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徐前卫
浏览量:321   转发量:9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交通学院
  • 所属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 邮箱 : xuqianwei@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021-69589880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徐前卫,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力学、轨道交通预制拼装叠合设计理论与绿色建造、岩土体细观仿真及其测试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主持自然科学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获省部级及全国性行业学会奖励多项。在国内外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交通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力学,装配式地下车站设计理论与绿色建造,交通岩土工程细观仿真及测试技术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1


团队负责人——徐前卫

微信图片_20230704030200

 团队成员合影


项目情况

结合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云南滇中引水超深基坑工程,攻克了国内最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稳定性问题;依托深圳岗厦北、南宁空港综合交通地下枢纽工程建设,研究了超大规模地下基坑群施工的环境耦合效应及其优化控制技术;结合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济南轨道交通工程实践,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预制拼装叠合结构绿色建造关键技术及智能化成套设备研究;结合国内外首个高速铁路上下重叠隧道工程,研究了超近接隧道微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及安全控制技术;依托济南地铁、北京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实践,建立基于工程岩土随机性质认知、扰动预测控制指标的盾构下穿建筑物微扰动施工控制体系。

(1)复杂条件下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性能演化机理及时空变形控制

结合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云南滇中引水超深基坑工程,先后攻克了开挖深度近80m的国内最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百米级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控制、超深地下连续墙垂直度控制、围护结构受力性能演化规律等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成果不仅有力支撑了该基坑的设计及施工,同时对提升超深基坑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2

施工现场技术指导

3

超深基坑

(2)城区复杂环境下超大规模地下枢纽基坑群开挖的环境耦合效应

依托深圳市岗厦北地下4线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实践,开展地下枢纽基坑群施工耦合效应及施工过程危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提出施工过程危害防治措施和优化控制策略。

4

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平面图

5

深圳岗厦北四线交汇地下枢纽

6

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预制拼装叠合结构设计理论与绿色建造关键技术

结合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济南轨道交通工程实践,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预制拼装叠合结构绿色建造关键技术及智能化成套设备研究,建立预制叠合结构的理论计算模型,探究预制拼装叠合结构抗震响应机制,研究基于BIM+物联网技术的轨道交通车站预制拼装结构全生命周期建维一体化关键技术。

7

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围子山站车站预制拼装叠合结构

(4)长距离上下重叠并行高铁隧道叠加扰动及爆破振动控制

结合重庆东环线铁路——首条高速铁路上下重叠并行隧道工程,开展交叠隧道施工动态交互作用下的隧道结构应力场演化规律、上下重叠隧道超近距离微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优化了结构设计,并提出了合理的隧道施工方案和加固建议措施,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8

重庆中环线鸡公咀上下重叠隧道

9

重庆中环线芭蕉沟上下重叠隧道施工现场技术指导

(5)复杂地层条件下盾构近接建筑物的施工力学演化及微扰动控制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北京地铁、济南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实践,考虑岩性空间变异性和随机性,研究地层空间变异条件下开挖面稳定性及其切削扰动机理,构建土舱内渣土颗粒空间运移传力细观力学模型,建立基于工程岩土随机性质认知、扰动预测控制指标的盾构下穿建筑物微扰动施工控制体系。

10

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模拟

11

开挖面渐进性失稳过程

12

城区复杂环境下盾构下穿建筑物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交通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纵向科研项目

[1]     徐前卫,多源智能感知技术和地下工程时空演化状态协同探测网络,滨海城市典型区域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09400, 2023.11~2026.10, 项目总经费1555万,子课题费用55万。

[2]     路林海,徐前卫,等. 基于BIM+物联网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建维信息辅助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预制拼装叠合结构绿色建造关键技术及智能化成套装备,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XGC011203), 2021.4~2024.12,项目总经费1460万,子课题费用420万。

[3]     徐前卫,盾构切削扰动下砂卵石颗粒空间运移传力特征及压力平衡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1~2020.12,70万。

[4]     徐前卫,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设计理论与绿色建造技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2019.1~2021.12,8万。

[5]     朱合华, 马国伟, 沈明荣, 李晓军, 徐前卫, 庄晓莹 等. 隧道围岩稳定性三维精细化模拟方法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1~2016.12,280万。

[6]     徐前卫,基于地层变异的盾构-地层适应性理论及其控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1~2013.12,20万。

[7]     徐前卫,基于土性参数空间随机场框架下的盾构隧道地层位移模式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9~2009.7,3万。

[8]     徐前卫,基于土性空间随机场理论的盾构隧道地层位移模式及其控制理论研究,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8.6~2010.6,3万。

