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戴代新
浏览量:938   转发量:51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所属专业: 风景园林学  、 风景园林
  • 邮箱 : urbanplanning@126.com
  • 工作电话 : 021-65980253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和文化景观研究,出版专著 2 本,译著 4本,参编教材 1 本,已发表学术论文 90 余篇,作为负责人完成“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 1 项、上海浦江人才计划课题 1 项并结题。参与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建设部标准制定、上海市科委项目,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多项。负责和参与完成多项重要实际工程项目。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国土景观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与文化景观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640

lab-1图片1


我们认为空间是景观研究与实践相连接的媒介,

景观空间不同于建筑空间,

也不同于城乡规划的用地空间;

景观空间具有自己的特质,

它更关注生态性、文化性;

强调时间性与整体性。

因此,我们以景观空间为核心,

试图为人居环境理论的创新拓展与社会实践提供支撑。



理念愿景

在人居环境背景下,以城乡建成环境中的景观空间为对象,从生态空间、社会(经济)空间、文化空间三个层面对景观空间的形态、特征、绩效进行质性分析和量化评价,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空间规划与设计面临的城乡公共空间与社会健康之间的关系等仍旧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支撑和技术平台,并成为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与国内院校以及谢菲尔德大学、康奈尔大学教学、科研的国际化合作平台。


团队成员

景观空间分实验中心隶属同济大学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由同济大学戴代新副教授负责,联合国内外风景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生态学等各领域专家组成,具有良好的科研梯队和优越的科研设备条件。

团队目前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内教师6人,院外9人构成。院外成员包括3位国外知名大学教授、5名国内知名大学教师和1名企业创始人。团队成员专业方向囊括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生态学和创新企业等学科,平均年龄40岁左右,具有良好的研究合作关系。

我们目标构建一个多元、和谐、开放的团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与,形成国际化、跨学科的景观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屏幕截图 2023-06-23 161944

屏幕截图 2023-06-23 162005

屏幕截图 2023-06-23 162032


工作领域

实验室以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聚焦景观空间的理论建构、方法创新以及技术攻关,关注景观领域多样化的科学问题,同时积极组织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城市、乡村、自然景观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1.理论研究我们认同景观不仅是一个实体,是一个研究对象;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视角,是一种研究途径。景观为传统的城市、乡村和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创新的动力与契机。我们希望基于景观空间的理论思考,为当前人居环境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提供新的策略,以景观空间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当前主要研究课题方向包括:

· 国土文化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 城市开放空间的文化服务与景观遗产研究

· 城市社区空间、校园空间的更新与健康效益研究

· 乡村景观空间感知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研究

· 社会恢复城市主义的数字化发展研究

· 演化模拟与智慧社区研究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24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29


2.技术研发我们相信技术是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关键动力,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离不开技术的突破。因此,我们关注多学科领域在空间数据采集、分析、可视化与检测反馈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发展,结合当前大数据、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积极进行新技术研发、应用与企业合作。我们已经与正在研发的技术方向包括:

·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 城市公园综合信息平台

· 长三角生态系统服务信息平台

· 数字孪生在景观遗产与社区更新中的应用技术

· VR感知交互在社区更新中的应用技术

· 社交健康与“数字孪生”理念下的智慧社区模拟平台

· 历史公园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

· 参数化景观规划设计技术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33

PPGIS景观点评APP(软著权)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36

文本情感计算的城市公园文化服务量化评价(专利)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39

复兴公园1926年-1935年场景复原视频

http://v.qq.com/x/page/s0610tq6bpe.html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44

上海历史公园信息平台与复兴公园信息模型(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框架)

http://www.historicalparkis.net


3.实践支撑我们响应“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号召,将实验中心研发成果作为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实践的支撑,结合当前我国现实问题,积极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乡村振兴规划、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实践项目的技术攻关和创新上做出贡献。当前以实验中心为技术力量支撑的主要项目包括:

· 济南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管控

· 盘锦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专题研究

· 黔东南州国土空间规划魅力空间文旅融合专题研究

· 长三角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48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52


4.教学与学术交流我们承诺实验中心的研究成果是共享的,希望为社会发展尽绵薄之力。我们在研究与实践的同时,致力于为教学服务,结合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的教学工作以及举办国内外联合教学、工作坊、夏令营等各类型的教学活动。同时,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举办讲座和学术论坛。当前我们筹划或参与的主要活动有:

