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王德
浏览量:352   转发量:44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所属专业: 城乡规划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方向责任教授,大数据与城市空间分析实验室主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规划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论文200多篇,获金昌优秀论文奖4项,省部级科研奖6项,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7项,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方法论、大数据、空间与行为、城市规划模型领域的研究。担任城市规划学刊和国际城市规划编委,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上海、嘉兴、镇江等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城市规划方法论,大数据,空间与行为,城市规划模型领域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项目情况

近期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1)   我国大城市一日圈的研究,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1999.1-2000.12.

2)   城市势力圈自动划分手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03.1-2005.12,负责人.

3)   疏散中心城人口的政策研究,上海市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办公室.2004.11-2005.1.

4)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趋势与城市群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1.

5)   地区人口迁移动态模拟及安全预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7.1-2010.12,负责人.

6)   我国商业步行街消费者行为研究-Logit模型的应用,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09.1-2011.12,负责人.

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建设三维仿真可视化控制管理系统子课题:上海世博会场内人流模拟,上海世博局,参加.

8)   基于行为分析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优化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13.1-2017.2,负责人

9)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城市规模(人口与建设用地)多情景预测与应对策略研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4,6-2015,6,负责人.

10)  基于指标体系的宝山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与建成环境评价,上海市宝山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4-2016.3.

11)  武汉市人口规模研究,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2016.

12)  广州市城市建成环境评估信息化建设方案,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2016.3-12.

13)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行为空间结构与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10.19.

14)  杭州市人口规模多情景预测与应该策略研究,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2017.11-2018.12.

15)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模研究,太原市城乡规划局(现名: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18.9-2019.12.

16)  昆明市人口城镇化及用地规模预测与应对策略研究, 昆明市规划局, 2018.10.23.

17)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规划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1.1-2023.12.31,排名2.

18)  上海人口中长期发展的趋势、基本思路和重点举措研究,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部级),2019.5.

19)  沈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数据应用与分析专题研究,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10.

20)  城市居民时间利用行为的特征、模式与影响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0.1-2023.12.

21)  大连大数据应用与分析专题研究,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有限公司,2020.12.

22)  苏相合作人口和住房发展专题研究,苏州工业园苏相合作区建设管理局,2021.6.

23)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人口专题研究,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8.

24)  科技部, 城市可持续规划建设多模态情景智能仿真信息平台研究, 2022.12-2026.4.

 

 

主要规划项目

1)  松滋市建设委员会,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5-2001.12.

2)  广东清远城市规划局,广东清远城市概念规划研究,2002.5-2002.6.

3) 寿县人民政府,寿县总体规划,2003.7-2005.2

4) 浙江省富阳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富阳市概念规划,2003.8-2003.10.

5) 太仓市规划建设局,太仓市沿沪地区综合发展规划研究,2003.11-2004.7.

6) 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天津都市圈发展与城市化策略研究,2004.7-2004.9.

7) 江苏泰州市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江苏泰州市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05.12-2006.4.

8) 韶关市城乡规划局,韶关总体规划,2005.

9) 泰州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江苏泰州市经济开发区规划,2006.

10)仙桃市人民政府,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

11)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台州市市域总体规划专题研究,2007.8-2008.2.

12)南京规划局,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07.8-2008.2.

13)渭南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渭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区规划,2009.

14)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商贸区入口片区及旺庄路沿线城市设计,2009.

15)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上海市城市空间发展与交通设施的关系研究,2010.1-2010.3.

16)寿县人民政府,寿县城南新区控规,2011.

17)青岛世园(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交通组织仿真,2013.1-2014.11.

18)绍兴袍江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绍兴袍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14.4-2016.4.

19)绍兴袍江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绍兴中兴大道沿线城市设计项目,2015.6-2015.11.

20)嘉兴市规划管理局,嘉兴市南湖保护规划,2017.7-2017.12.

21)海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海盐县城总体城市设计,2018.7-2019.6.

22)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局,兰州国际空港发展规划项目,2018.7-2018.11.

23)海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海盐县城总体城市设计,2018.7-2019.6.

