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徐亚伟
浏览量:821   转发量:1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学院
  • 所属专业: 内科学  、 临床医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工匠,第二届国之名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脏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泛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兼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

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WACC)

……

多年来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能熟练进行冠心病导管介入治疗、房颤冷冻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心脏生理性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激光销蚀术、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技术。擅长经桡动脉径路整体治疗冠心病,致力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三十余年。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心血管内科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简称十院)心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门类齐全、内外科兼备、医疗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心内科现主要有5大亚学科10大专病中心,心脏中心实际开放床位220张,拥有5台DSA,IABP、OCT、IVUS、FFR、三维心超等多种大型仪器。各类介入手术量每年达9000例以上。心脏中心年门诊量近40万,出院人数逾11000人次。心脏中心是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及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为特色。上海申康系统急性心肌梗死PCI救治手术量排行前三,近年来,开展的左心耳封堵术成为国内手术例数最多的中心之一。

目前科内医师全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博导14名,硕导21名,高级职称25名,2年以上海外留学背景的医师30余名;3年来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2018年获国家自然基金10项,现在研课题3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15项,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重大项目、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1、863项目子课题等,科研经费总计逾亿元。在Lancet、JACC、Circulation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10分以上文章20篇,总被引超2000次;发布科普作品超百篇,总观看人数近千万。牵头临床器械创新转化研究5项,其中2个产品已上市,3个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2014年成立的同济大学泛血管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牵头并担任名誉所长,十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担任所长。研究所已聘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庞锦江教授、明尼苏达大学陈英杰教授、纽约Wadsworth研究中心刘铮教授为兼职教授,还聘请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侯东明教授、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CEO Bradford C.Berk教授、俄亥俄东北大学医学系系主任William M. Chilian为研究所科研顾问。现已有PI共31人,研究生70余人。

 


科研项目

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重点专科-展两翼1项、上海市申康三年行动计划临床研究重大项目1项、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第三、第四轮各1项等。

研究成果

作为PI主持VISPMS、TOTAL、VIVE等数项大型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作为亚太地区唯一PI共同主持全球大型多中心临床的TOTAL研究,研究结果作为共同作者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 55.4)。单中心急性心梗院内死亡率仅1.32%,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立“院前院内”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急救平台,首创“移动PACS”和“D2D”系统,首创急性心梗院前人工智能自动预警系统,被第三方评价为急性心梗预警“上海方案”,形成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网络,切实改善我国急性心梗救治区域不平衡问题。多次担任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科技奖、上海市科技奖等奖项专家。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