观设计评价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49(1):116-123.
李彦龙, 张宇*. 基于视觉尺寸归一化的轿车侧视造型比例发展趋势研究[J]. 包装工程, 2017(4):116-121.
李彦龙. 低风阻分体式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45(09):1359-1365.
李彦龙, 朱晖*, 杨志刚. 基于低风阻的电动汽车造型设计[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9):1366-1371.
张晨铭, 李彦龙*, 王东. 面向空气动力学优化的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12(16):43-46.
Li YL, Zhu H*. A Research on Electric Car Styling Design and LowAerodynamic Drag[J].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 2019, 573(1):012014 (7pp).
Li YL. A Concept Innovation on Urban Personal Mobility[J]. IOP Conference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573:0120
Li YL, Zhang CM*, Yang ZG. Electric Car Styling Design andAerodynamic Drag Optimization, 2013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Design and Mechanical Power, ICIDMP2013,Nanjing, P.R. China, 2013.8.24-25.
李彦龙,潘军,智能跨界电动车(iEV),2012.5.16,中国,ZL201130280169.4.
李彦龙,潘军,概念车座椅,2012.7.11,中国,ZL201130368914.0.
李彦龙(7/13),CA6350微型客车正面碰撞性能分析与结构改进设计,吉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委员会,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
李彦龙(5/10),校企联合、国际交流、创新实践、学科交叉——四轮驱动的汽车人才培养体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
李彦龙(1/5),“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为一体的新型汽车造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
李彦龙(1/1),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育才奖,2016。
李彦龙(1/5),基于多方协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国际顶级汽车产业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
李彦龙(1/1)汽车造型领域资深设计师(首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3-04。
李彦龙(1/1)中国汽车造型设计领域60名创新人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3-09
1) 2012年:[指导学生创新活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创新实践基地,指导了FSAE赛车外形设计,该项目获得2012中国FSAE团体1等奖;最佳外观奖]
2) 2014.5:董皓宇, color simple tissue box, 第六届璐彩特亚克力制品设计竞赛三等奖
3) 2014.7:施鸿略, hyundai mist, 2014“雕塑自然,灵感之美”现代汽车设计大赛飞思入围奖
4) 2014.11:刘美雍, 3E,米其林设计挑战赛中国区三等奖
5) 2015.11:陈若愚, 荣威互联网电动车, 第三届“荣威·MG杯”国际大学生汽车设计挑战赛 三等奖,
6) 2014.11:郝天枢, Dancing Aged, 米其林设计挑战赛中国区一等奖
7) 2014:郑凯泽,最佳造型奖,同济大学电动方程式赛车车队/中芬中心
8) 2015.5:郝天枢,Tibertas Concept, 同济大学卓越杯二等奖
9) 2015.4:李轶萌,CDN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最佳创新设计奖;年度最佳学生设计奖
10) 2015.7:郝天枢,2015上汽通用别克S弯改装挑战赛第一名
11) 2015.11:易倩茹, 荣威互联网电动车, 第三届“荣威·MG杯”国际大学生汽车设计挑战赛 优秀奖
12) 2015.11:徐文婷,郝天枢 Unet,Project J宝马设计创意大赛一等奖
13) 2015.12:周景琛, 2015年“风语筑”玩建筑大赛非专业组二等奖
14) 2015:创行Enactus华东赛 项目“无声之轮”三等奖 “优秀成员”奖;
15) 2015:年飞利浦校园精英赛——未来开关设计复赛最佳产品设计奖;
16) 2015:同济校服设计大赛第三名;
17) 2016.4:翁子彬,CDN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最佳生态解决方案