24)嘉兴市规划管理局,嘉兴市总体城市设计,2018.9-2018-12.

25)苏州市吴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吴江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空间规划研究,2019.5-2019.12.

26)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宁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2019.6-

27)桐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桐乡市总体城市设计,2019.9-

28)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自然资源局,渠县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2020.8-

29)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鄂尔多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项目,2020.5-.

30)宁县自然资源局,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2020.9-

31)遵义市新蒲新区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局,新蒲新区国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21.5-.

32)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寿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2020.5.

33)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寿县2021年度国土空间规划体验评估,2021.9-2021.12.

34)嘉兴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有限公司,嘉兴城乡居住模式,2021.12.1-2022.12.31.

35)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蓝绿丝带”项目街景设计导则, 2022.2-2022.3.

36)嘉兴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嘉兴市测绘与地理信息中心), 机场片区城镇单元详细规划项目, 2022.09.20-2024.06.29.

37)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多元趋势研判下的西安市人地空间耦合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2.1-2022.12.

38)      浙江大学,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研究, 2023.3.30-2023.12.31.

39)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度寿县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2023.4.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  我国大城市一日圈的研究,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1999.1-2000.12.

2)  城市势力圈自动划分手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03.1-2005.12,负责人.

3)  疏散中心城人口的政策研究,上海市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办公室.2004.11-2005.1.

4)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趋势与城市群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1.

5)  地区人口迁移动态模拟及安全预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7.1-2010.12,负责人.

6)  我国商业步行街消费者行为研究-Logit模型的应用,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09.1-2011.12,负责人.

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建设三维仿真可视化控制管理系统子课题:上海世博会场内人流模拟,上海世博局,参加.

8)  基于行为分析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优化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13.1-2017.2,负责人

9)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城市规模(人口与建设用地)多情景预测与应对策略研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4,6-2015,6,负责人.

10)  基于指标体系的宝山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与建成环境评价,上海市宝山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4-2016.3.

11)  武汉市人口规模研究,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2016.

12)  广州市城市建成环境评估信息化建设方案,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2016.3-12.

13)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行为空间结构与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10.19.

14)  杭州市人口规模多情景预测与应该策略研究,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2017.11-2018.12.

15)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模研究,太原市城乡规划局(现名: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18.9-2019.12.

16)  昆明市人口城镇化及用地规模预测与应对策略研究, 昆明市规划局, 2018.10.23.

17)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规划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1.1-2023.12.31,排名2.

18)  上海人口中长期发展的趋势、基本思路和重点举措研究,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部级),2019.5.

19)  沈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数据应用与分析专题研究,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10.

20)  城市居民时间利用行为的特征、模式与影响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0.1-2023.12.

21)  大连大数据应用与分析专题研究,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有限公司,2020.12.

22)  苏相合作人口和住房发展专题研究,苏州工业园苏相合作区建设管理局,2021.6.

23)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人口专题研究,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8.

24)  科技部, 城市可持续规划建设多模态情景智能仿真信息平台研究, 2022.12-2026.4.

25) 嘉兴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有限公司,嘉兴城乡居住模式,2021.12.1-2022.12.31.


研究成果

近年项目获奖情况

1)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住环境的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王德(第9完成人),2005.1.20.

2)  建设部乡村优秀规划设计2等奖(2010年),东亚地区乡村建设管理法规体系比较研究,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排名第3.

3)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世博园区的模拟评价与布局推导技术创新及其规划应用,上海市人民政府,王德,2011.11.23.

4)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等奖,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交通组织仿真专项规划,王德、朱玮、王灿等,2014,发证日期:2015.1.

5)   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二等奖,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基于57个小城镇的调研,王德,2013,发证日期:2014.12.

6)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蚌埠市区曹老集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王德,2013,发证日期:2013.12.20.

7)   同济大学二等奖,韩国龙土木建筑奖励金,王德,2013,发证日期:2013.12.

8)   同济大学一等奖,永续价值观导向的生态智慧城市师生协同的创新教学体系,吴志强、沈清基、王德、庞磊、干倩,2015,发证日期:2015.9.

