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沈运丽
浏览量:324   转发量:1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学院
  • 所属专业: 内科学
  • 邮箱 : shenyunli2011@163.com
  • 工作电话 : 021-38175805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本部心内科执行主任,现任人力资源部主任。曾于2017 年在美国访学,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基础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委员,《临床心血管病学杂志》和《中华心力衰竭与心肌病杂志》编委,《Int J Nanomedicine》和《Small》杂志特约审稿人。   

长期从事心脏内科急危重症临床工作,擅长心内科急危重症及心肌病的诊治。长期致力于冠心病靶向治疗和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卫健委科技项目等4项课题;入选2019年远航人才计划和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计划,共发表 SCI 论文 34 篇,其中以通讯或一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aterials、Int J Nanomedicine 等杂志发表论文 14 篇,受邀参编《Nano Based Drug Delivery》、《心脏病学实践》等多部中、英文专著。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靶向治疗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本课题组目前有青年PI 1人,助理研究员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8人。课题组致力于深入揭示缺血心肌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并长期探索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靶向治疗。


项目情况

详见科研项目部分。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来源

经费

时间

N-乙酰半胱氨酸修饰纳米颗粒减轻SPION过负荷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18

81500201

2016-2018

SPION引起缺血心肌负性重构的机制及NAC减轻其心肌毒性的止损性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10

15ZR1434100

2015-2017

抗氧化磁性纳米颗粒对MNP介导缺血心肌损伤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6   20192BAB205006

2019-2021

2019年度远航人才计划

东方医院,主持

       50

2019yhrcjh04        

2019-2022

2020年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浦东新区卫健委,主持

       20

PWRd2020-09

2021-2023

抗氧化肽SS-31减轻SPION介导缺血心肌铁死亡的实验研究

江西省卫健委

科技计划项目,主持

       10

 202312398                 

2023-2025


研究成果

一、基础研究:1、在国际上较早实施干细胞磁靶向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率先在国际上提出磁场空间聚焦设想,突破了传统磁导向的局限性,使体外直接放置磁场装置进行无创性深部组织靶向治疗成为可能,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2、在国际上率先开展 SPION 在心血管领域靶向应用的安全性与止损性研究:该研究立足于磁性纳米颗粒在心脏病领域应用的最前沿,不仅致力于充分认识 SPION 诱导心肌毒性的后果、机制,而且通过成功构建抗氧化剂修饰磁性纳米颗粒,减轻 SPION 的心肌毒性,为改善SPION 与心肌组织安全性提供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该研究是新兴生物材料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 SPION 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转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构建心肌细胞-线粒体层级递送体系,深入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和心力衰竭的靶向治疗。

二、临床研究:1、主导设计PICCO监测指导心源性休克患者精准治疗的临床研究,病例分析结果已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发表,队列研究结果目前已投稿欧洲心衰杂志,该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为优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重要指导,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率。2、构建了心梗后心脏破裂预警模型,该临床研究有望为降低急性心梗延迟再灌注患者的死亡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三、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卫健委科技项目等四项,2019年获得院级远航人才计划,2020年获得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23年获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共发表SCI论文34篇,其中SCI第一、共一或通讯作者共15篇,累计影响因子103.58分,受邀参编《Nano Based Drug Delivery》和《心脏病学实践》等中、英文专著,申请发明专利2项。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