· 数字景观暑期工作营

· UV+X可持续论坛

微信图片_20230624144055




项目情况

(项目详细介绍见项目 (qq.com)

1.策划规划


舒城杭埠产业新城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

时间:2017年,地点:安徽省合肥市,面积:28平方公里

安徽省舒城杭埠新城是江淮圩区新城建设实践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其毗邻巢湖西畔,位于杭埠河、丰乐河及小南河3条河流交汇地带。提出将原有圩田系统适应性融入新城开发建设的策略,基于原有圩田的空间模式和系统构成,协调新城建设需求,从水、地和人3个维度发展传统圩田景观再生机制。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000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019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022


云南国际医疗健康城生态与景观规划

时间:2018年,地点:云南省玉溪市,面积:13.8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用地13.8 km²,规划用地范围22.7km² 。占2030年抚仙湖流域规划总建设用地的31.5%。健康城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抚仙湖水域和当地纵横的水网系统的蓝色空间保护,同时构建陆域生态绿色空间体系,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体系,使健康城的发展融于优良环境之中。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351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355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357


湖北省洪湖市小港现代农业庄园概念性规划

时间:2017年,地点:湖北省洪湖市,面积:6.7平方千米

小港农场位于洪湖市中南部,场区东西相距5.1公里,南北相距5.5公里。总面积26.48平方公里,合36780亩,为基地研究范围,其中开垦利用地26600亩,水面占23100亩,水系独立,适于生态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544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547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550


福建省邵武市高峰村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时间:2019年,地点:福建省邵武市,面积:27平方千米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807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810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812

微信图片_20230624150814


福建省邵武市新丰村村庄规划设计

时间:2020年,地点:福建省邵武市,面积:20平方千米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013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015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018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021



河南省商城市里罗城村、韩冲村、田湾村、周寨村乡村振兴规划

时间:2020年,地点:河南省商城市,面积:13.35平方千米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209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212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214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217


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及乡村景观设计

时间:2018年,地点:浙江省宁波市,面积:71.4平方千米

定塘镇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中南部。规划范围为定塘镇所辖行政区域,规划面积为71.4 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7.8 平方公里。包括定塘镇镇区和中站、宁波站、叶口山、沙地、田洋湖、洋岙、小湾塘、新岙等28 个行政村。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宁波美丽集镇建设为契机,依托于当地有利的农业基础、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宜居环境,借助于周边影视产业、港渔文化的区域联动,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将定塘镇打造成为“都市人的后花园、农事体验游乐园”,并展开几个旅游主题:农耕体验游、民俗风情游、乡居慢活游、渔村休闲游、影视互动游,将定塘镇建设成以“农乐、港娱、村居、乡旅”四位一体为特色的象山南部现代化田园乡镇、浙江省旅游风情示范小镇。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403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406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408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411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413


南昌市湾里区全域旅游规划

时间:2017年,地点:江西省南昌市,面积:251平方千米

本规划从宏观层面上把握湾里区旅游发展的定性、定位、定向问题,并重点关注旅游空间结构、产品体系、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是湾里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规划。本规划是湾里区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的长期性、全局性、决策性纲领文件,全区旅游开发、旅游管理促进等措施均应依据本规划要求。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812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815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818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820

微信图片_20230624151823

2.城市设计

自贡市生态源核心区产业策划暨城市设计

时间:2018年,地点:四川省自贡市,面积:12.7平方千米

在原有城市绿心概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与自贡城市发展的关系,更加强调绿心作为生态源,对城市发展提升的重要升级。因此提出绿心的整体范围。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218


自贡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概念方案规划设计

时间:2018年,地点:四川省自贡市,面积:72500平方米

项目位于自贡市东部新城”自贡市科教新区“,即燎鹅路以西,恐龙大道以西、自贡旅游职业学院(待建)以南。建设用地面积127 亩,建筑面积72500 平方米(含地下停车场10000 平方米)。以“九宫格”合院形式,体现新中式园林的整体形象。以 " 山、水、院" 融为一体,营造校园简洁而自然灵动的氛围。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411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414



城市更新-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城市更新设计(在建)

时间:2020年,地点:上海市宝山区

2020年对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进行了持续一年的更新设计服务,改造节点总计20个。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556