9)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优秀设计二等奖,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城市规模(人口与建设用地)多情景预测与应对策略研究,王德、宋小冬、裴新生、朱玮,2015,发证日期:2016.1.

10)  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一等奖,嘉兴市“多规合一”甄延临、侯松、王德等,2016,发证日期:2016.12

11)  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三等奖,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路径探索,张尚武、晏龙旭、王德,2016.

12)  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优秀教研论文,复杂与规范: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地理现场教学实践,陆希刚、王德、朱玮,2017.

13)  上海市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基于指标体系的宝山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与建成环境评价,王德、张天宝、钟炜菁、叶晖、骆晓、简单、阎宁、汤之洁,2017,发证时间:2018.3.

14)  《旅游学刊》2017年度优秀论文,GPS与回忆日志在旅游者空间行为上的精度比—鼓浪屿实证研究,李渊、王秋颖、王德,发证时间:2018.10.

15)  浙江省海盐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浙江省规划设计三等奖,王德、史琴燕、王林忠等,2018.12.

16)  《乡村认识实习和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创新》,同济大学:戴慎志、彭震伟、潘海啸、王德(排名第七),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2019年教学创新实验教案评优优秀奖.

17)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中心区规划理论创新与技术集成应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杨俊宴、王德、司马晓,2019.1

18)  杭州市人口规模多情景预测与应对策略研究—杭州总规修编系列专题研究,2019年度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王德、刘振宇、殷振轩等,2019.12.

19)  嘉兴市南湖保护规划,2019年院三等奖,王德、甄延临、朱玮等,2020.1.

20)  杭州市人口规模多情景预测与应对策略研究——杭州总规修编系列专题研究, 2019 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国家级三等奖,王德、刘振宇,殷振轩等,2020.12.

21)  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数据研究专题,2020 年度辽宁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省部级一等奖,张晓云、王德、谭文垦等2020.12.

22)  冯纪忠优秀教学奖,2022.

 

近年项目专利情况

1)  城市势力圈划分计算机系统,国家版权局软件登记,2003.

2)  城市势力圈(网络)划分计算机系统,国家版权局软件登记,2006.

3)  城镇规划评价计算机辅助系统,国家版权局软件登记,2010.

4)  大型公共场所人流模拟系统,国家版权局软件登记,2010.

5)  生活服务设施配置的社会可步行性评价系统软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软件登记,2013.1.22.

6)  大型展会多代理人仿真系统V1.0,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762080,2014.7.7发证.

7) 生活服务设施配置的社区可步行性评价系统软件V2.0,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德、卢银桃、张健,2016.8.1.

8)  一种手机App定位异常数据检查方法及其装置,王德、殷振轩,2017.10.申请人:同济大学. (过程中).

9)  一种将手机基站数据分配到周边空间单元的方法,王德、顾家焕、晏龙旭,2021.7.6.申请人:同济大学.(授权)

10)基于手机信令的城市交通早高峰拥堵源头识别方法,王德、张月朋、张扬帆,2021.8.31.申请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

11)一种GIS中OD关系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装置,王德、江贺韬,2021.9.3.申请人:同济大学. (授权).

12)基于深度学习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城市建设评估方法, 晏龙旭;王德;张尚武, 2022.08.09. 申请人:同济大学.(授权).

13)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人口识别方法和系统,王德,殷振轩,刘振宇,宗立,2022.9.16.申请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

14)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通勤模型建立方法及应用,王德、顾家焕,2019. 5.28.申请人:同济大学. 2023.2.28

15)一种基于通勤模型的城市就业空间布局优化辅助系统,王德、顾家焕,2019.5.28.申请人:同济大学..2023.3.31.

16) 

 

著作

1)   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版),中国建工出版社,2010.(参编)

2)  王德、朱玮,商业步行街空间结构与消费者行为研究—以上海南京东路为例,同济大学出版社,总字数:30万,2012.2.

3)   王德等译:商业中心与零售业布局,世界城市规划经典译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   朱玮、王德、王灿参编,政策模拟与实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6万.

