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刘斯凤
浏览量:258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邮箱 : lsf@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021-65981597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斯凤,女,1970年12月生。2004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毕业;2004.09-2005.09于香港科技大学做研究助理;2006.03-2008.3于同济大学材料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03-2013.09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08.04-至今任职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博士生导师。入选2018中组部博士服务团,任江西建材集团副总经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从事建筑材料教学与研发26年,拥有国家发明授权专利9项,发表文章近7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企业项目17项,到款经费500多万元。社会兼职包括上海硅酸盐学会会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会员等。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混凝土修补材料、工艺及其修补耐久性,高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性能及寿命预测,混凝土早龄期性能对耐久性的影响,可控制高强及低强固化材料的制备、性能机理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  2016/07-2020/06, 利用海砂制备抗钢筋锈蚀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研究与应用(2016YFC0701003-3),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0万, 子课题负责人

2.  2013/01-2016/12,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过程的多尺度分析及模型(51279100),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合作基金, 40.0万,负责人

3.  2011/1-2012/12, 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下现代混凝土化学—力学等效转换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5.0万,负责人

4.  2010/1-2012/12, 干湿循环下地聚合物固化重金属机理的背散射电子成像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20090072120007, 3.6万, 负责人

5.  2010/1-2011/12,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用高性能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及寿命预测,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东南大学),3万, 负责人

6.  2007/09-2008/04, 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利用工业废弃物稳定化/固化重金属的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20070410183(第41批)、2007/9-2008/4、5万元、已结题、主持。

7.  2002/07–200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9938170)“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性能和失效机理研究”,100万元;主要参加人

横向项目:

1. 2022/12-2023/12,建筑施工材料材料配比,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51万,负责人

2. 2021/8-2022/12,护岸工程缺陷修复装备研发,49.8万,负责人

3. 2020/11-2021/12,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渠道及建筑物表面变黑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48.2万,负责人

4. 2019/03-2020/02,微晶保温装饰板用粘结砂浆产品及其应用技术,江西璞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8万,负责人

5. 2018/09-2019/08,约束与热疲劳作用下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及微观机理,中央高校(同济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万,负责人

6. 2016/09-2017/08,钢渣、超细矿粉在混凝土中的性能及应用研究,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15万,负责人

7. 2014/03-2015/03, 高掺量粉煤灰/塑料复合材料的研究, 浙江天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85万, 负责人

8. 2013/08-2015/09, 环境水油介质对水封洞库裂隙岩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中石化上海公司49.4万, 负责人

9. 2012-2017, 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建筑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实施许可转让, 派丽德高有限公司, 6万。

10. 2002-2003,三峡大学青年科学基金(KJAO261),“多因素作用下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的损伤规律及寿命评估”,负责人


研究成果

 期刊文章:

1.  Siyu Yang, Chuxin Chen, Wenting Li, Sifeng Liu. Study on the effectof 5/20 and 20/80 ℃ temperature cycle curing regimes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acrylatedispersion-modified cement mortar.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通讯作者,已接收)

2. Siyu Yang, Zhenping Sun, Sifeng Liu et al. Effect of Chloride IonContent and Replacement Ratio of Manufactured Sand on Performance of Sea SandMasonry Mortar. Iran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actions of CivilEngineering, 2021, 45(1), 147-158. DOI 10.1007/s40996-020-00539-x

3.  刘斯凤, 许赟晨, 万亭亭等. 冷热循环作用下EVA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建筑材料学报, 2020, 23(3):537-545.

4.  LIU Sifeng, YANG Siyu, KONG Yaning et al. Anti-cracking Property ofEVA-modified Polypropylene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 Thermal-cooling CyclingCuring. Journ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2019,34(5): 1109-1118.

5.  Sifeng Liu, Yaning Kong, Tingting Wan et al. Effects ofthermal-cooling cycl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VA-modified concrete, Construction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8, 165( 20): 443-450.

6.  刘斯凤, 王培铭, 张林. 掺和料和聚羧酸减水剂对C30高性能混凝土0~24h收缩规律的影响. 建筑材料学报, 2017, 20(1):88-92.

7.  刘斯凤, 万亭亭, 王培铭. 聚合物改性砂浆早龄期收缩应力-应变规律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16, 19(5):791- 796.

8.  刘斯凤, 朱东明, 郭泗军. 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裂缝矿物自愈合性能研究, 材料导报,2016年第2期.

9.  刘斯凤, 郭泗军, 史翠平. 多因素对钢筋混凝土握裹力的影响及回归模型, 建筑材料学报, 2016, 19(1):162-165.

10.  刘斯凤, 徐勇, 王培铭等. 纤维素醚对砂浆塑性自由收缩的影响. 建筑材料学报.2012, 15(5):674-677.(EI收录)

11.  刘斯凤, 王培铭. 粉煤灰地聚合物固封镍的机理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10, 13(5): 665 - 668.

12.  刘斯凤(通讯作者)等. 乳胶粉改性地聚合物砂浆的弯曲行为. 建筑材料学报, 2009,12 (2): 205-208. (EI收录)

13.  刘斯凤(通讯作者)等. 地聚合物-碱废渣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硅酸盐学报, 2009,37 (1): 120-124.

14.  刘斯凤, 王培铭, 李宗津. 粉煤灰地聚合物固封Cr3+的FTIR和XPS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 28 (1): 28(1):67-71.

15.  Li ZJ, Liu SF. Influenceof slag as additive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ly ash-based geopolymer,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07,19 (6): 470-474. (SCI收录)

16.  刘斯凤, 李宗津, 王培铭. 增进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强度的两种方法比较,材料导报,2007, 21(11): 141-143.

17.  刘斯凤,孙 伟,赖建中等.掺天然超细混合材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耐久性研究,硅酸盐学报, 2003,31(11):1080-1085.(EI收录)

专利:

1.   一种绿色高强无机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 201510965007.1, 第一发明人,已受理

2.   刘斯凤,徐特,王培铭. 一种防水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14100388290, 第一发明人,已授权

3.   刘斯凤,王培铭,万亭亭. 一种测试塑性混凝土/砂浆应力应变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1410504486.2,第一发明人,已授权

4.   刘斯凤,王培铭. 一种高性能建筑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0710045932.8,第一发明人,已授权

5.   孙伟,张亚梅,刘斯凤等. 环保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01127183.3, 第三发明人,已授权。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