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及乡村景观设计

时间:2018年,地点:老挝万象市,面积:3.6平方千米

塔銮湖经济专区的一块原始湿地,毗邻万象著名的地标建筑塔銮寺。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东部,距离机场6公里,距离市中心9公里,距离黑塔3公里。位于东西部地块的洼地处,也是连接东西部的纽带,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方案以“山水清逸 明日塔銮”为主题,打造万象都市门户形象、现代商务景观、旅游休闲地标和生态宜居典范。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737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740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749

微信图片_20230624152752


3.景观设计

上海同济大学四平校区景观微更新设计

时间:2017年至今,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倡导绿色校园建设,为师生提供安全、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学习及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和谐校园。从2017年开始,持续结合教学进行校园的景观微更新改造。 

微信图片_20230624153308


上海杨浦大剧院景观设计(建成)

时间:2019-2021年,地点:上海市,面积:2000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30624153517


上海宛平剧院景观设计(建成)

时间:2019-2020年,地点:上海市,面积:2000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30624153623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 2022年度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科学技术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城乡开放空间服务增效与规划方法国际经验借鉴,2022/08/01-2023/12/31

2. 同济大学2022年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城市自然灾害耦合风险评估与生态防减灾策略研究”,2022/06/01-2024/05/31

3. 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循环经济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智能化技术创新图谱研究” , 2021/03-2023/02

4. 科技部国际合作中国——匈牙利2021-2023年度交流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韧性测度与设计技术研究”,2021/01-2023/12

5.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全生命周期理念下城市绿地无废建设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策略”,2022/01-2024/12

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社交健康与‘数字孪生’理念下智慧社区的全量数据与情景模拟智能平台研发及规划应用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pplication of the IntelligentPlatform of Full Volume Data and Scenario Simulation for Smart Communitiesunder the Concept of Social Health and 'Digital Twin'" 项目组成员

7.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资助” 增强现实与交互技术在城市历史公园信息建模中的应用 (英文为:Supported byOpen Projects Fund of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Dense Habitat(Tongji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基于集体智慧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空间再生机理研究,2018/01-2019/12

9.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研发基金,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高密度人居环境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化设计(2015.1-2016.12)

10.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社区公园改造景观绩效评价研究(2015.9.1-2017.8.31)

11.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城市遗产保护公众参与中的新媒体技术研究(2016.12-2017.12)

12.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上海社区公园改造景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采集(2015.12-2016.12)

13.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基于数字技术的场地生态环境分析与设计协同方法研究(2014.12-2015.12)

14.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高密度城区微型公园绿地效能研究(2014.1-2015.12)

15.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风景园林的游憩规划设计标准与规范研究》(2013.1-2016.12)

16.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既有工业建筑改建中场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研究(2012年 12 月至 2013 年 12 月)

17. 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题目为基于环境学的城市开放空间优化理论研究

18.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2012.1-2014.12) 

19.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风景旅游规划AVC评价体系研究》(2006.1-2008.12)

20.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城镇绿地生态构建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6-2009.6,本人为项目组成员

21.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风景园林制图标准2008.5-2009.12,本人为项目组成员

22. 上海市科委研究项目瀛东村生态景观营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年10月1日- 2010年12月31日,本人为项目组成员)

23. 上海市及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景观规划的文化生态评价体系研究,2007-2008,负责人

 

主持和参与的教学改革项目:

1. 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面向人民城市建设的新时代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同济大学本科生全英语专业建设规划:风景园林,您的课程是“场地规划设计”

3. 2022年同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双碳人才培养目标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实践“双类双通”教学体系

4. 同济大学2019-2020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学院层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彤宇),绿色校园:服务学习模式在风景园林本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戴代新、沈洁、翟宇佳

5. 同济大学2019-2020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学院层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彤宇),基于OBE模式的《旅游策划原理与方法》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张琳,刘滨谊,戴代新

6. 同济大学2017-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学院层面)网络虚拟环境下建筑环境空间设计交互式教学方法研究,戴代新,翟宇佳,沈洁,周宏俊

7. 同济大学2017-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学院层面):基于虚拟环境技术的景观设计基础教学,翟宇佳,戴代新

8. 同济大学2017-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学院层面):“见微知著”—基于实践创新案例的风景园林与生态学交叉融合教学探索,陈静,戴代新,沈洁