5)   姚士谋、周春山、王德、修春亮、王成新、陈明星,中国城市群新论,科学出版社,2016.

6)   王德,城市势力圈的划分方法及其应用,同济大学出版社,总字数:24万,2016.12.

7)   柴彦威、王德、甄峰、周素红等著,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2021.1“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8)   王德、朱玮、王灿,空间行为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21.6.26.6万.

9)   王德.上海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 同济大学出版社,2022.12.

论文

1)   姚士谋,王德,叶枫.厦门经济特区的功能辐射与发展趋势[J].地理学报,1989,44(2):140-146.

2)   De Wang.The Internal Migration inModern Japan[J].Asian Geographer,1991,10(1):89-101.

3)   De Wang.Internal Migration of 1955 in Japan:An analysis based on a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 [J].Human Geography,1993,45(1):5-24.

4)   De Wang.Rural Urbanization in Wuxi andJiangyin regions-A Case Study of a Developed Area in China [J].Urban Development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M],1993:319-327.

5)   De Wang.Internal Migration During Japan's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J].Quarterly Journal of Geography,1994,46(4):233-254.

6)   De Wang.Rural Urbanization and ruralpeople migration in China [J].Statistics,1994,45(12):22-27.

7)   De Wang.The Spatial Structure ofMigration in Modern China-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1990 Population Census[J].RegionalDevelopment Study,1995(2):65-86.

8)   Zhou Yixing,De Wang.Suburbanization Process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s[J].Regional Development,(in Japanese).

9)   De Wang.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Social Economics,1999, 26(1/2/3):290-297.

10)  王德.日本城市空间演变过程理论与实证研究—评介石水照雄主编的《城市空间体系》一书 [J].城市规划汇刊, 1999(5):3-5.

11)  王德.日中城市人口特征分析[J].世界与人口(日文),1999,No.311.

12)  王德.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空间意识[J].规划师,2000(3).

13)  王德.上海市交通调查的概要与问题[J].统计(日文),2000(4).

14)  王德.中日城市人口结构的对比分析—以中国大连市与日本北九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0,24(8):40-44.

15)  王德,赵锦华.城镇势力圈划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兼论势力圈的空间结构特征[J].城市规划,2000(12):37-41.

16)  王德.日本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制度[J].国外城市规划,2001(2):27-29+48.

17)  王德.日本城市规划咨询业[J].国外城市规划,2001(4):35-38+1.

18)  王德,刘锴,耿慧志.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5):38-44+79.

19)  王德,耿慧志,胡晓华,等.时距概念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1(7):37-40.

20)  王德,张晋庆.上海市消费者出行特征与商业空间结构分析[J].城市规划,2001(10):6-14.

21)  王德.深圳市罗湖区“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意识分析[J].规划师,2001(11):86-90.

22)  王德.评介富田和晓的《大都市圈的结构演变》一书[J].城市规划汇刊,2002(2):73-75+80.

23)  齐藤参郎,石桥健一郎,王德.上海市消费者的购物特性—对消费者的日周期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地域学研究(日文),2002(3).

24)  王德,周宇.上海市消费者对大型超市选择行为的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4): 46-50+79-80.

25)  王德,郭洁.乡镇合并与行政区划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72-75+80.

26)  王德,赵锦华.城镇体系分析系统的升级开发与研究[J].城市规划,2002(8):60-64+81.

27)  王德.制约重力模型的修正与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 1056-1060.

28)  王德,叶晖,朱玮,等.南京东路消费者行为基本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2):56-61+96.

29)  王德,中心城镇的势力圈划分计算机程序的开发与应用[J].农村空间研究.石原润编.大明堂,2003(日文).

30)  王德,刘锴.上海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特征和动态变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3): 3-10+95.

31)  朱玮,王德.从“最佳规模”到“有效规模”[J].城市规划,2003(3):91-96.

32)  王德.展示20世纪中心地理论研究成果的力作—评介贝利主编“市场中心与零售业布局:理论与应用”一书[J].城市规划汇刊,2003(4): 93-94+96.

33)  王德.城市规划新技术的发展动态[J].国外城市规划,2003(5): 1-2.