[9]     徐前卫. 基于盾构施工参数改变引起的地表三维变形预测研究,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2006.12~2008.12,3万。

横向科研项目

[1]     徐前卫,轨道交通明挖区间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结构绿色建造技术研究技术,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2014.11~2025.12,45万。

[2]     徐前卫,预制叠合地下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技术,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2014.11~2025.12,25万。

[3]     徐前卫,派河截导污工程新型管材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委托引江济淮科研项目,2022.11~2023.12,286万。

[4]     徐前卫,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岩溶区深大基坑建造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广西南宁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限公司科研合作项目,2021.4~2022.12,95万。

[5]     徐前卫,岩溶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深大基坑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建八局科研合作项目,2021.4~2023.10,95万。

[6]     徐前卫,客货共线铁路大断面越江泥水盾构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上海铁路局科研合作项目,2021.1~2021.12,38万。

[7]     徐前卫,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基坑近接既有隧道施工影响分析与控制,中铁二局科研合作项目,2019.12~2021.1,40万。

[8]     徐前卫,高速铁路混凝土桥面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与技术研究,上海铁路局徐州枢纽指挥部科研合作项目,2019.9~2020.12,40万。

[9]     徐前卫,浅埋偏压超近接上下交叠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中铁二局科研合作项目,2019.3~2021.12,40万。

[10]  徐前卫,盾构穿越既有建构筑物施工微扰动关键技术,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合作项目,2018.9~2020.8,210万。

[11]  徐前卫,滇中引水项目城区复杂环境下超深基坑施工的环境耦合效应与安全控制,中铁五局科研合作项目,2018.3~2019.12,60万。

[12]  徐前卫,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基础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上海铁路局科研合作项目,2018.3~2019.12,35万。

[13]  徐前卫,地铁车站深基坑大尺寸预制构件设计优化技术咨询服务,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合作项目,2015.9~2017.1,30万。

[14]  徐前卫,深圳市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项目±000以下土建工程的技术咨询服务,中铁二局科研合作项目,2015.6~2016.12,10万。

[15]  徐前卫,滇中软弱膨胀围岩浅埋隧道施工技术研究,中铁七局科研合作项目,2014.7~2016.12,40万。

[16]  徐前卫,北京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全过程综合施工控制,中铁五局科研合作项目, 2014.6~2018.6,86万。

[17]  徐前卫,下沉式隧道长距离交叠平行上穿盾构区间隧道的施工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中铁二局科研合作项目,2014.5~2015.12,38万。

[18]  徐前卫,三角洲相软土地区运营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上海铁路局科研合作项目,2011.11~2013.12,15万。

[19]  徐前卫,沪杭高铁软土路基注浆加固监测与试验,上海铁路局科研合作项目, 2011.11~2013.12,5万。

[20]  徐前卫,软土地铁隧道长期沉降效应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科研合作项目,2009.7~2009.12,5万。

[21]  徐前卫,盾构穿越桥梁时托换及除桩施工的三维数值分析研究,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科研合作项目,2008.6~2009.6,5万。


研究成果

[1]  小净距长距离并行隧道软弱围岩渐进性破损演化机理与施工关键技术,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2024,第1完成人。

[2]  风化不均闪长岩地层盾构近接建筑物微扰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2023,第1完成人。

[3]  富水闪长岩地层盾构近接建筑物微扰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山东轨道交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2021,第1完成人。

[4]  复杂地质环境下城市隧道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中国施工企业协会2020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第3完成人。

[5]  一种深基坑大尺寸预制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2020,第6完成人。

[6]  三角洲相软土地区运营高速铁路路基变形及其应对措施, 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第3完成人。

[7]     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第16完成人。

学术论文

[1]     Qianwei, Xu, Jinli, Xie, Weixing Wang, Lianyang Zhang, Yuanhai Li, Hehua Zhu. Experimentaland DEM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disturbance of sandy pebble stratum by shieldtunneling[J]. Acta Geotechnica,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1440-025-02601-2.(SCI收录)

[2]     Qianwei Xu, Hangfei Yu, Jixin Zhong,Jinli Xie, Xiang He, Yuanhai Li, Ji Li. The analysis for characteristic ofparticles movement and pressure balance stability in the shield soil chamberduring the EPBS excavation in weathered diorite stratum,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16/j.engfailanal.2024.108029 (SCI收录)

[3]      Qianwei Xu, Jinli Xie, Linhai Lu,Yongji Wang, Chaojun Wu, Qiang Meng. 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soilarching effect of prefabricated piles as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s[J]. Underground Space, 2024, 16, 314-330. (SCI收录)