18) 2016.6:高绍杰,第一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大众GT概念车,二等奖,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海市教育委员会
19) 2016.10:胡锐恩, 中国大学生汽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
20) 2016.9:胡锐恩,全国设计大师赛优秀奖;
21) 2016.9:胡锐恩,第四届“帝度杯”国际家用电器工业设计大赛前十(11月终评);
22) 2016.10:陈至灵,首届中国大学生汽车设计创意大赛一等奖
23) 2016.11:高绍杰等,“大众汽车杯”儿童乘车安全保护系统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24) 2016:刘心一, 1453647, 全国设计大师赛优秀奖
25) 2017.7:PUMA国际合作项目,造型设计一等奖(国际)
26) 2017.7:CIC国际合作项目,设计一等奖(国际)
27) 2017.10:胡瑞恩,“荣威·MG杯”大学生汽车设计挑战赛优秀奖
28) 2017.10:刘心一,“荣威·MG杯”大学生汽车设计挑战赛优秀奖
29) 2018.延锋内饰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董昊)
30) 2018.延锋内饰设计大赛最佳概念座椅设计奖(胡瑞恩)
31) 第三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产品设计类一等奖(张宇轩)
32) 2018”张江临港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雕塑创意设计优秀奖(张宇轩)
33) 2018上汽未来汽车创想邀请赛全国一等奖(张宇轩)
34) 2018ICCG交通畅想方向全国一等奖(张宇轩)
35) 2018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创新设计大奖 概念作品奖(张宇轩)
36) “创新杯”第八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张原驰)
37) “创新杯”第八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张原驰)
38) 首届“山下湖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珠宝首饰设计大赛二等奖(张原驰)
39) 2018中国汽车设计国际峰会全球汽车设计工作坊学生组二等奖(张原驰)
40) 第三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张原驰)
41) 2018年论文入选“预见2050 触摸中国梦”百强(张原驰)
42) 2018张江临港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张原驰)
43) 2018ICCG未来交通畅想方向优秀奖(张原驰)
44) 2018上汽未来汽车创想邀请赛全国一等奖(丛佳淼)
45) 2018ICCG交通畅想方向全国一等奖(丛佳淼)
46) 2018”张江临港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雕塑创意设计二等奖(陈铭)
47) PACE2018年全球年会:全球PACE金牌院校(PACEInstitution Gold Certification);
48) PACE2018年全球年会PUMA国际合作项目竞赛工程设计第一名(PUMA Product Engineering 1st Place);
49) PACE2018年全球年会年度综合第二名(PUMA Production-Ready 2ndPlace);
50) PACE2018年全球年会市场洞悉第二名(PUMA Customer Insight 2nd Place);
51) PACE2018年全球年会工业设计第二名(Industrial Design 2nd Place);(赵子璇)
52) PACE2018年全球年会制造工程第三名(PUMA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3rdPlace)
53) 2018年上汽通用设计大赛:汽车造型设计二等奖,
54) 2019PACE
55) 2021.3.上汽通用汽车设计大赛,最佳模型创意奖,张宇轩(2016级)(*实际比赛为2020年度,颁奖因疫情后延)
56) 2021.3上汽通用汽车设计大赛,最佳内饰创意奖,王惜鞽,(2016级)(*实际比赛为2020年度,颁奖因疫情后延)
57) 2021.7IDEEA Future Mobility Project Best Design,2nd Place
58) 2021.7IDEEA Future Mobility Project Best Product Innovation
59) 2021.7IDEEA Future Mobility Project Best Engineerin,1st Place
60) 2021.7IDEEA Future Mobility Project Best Collaboration
61) 2021.7IDEEA Mobility Project Overall Award,1st Place
62) 2022.6:优秀毕业设计,张依依,未来粉丝经济背景下的汽车造型设计,证书编号J2022079
63) 2022.8:同济大学第七届“卓越杯”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银奖,《Dr. Cockpit-汽车智能座舱健康监测先行者》,徐静涵、王艺璇、彭听怡、洪一沙、杨佳琪、侯承磊、李静、韦欢夏、王雍懿、王小桐、沈梦竹、彭英楠、王宏宇、廖泽淇、吴天骋,指导老师贾青,李彦龙,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