9.  同济大学2017-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学院层面):“园林植物”模块融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研究,沈洁,戴代新,刘悦来

10. 2015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重点建设项目:国际化创新----贯通与外拓的风景园林研究生国际联合课程。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排名第二

11. 2015年同济大学景观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共享平台”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教学改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排名第四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      Dai,D.; Bo, M.; Zhou, Y. How Do the Young Perceive Urban Parks? A Study on YoungAdults’ Landscape Preferences and Health Benefitsin Urban Parks Based on the Landscape Perception Model. Int. J. Environ. Res.Public Health 2022, 19, 14736.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92214736(SCI)

2.      Dai,K., Ji, P., Zuo, X., Dai, D*. (2022). WDTourism: A Personalized TourismRecommendation System Based on Semantic Web. In: Fujita, H., Fournier-Viger,P., Ali, M., Wang, Y. (eds) Advances and Trend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ory and Practi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EA/AIE 2022. Lecture Notes inComputer Science(), vol 13343.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1-08530-7_78(EI)

3.      戴代新,侯昭薇, 陈春潮.无废城市目标下老旧小区更新关键问题与政策建议[A].复旦发展与政策评论:第1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182.

4.      陈语娴,戴代新*,陈敏思,邱杰迩.近代公园更新改造的设施需求调查——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J].园林,2022,39(10):61-70.

5.      戴代新,陈语娴.基于情感计算的城市历史公园更新改造文化服务感知评价——以鲁迅公园更新改造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03):81-90.(CSSCI)

6.      黎莹,戴代新*.基于场景理论的大学校园红色文化景观更新设计——以复旦大学8号楼室外空间更新为例[J].城市建筑,2022,19(10):192-195.DOI:10.19892/j.cnki.csjz.2022.10.47.

7.      戴代新、张湉、陈敏思、邱杰迩,植物园附属设施的需求态势与满意度研究——以上海植物园为例[J/OL].中国城市林业.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5061.S.20211213.1534.002.html。1672-4925

8.      马云、戴代新*,基于文化空间图式的祭祀空间营造:以杜康酒神祭祀空间景观设计方案为例[J].华中建筑, 2021, 39(11): 99–103. 1003-739X

9.      “How to support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of community regeneration in megacities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YoumeiZhou,Junyan Lv, Zhihai Qu and Daixin Dai,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in Urbanand Regional Planning,8-10 September, 2021,Catania (Italy) (EI)

10.   “Gender Differences on Of the Elderly on TheSocial and Perceptual Dimensional Interaction in Neighbourhood Park—A Case Study of Beijing”, YoumeiZhou, Kevin Thwaites, and Daixin Dai, the 4th SPA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21 on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Society,24-25September 2021, London(UK)

11.   “Research on th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community regeneration in megacities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A case studyin Shanghai”, Youmei Zhou,Junyan Lv,Zhihai Qu and Daixin Dai ,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TheAsian Congress of Architects 19 (ACA19),上海,Nov2-5, 2021

12.   苏日、戴代新.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途径—柏林、伦敦经验[A]. 面向高质量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8

13.   戴代新、曹畅、谢民. 景观再生理念下的生态规划方法与实践[J]. 华中建筑, 2021, 39(08): 78–83.

14.   AlbertFekete *, Katarzyna Hodor, Daixin Dai *. Urban sustainability throughinnovative open space design.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regeneration of historicopen spaces in some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 Earth 2021, 2,405–423.https://doi.org/10.3390/earth2030024,1943-345X

15.   戴代新, 邱杰迩, 陈敏思. 基于景观叙事的历史开放空间再生设计——以无锡市南长街贺弄为例[J].住宅科技, 2021, 41(02): 27–32.

16.   陈语娴, 曹畅, 戴代新*. 论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的“度”——以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景观设计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1,(01): 253–256. 1672-4909

17.   陈语娴,戴代新*.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06):9-15.

18.   KaiyuDai, Xin Wang , Daixin Dai* , Rui Zhang. Injecting Affective Computing intoOnline Virtual Training Through FPS Games.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Progress in Informatics and Computing, 2020, Dec 19-20, Shanghai.(EI,IEEE)

19.   Xie,Y., Nolf, C., Dong, N., Dai, D., & Zhang, D. (2020). Taipu Canal as aRegional Spine: A Prototypical Approach to Territorial Planning. LandscapeArchitecture Frontiers (ESCI), 8(4), 114-125.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40019 (should work soon):http://journal.hep.com.cn/laf/EN/10.15302/J-LAF-1-040019

20.   代香存,戴代新*.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实践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02):150-153.