34)  朱玮,王德.大尺度城市模型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3(5): 47-54.

35)  王德,朱玮,叶晖.19852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6): 1-9.

36)  王德,郭洁.沪宁杭地区城市影响腹地的划分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3(6): 6-11+95.

37)  王德,叶晖.1990年以后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4(1): 40-46.

38)  王德,朱玮,黄万枢.南京东路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1): 31-36+95.

39)  王德,刘锴,郭洁.沪宁杭三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特征及其比较[J].城市规划汇刊,2004(3):33-38+95

40)  王德.中国人口迁移与地区经济差异[J].统计(日文),2004(5).

41)  王德,黄万枢,刘锴.南京市一日交流圈的特征及影响要素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4(9): 50-53.

42)  王德,彭雪辉.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日本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4(11):29-34.

43)  王德,黄万枢,Hedonic住宅价格法及其应用[J].城市规划,2005(3):62-71.

44)  朱玮,王德,齐藤参郎.南京东路消费者的入口消费行为研究[J].城市规划,2005(5):14-21.

45)  朱玮,王德,齐藤参郎.南京东路消费者的回游消费行为研究[J].城市规划,2006(2):9-17.

46)  王德,程国辉.上海市人口分布的现状与问题[J].都市地理学(日文),2006(创刊号):69-73.

47)  钱欣,王德.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城市规划管理[J].规划师,2006(2):9-11.

48)  王德,马力,朱玮.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内人流模拟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3):58-63.

49)  王德,齐藤参郎,朱玮,等.上海市中心商业区南京路消费者行为研究[J].地域学研究(日文),2006,35(4):763-784.

50)  王德,程国辉.我国省会城市势力圈划分及与其行政范围的叠合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6):4-9.

51)  Wei Zhu,Harry Timmermans,De Wang.TemporalVariation in Consumer Spatial Behavior in Shopping Streets[J].Journal of Urban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06,132(3):166-171.

52)  王德,叶晖.我国地域经济差异与人口迁移研究[J].城市规划,2006(9): 52-56+97.

53)  王德,项昺.中心城市影响腹地的动态变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9): 1175-1179.

54)  朱玮,王德.王府井大街消费者行为的时空特征研究—“步行网格”方法的应用[J].城市规划,2007,31(2):62-69.

55)  张照,王德.我国城市规划院校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7(3):111-115.

56)  王德,黄万枢.外部环境对住宅价格影响的Hedonic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7(9):34-41+46.

57)  王德,朱玮,农耘之,等.王府井商业街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J].商业时代,2007(9):16-19.

58)  张正芬,王德.宅基地置换在上海农民居住集中中的运用—以松江区江秋中心村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08(2):39-42.

59)  朱玮,王德.南京东路消费者的空间选择行为与回游轨迹[J].城市规划,2008(3):33-40.

60)  罗仁朝,王德.基于聚集指数测度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81-86.

61)  WANG De,ZHANG Zhao.Study on Urban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Financing in China(I) [J].中国城市规划(英文版),2008,17(4):18-25.

62)  张正芬,王德.上海郊区自然村落渐进归并的案例研究[J].经济咨询,2008(4):16-18.

63)  王德,程国辉,刘律,等.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疏散机制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5):1-7.

64)  王德,郭玖玖.北京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5):68-75.

65)  罗仁朝,王德.上海市流动人口不同聚居形态及其社会融合差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8(6):92-99.

66)  蔡嘉璐,王德.城市步行商业街中观层面的研究进展[J].理想空间,2008(8):8-11.

67)  刘云,王德.基于产业园区的创意城市空间构建—西方国家城市的相关经验与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9(1):72-78.

68)  WANG De,ZHANG Zhao.Study on Urban 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 Financing in China(II) [J].中国城市规划(英文版),2009,18(1):19-23.

69)  罗仁朝,王德.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2009(2):31-37.

70)  刘律,王德.国际都市上海陆家嘴CBD的景观变迁[J].都市景观地理,中国编:23-30.

71)  蔡嘉璐,王德.东海海边的光辉临港新城[J].都市景观地理,中国编:31-35.

