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赵增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欧盟玛丽居里人才计划获得者、比利时瓦隆学者。入选首批“上海领军人才(海外)”,获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曾在法国、比利时等国家从事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科研和教学工作十余年,主持欧盟项目课题4项,总经费达187万欧元。长期从事低碳混凝土、3D打印混凝土及智能建造、渣土淤泥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受邀担任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联合会(RILEM)七个技术委员会委员。受邀担任《Low-carbon Materials and Green Construction》期刊责任编辑,《Journal of Asian Concrete Federation》期刊编辑,以及SCI期刊《Buildings》客座编辑。申请人目前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固废学术委员会委员,为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等40余个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和克罗地亚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低碳混凝土研究团队具有深厚的国际合作背景,已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目前团队负责人赵增丰受邀担任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联合会(RILEM)委员和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委员(FIB青年委员会、TG4.7再生混凝土性能设计模拟和TG4.8低碳混凝土结构),RILEM七个技术委员会委员:再生混凝土结构行为与创新TC-273、辅助胶凝材料碳化TC-281、煅烧黏土辅助胶凝材料TC-282、3D打印混凝土TC-ADC和TC-PFC、CO2碳化利用TC-MCP、TC-MMS。曾20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等12个欧美国家参加会议,并做报告。团队负责人组织召开了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ew Materials and Durability(2018),并做大会报告。受邀担任《Low-carbon Materials and Green Construction》期刊责任编辑(Managing Editor),《Journal of Asian Concrete Federation》期刊编辑(Editor),以及SCI期刊《Buildings》客座编辑(Guest editor)。团队负责人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固废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等40多种SCI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和克罗地亚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低碳混凝土研究团队致力于“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路径”和“固废物在土木工程中高效资源化应用技术”,欢迎您的关注与加入。
主持的科研项目:
(1)22120210317,再生骨料强化及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机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01-2021.11,18.9万元;
(2)22120220084,基于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的绿色低碳建材技术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2.01-2022.11,51.1万元;
(3)2022GBM05,微生物辅助CO2强化再生细骨料机理与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08-2024.07,5万元;
(4)22120230250,尾矿在混凝土中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3.01-2023.11,26.8万元;
(5)2023-2-YB-02,再生细骨料负载微生物的混凝土构件自修复及固碳机制研究,2023年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2023.06-2025.05,25.0万元。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主持的科研项目:
(1)22120210317,再生骨料强化及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机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01-2021.11,18.9万元;(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2120220084,基于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的绿色低碳建材技术研究,2022.01-2022.11,51.1万元;(3)2022GBM05,微生物辅助CO2强化再生细骨料机理与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08-2024.07,5万元;(4)22120230250,尾矿在混凝土中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3.01-2023.11,26.8万元;(5)2023-2-YB-02,再生细骨料负载微生物的混凝土构件自修复及固碳机制研究,2023年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2023.06-2025.05,25.0万元。
针对再生细骨料品质特性复杂、吸水率高、资源化利用率低等挑战性难题,首次提出水杨酸溶解精确测试再生细骨料中老旧水泥石含量的方法,揭示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劣化机理,厘清再生微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的作用机制,提出再生微粉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的减碳路径并服务于3D打印。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