[4]      Qianwei Xu, Jinli Xie, Hehua Zhu,Linhai Lu. Supporting behavior evolution of ultra-deep circular diaphragm wallsduring excavation: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mparison[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24, 143, 105495, https://doi.org/10.1016/j.tust.2023.105495. (SCI收录)

[5]      Qianwei Xu, Jinli Xie, Linhai Lu,Chaojun Wu, Chaojun Wu, Yufeng Hang, Hui Yan. Flexural behavior on a novelsocket joint connecting precast piles: A full-siz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J].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2024, 20, e02781, https://doi.org/10.1016/j.cscm.2023.e02781. (SCI收录)

[6]      Qianwei Xu, Jinli Xie, LianyangZhang, et al. Failure analysis of progressive in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lawof excavation face in sand cobble stratum under cutting disturbance by shieldcutter,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0630723006659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Volume 154, December 2023, 154, 107711 (SCI收录)

[7]      Xu, Q.; Xie, J.; Sun, Z.; Lu, L.;Yu, H. Stability Analysis of Trench Wall for Diaphragm Wall in Ultra-DeepCircular Foundation Pi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ppl. Sci. 2023, 13,12037. https://doi.org/10.3390/app132112037. (SCI收录)

[8]      Xu, Q.; Xie, J.; Zhou, F.; Tang, Z.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of the Causes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Lining Cracks in OverlappingRailway Tunnels. Appl. Sci. 2023, 13, 6436. https://doi.org/10.3390/app13116436. (SCI收录)

[9]      Qianwei Xu, Liangyang Zhang, HehuaZhu, et al. Laboratory tests on conditioning the sandy cobble soil for EPBshield tunnelling and its field application[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0, 105:103512. (SCI收录)

[10]  Qianwei Xu, Hehua Zhu, Xianfeng Ma etal. A Case History of Shield Tunnel Crossing through Group Pile Foundation of aRoad Bridge with Pile Underpinning Technologies in Shanghai [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15,(45): 20-33. (SCI收录)

[11]  Qianwei Xu, Hehua Zhu, Wenqi Ding, et al.Laboratory Model Test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Earth Pressure BalanceShield Machine Tunneling in Soft Ground. In Shanghai.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Space Technology, 2011,26:1–14. (SCI收录)

[12]  Xu Q.W., Wang W.T., Cheng P.P., et al.Experiment Study on Tunnel Crown Collapse and the Bolt Anchoring Effect in Weakand Broken Rock Mas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ONGRESS 2016: Innovations i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transportationresearch congress 2016, 2018, 430-437. (SCI/EI收录, WOS:000450708400045, EI:20181204933589)

[13]  Qianwei Xu, Hehua Zhu, Wenqi Di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Tunnel Face Stability in Weak and Fractured Rock Mass [J]. p208-217, 2014, Rock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ivil, Mining, andPetroleum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GeoShanghai InternationalCongress. ASCE GSP/JUNE, 2014: 292-299.(EI收录)

[14]  Qianwei Xu, Xinan Yang, Jun Zhang. Fieldgrouting experiments to reinforce the soft soil subgrade of high-speed railwayin service [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S-GeoTrans 2012), Hangzhou, China, October27-28, 2012: 176-188. (SCI/EI收录, WOS:000325487100030)

[15]  Qianwei Xu, Hehua Zhu, Xianfeng Ma. Three-dimensionalsimulation on pile underpinning of shield tunnel crossing through the pilefoundation of a road bridge [A]. 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Frontiers inComputational Geotechnics (NFCOMGEO-VI), IWS-TAKAYAMA, Japan, MAY 21-23, 2012.(EI收录)

[16]  Qianwei Xu, HehuZhu, Xiurun Ge. PhysicalModel Testing on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machine tunnelling in sandstratum.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alModelling in Geotechnics. Zurich, Swish, JUNE, 605-610, 2010. (SCI/EI收录, WOS:000345701300091, EI:20122115033746)

[17]  Qianwei Xu, Xianfeng MA, Hehua Zhu, et al., CentrifugeStudy on Ultra-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in Soft Ground, Deep Foundationsand Geotechnical in Situ Testing (Geo-Shanghai 2010), ASCE GSP/JUNE, 2010: 292-299.(EI收录)

[18]  Qianwei Xu, Xianfeng Ma,Zhongzheng Ma. Applicationof pile underpinning technology on shield crossing through bridge pilesfoundation, The 6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 (IS-Shanghai2008), 2008, 356-361. (EI收录)

