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赵德平教授团队依托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目前年肺癌手术量2万余例,有专人开展随访工作并开发了相应的临床数据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库构建。以上条件为相关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德平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胸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团队人员搭配合理,既有熟练掌握单细胞转录测序分析、病毒载体构建等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科研人员,也有负责患者入组、标本收集、病理随访的临床医师,具有强大的科研及临床执行力。
围绕早期肺癌及胸腺肿瘤微创外科转化研究和免疫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等方向持续科研攻关。在国际上率先发现范可尼贫血症(FA)互补组L 的剪接体并命名为FAVL,其在肺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系和组织样本中高表达,通过破坏肿瘤患者的FA 通路,增高染色体不稳定性,促进肺癌演进,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J Clin Invest(IF=15.9),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针对早期肺癌外科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后高危复发人群的识别,聚焦术中冰冻诊断高危病理亚型,开展系列回顾性研究,证实术中冰冻诊断病理亚型指导外科手术方式选择,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相关研究发表于Br J Cancer(IF=8.8)、Am J Surg Pathol(IF=5.6)等权威杂志,作为Co-PI牵头发起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对比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在术中冰冻诊断为低危型肺癌患者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早期肺癌微创手术方式的确立积累高级别循证学证据。随着免疫新辅助治疗模式在早期肺癌的应用,聚焦免疫新辅助获益人群识别和疗效预测模型构建,发现PET/CT代谢参数可准确识别新辅助治疗后原发肿瘤和纵隔淋巴结缓解水平,研究发表于Oncoimmunology(IF=7.2)、Eur Radiol(IF=5.9)等权威期刊,着眼于肺癌围术期综合治疗模式的精准化,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资助下开展Immuno-PDO技术指导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模式的规范化管理及推广应用研究,进一步优化围术期精准诊疗模式。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申康发展中心、上海市卫健委等多项课题,作为通讯或第一(含共同)作者于J Clin Invest、Br J Cancer、Eur J Cardiothorac Surg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 18 篇。多次受邀于国际会议发言,2021年及2022年分别于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AATS)及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年会(ESTS)进行大会发言各一次。
(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 21S31905200, 基于光学跟踪技术的肺部穿刺智能机器人研发, 2021-08 至 2024-07, 25万元, 在研, 主持
(2)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研课题, 202040322, 剑突下与肋间单孔胸腔镜同期双侧肺切除术的比较: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2021-01 至 2023-12, 10万元, 在研, 主持
(3)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临床诊疗模式规范化管理和推广项目, SHDC22021217, Immuno-PDO技术指导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模式的规范化管理及推广应用, 2021-12 至 2023-11, 30万元, 在研, 主持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申康发展中心、上海市卫健委等多项课题。作为通讯或第一(含共同)作者于J Clin Invest,Br J Cancer,Oncoimmunology,Eur Radiol,Lung Cancer,Eur J Cardiothorac Surg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 20 余篇,累计影响因子88.7分。主编专著 1 部,参编 5 部。多次受邀于国际会议发言,2021年及2022年分别于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AATS)及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年会(ESTS)进行大会发言各一次。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