21.   DaixinDai and George R. Frantz, Negotiating Block Size in Shanghai: HistoricalSuperblock or New Urbanist Small Block? Governing Cities:Asia's Urban Transformation, 1st Edition,Edited by Kris Hartley, Glen Kuecker, Michael Waschak,Jun Jie Woo, Charles Chao Rong Phua.Routledge. 9781138341883. 2020-03-18

22.   金雅萍,戴开宇,戴代新*.城市历史公园三维可视化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风景园林,2020,27(02):77-82.

23.   戴代新,史湘蕾.大学校园的景观再生——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停车场微更新[J].建筑技艺,2020(01):86-89.

24.   戴代新,侯昭薇,李华威.匈牙利圣特伊斯特万大学风景园林教学体系引介[J].风景园林,2019,26(S2):89-94.

25.   戴代新、陈语娴、戴开宇、金雅萍*,城市历史公园计算机三维可视化研究:上海复兴公园1926年至1935年历史场景复原[J].建筑遗产. 2019. No3.p105-113.2095-7289

26.   邱杰迩、.符思熠、戴代新*.基于ENVI-met模拟的城市滨江空间冬季小气候与驳岸形式关系研究——以上海杨浦滨江、外滩为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佳作奖

27.   陈敏思、邢春晖、戴代新*.基于生态考虑的城市景观照明设计与指标控制体系研究——以上海徐汇滨江为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

28.   LinZhang, Daixin Dai*. Existing Problems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Shanghai Community Pa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Healthy Cities  IFLA2019

29.   Suri, Daixin Dai*. Ecological and HabitatRestoration of the New Urban Areas: Case Study of Lingang New Town in Shanghai,China IFLA2019

30.   XiangleiShi, Daixin Dai*. Research on thePreference of Urban Outdoor Running Environment: A Stated Preference Analysis IFLA2019

31.   庞磊、戴代新、王昱菲、陶子奇、杨旻昊、潘海啸(通讯作者),泛在学习+AI辅助教学场景下的校园微更新设计思考,2019规划教育大会,优秀论文奖

32.   戴代新、陈语娴,象的形式:无锡太湖科技园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评析J].中国园林. 2019,35(8):88-93

33.   戴代新,刘颂*, 张桐恺.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J]. 风景园林,2019,26(8):41-45.

34.   戴代新、陈语娴,城市历史公园文化空间价值评估探析——以上海鲁迅公园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0(3):52-65. 1009-3060

35.   人大复印资料的《文化研究》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6.   邱明、戴代新*,景观再生视野下江淮传统圩田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园林. 2019,35(06):94-98. 1000-6664

37.   戴代新、陈语娴,基于认知地图的城市历史公园空间认知量化研究[J].城市建筑. 2019,16(01):07-13. 1673-0232

38.   赵双睿,韩艺创,任冠南,戴代新,陈静.风景园林跨学科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02):103-105. 1672-4909

39.   DaixinDai,Regener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heritance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co-wisdom of Polder Landscape in Yangtze RiverRegion, China,4D. [J] 2018,No49  p98-104 ISSN1787-6613

40.   赵双睿,韩艺创,任冠南,戴代新,陈静. 风景园林跨学科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探索——以同济大学为例[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1.

41.   苏日、陈安琪、戴代新*. 基于游憩偏好评价的滨水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上海徐汇滨江与虹口滨江为例[A]. 2018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论文集: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C].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年10月.p192-198

42.   2018年10月20-23日 贵州省贵阳市 ISBN

43.   戴代新、王健涵、戴开宇*, 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风景园林设计交互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 2018年风景园林教育大会

44.   戴代新、王健涵、戴开宇*, 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风景园林设计交互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J].风景园林. 2018,01(增刊).Vol25, P26-30