[19]  Qianwei Xu, Hehua Zhu, Analysis onconstruction influence of shield machine passing beneath an old running subwaytunnel,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andground movement (Geo-Shanghai 2006), ASCE/JUNE, 2006:224-231.(EI收录)

[20]  徐前卫, 蒋承志, 叶颜伟,等. 浅埋超近接上下重叠隧道开挖面合理间距研究[J]. 城市铁道工程学报, 2024, 3: 73-79.(EI收录)

[21]  徐前卫, 蒋承志, 叶颜伟,等. 重叠隧道先挖扰动作用对后挖加固效用的影响[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4, 6: 226-233.

[22]  徐前卫,龚振宇,孙梓栗,等. 滇中引水工程超深圆形基坑施工 变形和内力监测结果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55(6):102-111.(EI收录)

[23]  徐前卫,贺翔,龚振宇, 等. 盾构土舱砂卵石颗粒空间运移规律及传力特征研究[J]. 铁道学报,2022,44(5): 149-156.(EI收录)

[24]  徐前卫, 贺翔, 龚振宇,等. 砂卵石地层盾构微扰动施工及掘进控制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20, 9(264): 72~77.(EI收录)

[25]  徐前卫, 贺翔, 孙梓栗,等. 滇中红层软弱围岩局部失稳及变形控制实践[J], 铁道工程学报, 2020, 37(3): 61~66.(EI收录)

[26]  徐前卫, 王尉行, 孙梓栗, 等. 浅埋红层软弱隧道围岩破坏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8, 40(s1): 37~41.(EI收录)

[27]  徐前卫, 丁文其, 朱合华, 等. 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卸荷渐进破坏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1): 104~114.(EI收录)

[28]  徐前卫, 唐卓华, 朱合华, 等. 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7): 1234~1240.(EI收录)

[29]  徐前卫, 程盼盼, 朱合华, 等.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渐进性破坏及其锚固效应试验与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4): 617~625.(EI收录)

[30]  徐前卫, 程盼盼, 朱合华, 等. 跨断层隧道围岩渐进性破坏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53(1): 433-445.(EI收录)

[31]  徐前卫, 程盼盼, 蔡永昌, 等. 构皮滩水电站升船机基础页岩蠕变特性及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S2):4094-4102(EI收录)

[32]  徐前卫, 程盼盼, 朱合华, 等. 软弱隧道围岩开挖应力扰动特征试验及数值模拟[J], 现代隧道技术, 2016, 53 (6): 154-164.

[33]  徐前卫,苏培森,唐卓华,等. 软土路基沉降病害治理的注浆加固技术及其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5, 48(S2): 268-273.(EI收录)

[34]  徐前卫,朱合华,丁文其 等. 软弱岩体中隧道开挖的落门模型试验研究[J]. 水利学报, 2014, 45(增2): 26-30.(EI收录)

[35]  徐前卫,朱合华,丁文其 等. 软弱隧道围岩锚杆支护效应的落门试验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4, 51(5): 108-113.(EI收录)

[36]  徐前卫, 张 骏. 运营高速铁路桩-筏复合路基现场注浆减沉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3,46(12): 97-107.(EI收录)

[37]  徐前卫, 朱合华, 马险峰, 等. 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桥梁下方群桩基础的托换与除桩技术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34(7): 1217~1226.(EI收录)

[38]  徐前卫, 丁文其, 朱合华, 等. 不同锚固方式下软弱破碎岩质边坡渐进破坏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6),1069~1079.(EI收录)

[39]  徐前卫, 朱合华, 丁文其, 等. 软弱破碎直立岩质边坡渐进性破坏及其锚固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2, 45(4): 139-147.(EI收录)

[40]  徐前卫, 马  静, 朱合华, 等. 软弱破碎隧道围岩开挖面稳定性的拟三维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S1): 465-470.(EI收录)

[41]  徐前卫, 朱合华, 丁文其, 等. 均质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刀盘切削扭矩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1):47-57.(EI收录)

[42]  徐前卫, 马险峰, 朱合华, 丁文其. 软土地基超深基坑开挖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09,42(12):154-161.(EI收录)

[43]  徐前卫, 朱合华, 廖少明, 等. 均匀软质地层条件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合理顶进推力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30(1):79-85.(EI收录)

[44]  徐前卫, 朱合华, 廖少明, 等. 软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29(12):1849-1857.(EI收录)

[45]  朱合华, 徐前卫, 郑七振, 等. 软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参数的模型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07,40(9):87-94.(EI收录)

