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客流组织与人群安全、多方式旅客联程运输和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组织优化的理论研究和仿真优化系统研发。近年主要从事《运筹学》《列车运行智能管理与动态调度》《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工程伦理》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成果:建立了行人组群多态性理论、组群结构模型及形态变化运动特征分析方法;形成了综合枢纽客流组织动态推演及客运设施配置仿真评估优化方法和技术。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2项。
自2001年留校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工作至今,期间曾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化生物学与生态学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鸟类研究所群体行为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系访学。有较好的国际联合研究基础。
愿意与有志于开展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多方式联程运输、客流集群行为研究的青年学生一道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层面开展研究,丰富专业领域资源库,提升运输组织服务水平。
最近主要研究兴趣方向:
(1)客流行为研究及仿真技术(研发、评估),需要较强的建模、编程和数据分析能力;
(2)多式联运(空铁联运、枢纽的多方式衔接),需要较强的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
(3)运输组织优化(多方式互联互通、灵活编组),需要较强的建模和编程仿真能力。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 南京江北新区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北站客流组织仿真优化研究, 2023-04至2024-06,在研,主持
(2) 同济大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交叉研究课题, 基于行人动态检测及组群多态行为分析的综合交通枢纽客流动态推演技术, 2022-06 至 2024-06, 在研, 主持
(3) 上海金桥集团, 金桥城市客厅客流组织仿真及优化研究, 2021-06-2023-04,结题,主持
(4)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互通条件下的市域快线运输组织方案优化, 2018-09 至 2021-12, 结题, 主持
(5)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高峰期车站限流组织研究, 2018-12 至 2021-12, 结题,主持
(6)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高铁成网条件下客运组织协同与旅客综合服务技术,2018-05 至 2021-12,结题,参与
(7)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研计划, 18DZ1201404, 基于Wi-Fi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的大客流预警及应 急疏散研究, 2018-07 至2021-06, 结题, 参与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018YFB1201402, 高铁成网条件下客运组织协同与旅客综合服务技术, 2018-05 至 2021-04, 结题, 参与
(9) 上海机场集团, 浦东机场三期建设客流组织优化研究,2019-09 至 2020-06,结题,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弹性工作制和动态停车收费耦合效应的交通需求组合管理优化,2016-01 至 2019-12,结题,参与
(11) 中国铁路总公司, 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课题, 2017X009-M, 客货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研究——通道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优化研究, 2017-09 至 2018-12, 结题, 参与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限流与列车调整协同优化建模与仿真,2015-01 至 2018-12,结题,参与
(13)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客流市场影响因素及客流行为特征研究, 2017-12 至 2018-05,结题,主持
(14)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车站微观客流仿真系统研发,2017-06 至 2017-12,结题,参与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行人流运动中的组群特性及运动过程研究,2013-01 至 2016-12,结题,主持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延误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演变机理研究,2011-01 至 2013-12,结题,参与
(17) 广州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客运站客运能力配置与客流组织优化的仿真评价研究,2011-07 至2013-11,结题,主持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铁路客运站客运组织及客流分布仿真分析, 2009-01 至 2011-12, 结题, 参与
(19) 铁道部科技研发项目,京沪高速铁路虹桥站客运能力配置与客运组织优化及仿真评价技术研究,2010-03 至 2010-12,结题,参与
(20) 铁道部科技研发项目,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南段客货运组织综合优化研究,2010-07至 2010-12,结题,参与
(1)基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研究,提出了行人复合组多态性理论、组空间形态模型以及基于成员关系矩阵的复合组多态性变换模型,并在后续的国外访学研究中完善了冲突环境中复合组运动的结构变换策略和动力学特征分析,自主开发了行人组数据可视化分析及人群动态再现工具。
(2)基于国家863课题和企业课题,面向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安全、效率及客流承载能力评估需求,研究了车站客流微观运动及行为过程的建模,并参与研发了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分布仿真系统(Stapass和PSD)。该系统已经在上海、广州、南宁等多个城市的近百座地铁车站以及虹桥、广州南、长沙南等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站得到了应用,较好地进行了不同场景下客流分布仿真和客流组织优化,已经成为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改造和客运组织优化的重要辅助决策工具。
(3)基于大数据理论,以大规模、高精度的断面与OD客流数据为驱动,参与研究了基于时间驱动的列车运行图能力与客流匹配的离散仿真模型,为列车运行图的优化提供决策。
教学荣誉:
(1)《运筹学》《工程伦理》课程获批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参与。
(2)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成员。
科研荣誉:
(1)邹晓磊(10/1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输组织综合优化及辅助决策,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省部二等奖,2017。
(2)邹晓磊(9/1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决策支持关键技术及应用,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省部二等奖,2011。
(3)邹晓磊(5/15),大型客运站客运能力配置与客运组织优化及仿真评价技术研究,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2012。
(4)邹晓磊(11/13),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南段客货运组织综合优化研究,中国铁道学 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2011。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