45.   戴代新、陈语娴、曹畅、任晓崧*,高绩效校园景观设计方法与实践——同济大学嘉定体育中心景观设计研究[J].风景园林. 2018,10. p92-97

46.   戴代新、戴乔奇、任晓崧*,传统木构与临时性景观:一个展示空间设计的思考 [J].华中建筑.vol.36 No 257 2018/10 p40-45

47.   MingQiu, Daixin Dai*. Inherit and Develop of Traditional Eco-wisdom of PolderLandscape in Yangtze Watershed Based on Landscape Regeneration. Delarue, S.& Dufour, R. (Eds.).(2018). Landscapes of Conflict. ECLAS Conference 2018,Ghent, Belgiu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18.9.9-12.ISBN 9789491564130

48.   张琳、戴代新*,皖江流域圩田文化景观的空间模式及现代重构[J].建筑遗产. 2018. No2.p63-69

49.   戴代新* 金雅萍 齐承雯,城市文化景观文档工作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 2017,7 p98-104

50.   戴代新,景观再生的生态智慧[J].中国园林. 2017,vol33 259(07):60-65

51.   曹畅、戴代新,基于Web大数据语义分析的景观文化传达与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方法探究——以辰山植物园为例[A].数字景观——中国第三节数字景观国际论坛[C].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10 p62-72 ISBN978-7-5641-6859-9

52.   曹畅、戴代新,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的绿色校园景观建设实践——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体育馆周边景观设计为例[J].住区. 2017,01增刊 p74-78 ISSN1674-9073

53.   DaixinDai, Man yuan,Research on Shanghai Famous Historic Park,4D. [J] 2017,No44 p98-104 ISSN1787-6613

54.   金雅萍、戴代新,图像资料在城市文化景观保护更新中的运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9 ISBN978-7-112-19784-2 p402-409

55.   9月23日~9月26日在广西省南宁市

56.   戴代新、谢民,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 2016,7 p98-104

57.   戴代新、袁满,象的意义:景观符号学非言语范式探析[J].中国园林2016,vol32 242(02):31-36

58.   戴代新、齐承雯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棕地再生机制研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0 ISBN978-7-112-18611-2 p557(摘要)

59.   谢民、戴代新. 我国养老社区的可持续规划实践与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0 ISBN978-7-112-18611-2 p551(摘要)

60.   袁满、戴代新. 城市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登录评价标准研究——以上海历史名园为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0 ISBN978-7-112-18611-2 p373-377

61.   张越、戴代新. 基于虚拟仿真的场地设计DAEV教学方法研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0 ISBN978-7-112-18611-2 p148-152 10月31日-11月2日

62.   戴代新、姬鹏飞、戴开宇. 基于语义web的旅游景区本体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数字景观:中国第二界数字景观国际论坛/成玉宁、杨锐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0 ISBN978-7-5641-6042-5 p102-111 10月17-18日

63.   戴代新、袁满C·亚历山大图式语言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借鉴与启示、风景园林2015,vol115(2):58-65

64.   戴代新、李明翰,美国景观绩效评价研究进展 风景园林2015,vol114(1):12-17

65.   戴代新,齐承雯,美国可持续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与启示,中国城市林业2015 vol13(1):33-37 1672-4925

66.   戴代新、George Frantz劳伦斯.哈普林景观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及当代启示风景园林2014,vol113(6):12-17

67.   戴代新, 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SITES引介,华中建筑2014,vol32(12):12-17  1003-739X

68.   刘悦来,董楠楠,王敏,戴代新,传承与渗透——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实践教学剖析——以景观环境测绘实习为例,中国园林, 2013

69.   戴代新,万谦,汤里平.基于城市景观的建筑表皮更新策略——上海市旧厂房改造实践的思考,新建筑 2013.194-98 1000-3959

70.   戴代新.场地规划设计的环境学知识体系构建.2012年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 p144-147.2012.6. ISBN 978-7-5641-3442-6

71.   戴代新.上海里弄与创意产业空间营造. 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495-498.2011.11

72.   戴代新.基于文化景观视野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方法探索─以崇明海洪港创意农业聚集区规划为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 2011.10 p172-176 ISBN 978-7-112-13628-5

73.   戴代新. 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上海宝山节能环保园核心景区设计评议[J].中国园林. 2011,8 p8-12

74.   戴代新. 紧凑的城市与宽松的空间[J].风景园林. 2011,3 p154

75.   戴代新,汤里平,倪亦南. 风景区建筑改造的类型学方法研究——福建邵武天成岩风景区锦溪坊建筑改造实践[J]. 新建筑. 2011,2

76.   DaixinDAI,Min WANG. Research on Teaching of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Studio.Proceeding of The 47th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ldCongress. London Science Pubishing. ISBN:978-1-907801-10-5. Pp:94-98