[46]  朱合华, 徐前卫, 廖少明, 等.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顶进推力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7, 28(8) :1587-1594.(EI收录)

[47]  徐前卫, 朱合华, 廖少明, 等. 砂土地层盾构法施工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2902-2909.(EI收录)

[48]  朱合华, 徐前卫, 廖少明, 等. 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参数的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6,25(5):553-557.(EI收录)

[49]  朱合华, 徐前卫, 傅德明, 等. 地层适应性盾构模型试验设计方法初探[J], 岩土力学, 2006,27(9):1437-1441.(EI收录)

[50]  徐前卫, 尤春安, 李大勇. 盾构近距离穿越已建隧道的施工影响分析[J], 岩土力学, 2004,25(z1):95-98.(EI收录)

[51]  徐前卫, 尤春安, 朱合华. 预应力锚索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3(z2): 4941-4945.(EI收录)

授权专利

[1]     种记鑫; 张锟; 王钦山;薛海儒; 刘毅; 徐前卫;贺翔; 周峰;崔越榜. 模拟盾构近接地下构筑物的微扰动施工模型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ZL202121011653.1,2022.03.22

[2]     孙占刚;刘毅;孙庆文;薛海儒;李静之;来守玺;徐前卫;贺翔;周峰;崔越榜. 评价盾构刀盘与土体交互作用及土体改良效果的装置,实用新型,ZL 202121011656.5,2022.1.11

[3]     徐前卫, 程盼盼, 丁文其, 等. 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模拟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发明专利). 申请(专利)号:CN201710274356.8. 公开(公告)号:CN108731956A;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公告)日: 2018-11-02.

[4]     朱合华, 徐前卫, 程盼盼, 等. 一种掘削断面形状可控的试验用数控隧道掘进机(发明专利). 申请(专利)号:201710274344.5; 公开(公告)号:CN107422069A;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5]     王国富, 路林海, 王永吉, 曹正龙, 王丹, 徐前卫. 一种深基坑大尺寸预制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11348.7;公开(公告)号:CN105714832A;申请日:2016-02-29;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6]     徐前卫,唐卓华,朱合华,等. 一种渣土改良搅拌装置(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3785318B; 授权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公布号:CN103785318A; 申请公布日:2014.05.14; 申请号:2014100202910; 申请日:2014.01.16.

[7]     徐前卫,唐卓华,朱合华,等. 一种大型真三轴剪切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3698228B; 授权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公布号:CN103698228A; 申请公布日:2014.04.02; 申请号:2013106476483; 申请日:2013.12.04.

[8]     徐前卫、唐卓华,朱合华,等. 可模拟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3437771B; 授权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公布号:CN103437771A; 申请公布日:2013.12.11; 申请号:2013103231075; 申请日:2013.07.29.

[9]     徐前卫,朱合华,唐卓华,等. 一种可进行锚杆拉拔力测试的试验模拟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3323336B; 授权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公布号:CN103323336A; 申请公布日:2013.09.25; 申请号:2013100241200; 申请日:2013.01.22.

[10]  朱合华,武威,徐前卫,等. 岩土体内部位移量测系统(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3245294B; 授权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公布号:CN103245294A; 申请公布日:2013.08.14; 申请号:2012100267189; 申请日:2012.02.07.

[11]  朱合华, 武威; 徐前卫, 等. 岩土体应力测量系统(发明专利), 申请公布号:CN103245444A; 申请公布日:2013.08.14; 申请号:2012100248173; 申请日:2012.02.06.

[12] 武威,朱合华,徐前卫,等. 薄膜式土压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3245457B; 授权公告日:2015.06.03;申请公布号:CN103245457A; 申请公布日:2013.08.14; 申请号:2012100247679;申请日:2012.02.06.

[13]  徐前卫, 朱合华, 丁文其 等. 一种模拟Ⅳ类围岩的试验用模型土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1734899B; 授权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公布号:CN101734899A; 申请公布日:2010.06.16; 申请号:2009102000363; 申请日:2009.12.07.

[14]  丁文其, 朱合华, 徐前卫 等. [实用新型] 模拟隧道全断面开挖的平面应变式模型试验装置. 授权公告号:CN201650298U; 授权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2009202143911; 申请日:2009.11.27.

[15]  朱合华, 徐前卫, 廖少明 等. 模拟上海地区软土地基的模型土(发明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00364914C; 授权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公布号:CN1669970; 申请公布日:2005.09.21; 申请号:2005100241992; 申请日:2005.03.03.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