77.   戴代新. 与大地共舞——哈格里夫斯辛辛那提大学校园规划赏析园林 2010 .11

78.   戴代新,王敏.风景园林生态规划与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5

79.   戴代新. 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误区及对策——以宜宾市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为例[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80.   戴代新. 基于风景园林的城乡统筹空间规划思考.[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9

81.   戴代新. 自然的承诺——园林生态反思[J]. 园林 2009.8

82.   戴代新,戴开宇. 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中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2009.3,p107-112

83.   戴代新. “文化绿舟”——上海松江大学城商务广场中心绿地规划设计[J]. 园林2009, 4.

84.   王敏,戴代新. 风景园林教学中的专业思维训练——以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本科生态规划设计教学为例. [A] 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p196-199

85.   戴代新,刘悦来,王敏. 寓教于乐:风景园林测绘实习趣味教学方法的实践. [A] 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p136-139

86.   刘悦来,戴代新,王敏. 园林(景观环境)测绘教学的意义和方法——以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为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Vol.7 add P116-119.

87.   戴代新,王敏.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本科生态规划设计教学的探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Vol.7 add P160-164.

88.   DaixinDai,Ting Song.Design of 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in developing Chinese historiccity: a case study ISUF XIV InternationalSeminar on Urban Form. Ouro Preto.Minas Gerais.Brazil.2007 ISBN 978-85-98261-03-4

89.   刘滨谊,戴代新.玄武湖菱翠两洲联系方案可行性研究中国园林2003, 6. Vol.19.P59.

90.   刘滨谊,戴代新.玄武湖景观区发展的扩容与开放中国园林2003, 6. Vol.19.P57.

91.   刘滨谊,戴代新. 玄武湖景观区总体规划——以文化游憩为导向的景观区总体规划中国园林2003, 6. Vol.19.P55.

92.   周铁军,戴代新. 我国高技术建筑发展之思索  建筑学报. 2001No.03 P16-18.

93.   戴代新,周铁军. 高技术建筑的结构构思. 华中建筑. 2001, Vol.19 No.01, P74-77.

94.   周铁军,戴代新. 世纪末的思索--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建筑的过去与未来. 华中建筑. 1999, Vol.17 No.03, P27-29,36.

95.   戴代新,周铁军. 室内装修材料的天然美感--论木材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室内设计. 1999. No.03, P42-45.

96.   戴代新. 漫谈城市化与生态城市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8, Vol.13, P153-155.

97.   戴代新. 上海里弄民居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6, Vol.11 No.03, P90-91.

 

出版著作

1. 戴代新 著.场地规划设计原理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戴代新、董楠楠著. 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再生[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129787560888934

3. 戴代新,戴开宇著. 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  9787560839660, 7560839665

4. 骆天庆,王敏,戴代新. 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

 

翻译著作

1. 欧粤,著 .戴代新 译. 上海松江民俗地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8.10 ISBN: 978-7-5608-8074-7 13.4万字

2. [美]埃德蒙·克林顿·斯诺格拉斯(EdmundC. Snodgrass)和琳达·麦金太尔(LindaMclntyre)合著,戴代新、董楠楠 译,孙彬校,绿色屋顶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4 ISBN: 978-7-112-21901-8

3. [美] 瓦内萨 加德纳 内格尔著,戴代新 孙彬译. 理解花园设计:园林设计师详解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7 ISBN: 978-7-112-18796-6

4. [英] 道格拉斯科尔塔特 著,戴代新译. 大型花园的设计与改造[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 ISBN: 978-7-112-13817-3

 

专利:

1、一种针对历史公园评价的文本情感识别方法及装置,受理时间:2019.07.15 申请号:201910635077.9 发明人:戴代新、曹畅;专利号:ZL 2019 10635077.9 授权公告日:2021年5月11日;授权公告号:CN 110502744 B

2、基于移动网络的城乡建成环境的公众参与评价系统,受理时间:2019.07.15申请号:201910635395.5 发明人:戴代新、陈语娴;

 

软件著作权:

1、基于PPGIS的景观点评系统V1.0。登记号:2021SR0924712  2021年6月21日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