72)  钱欣,王德,孙烨.交叉影响分析在战略规划决策研究中的应用—以TM 软件在南京战略规划研究应用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2):69-74.

73)  张照,王德.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作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9(3):09-16.

74)  王德,张照,朱玮,等.北京王府井大街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9(3):27-31.

75)  王德,宋煜,沈迟,等.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展回顾[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4-78.

76)  朱玮,王德,HarryTIMMERMANS.多代理人系统在商业街消费者行为模拟中的应用—以上海南京东路为例[J].地理学报,2009,64(4):445-455.

77)  张正芬,王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拆并和整理模式实践与评价—上海的经验[J].规划师,2009,25(4):14-18.

78)  王德,马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时空分布模拟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9(5):64-70.

79)  王德,张昀,崔昆仑.基于SD法的城市感知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6):1528-1536.

80)  王德,朱玮,黄万枢,等.基于人流分析的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评价与调整[J].城市规划,2009(8):26-32.

81)  王德,唐相龙.日本城市郊区农村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17-20.

82)  钱欣、王德、马力.街头公园改造的收益评价——CVM价值评估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城市规划学刊,2010(3):41-50.

83)  王德,顾晶.上海市流动人口的公共设施使用特征研究—以虹锦社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4):76-82.

84)  朱玮,王德.基于多代理人的零售业空间结构模拟[J].地理学报,2011,66(6):796-804.

85)  王德,许尊,朱玮.上海市郊区居民商业设施使用特征及规划应对—以莘庄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1(5):80-86.

86)  王德,郭洁.高速公路建设对长三角城市势力圈的影响分析—城镇势力圈(网络)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城市规划学刊,2011(6):54-59.

87)  蔡嘉璐,王德,朱玮.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消费者行为变化研究—2001年与2007年的比较[J].人文地理,2011(6):89-97.

88)  王德,张昀.基于语义差别法的上海街道空间感知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07):1000-1006.

89)  王德,农耘之,朱玮.王府井大街的消费者行为与商业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规划,2011(07): 43-48+60.

90)  De Wang,Li Zhang,Zhao Zhang,et al.Urban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in Reform-era China[J].Urban Studies,2011,48(14):2975-2998.

91)  王德,干迪,朱查松,等.上海市郊区空间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的协调性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17-22.

92)  许尊,王德.商业空间消费者行为与规划—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规划师,2012,28(1):23-28.

93)  卢银桃,王德.美国步行性测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1):10-15.

94)  马力,王德.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流模拟的后评估[J].城市规划学刊,2012(2):9-16.

95)  陆希刚,王德.乡镇商业吸引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南省临颍县为例 [J].城市规划,2012(2):31-36.

96)  庞宇琦,薛德升,王德.流动商贩的分布特征及营业空间界面的影响分析—以广州中山大道西路段为例[J].人文地理,2012(2):56-61.

97)  朱玮,庞宇琦,王德,等.公共自行车系统影响下居民出行的变化与机制研究—以上海闵行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5):76-81.

98)  王德,刘律.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效果研究[J].城市规划,2012(6): 47-54+83.

99)  赵倩,王德,朱玮.上海市杨浦区的生活空间质量评价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2(6):90-95.

100)朱玮,庞宇琦,王德,等.上海市闵行区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2(6):102-107.

101)吴德刚,王德,朱玮.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规划历程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1):39-46.

102)赵倩,王德,朱玮.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2013, 33(1):8-15.

103)朱玮,庞宇琦,王德.自行车出行行为和决策研究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3(1):50-55.

104)王德,段文婷,马林志.大型商业中心开发的空间影响分析—以上海五角场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3(2):79-86.

105)王德,吴德刚,张冠增.东京城市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J].国际城市规划,2013(6):6-12.

106)吴德刚,王德.我国“强镇扩权”政策的理论渊源及嬗变历程[J].现代城市研究,2013(8):99-103.

107)王德,李光德,朱玮,等.苏州观前商业街区消费者行为模型构建与应用[J].城市规划,2013, 37(9):28-33+66.

108)朱查松,王德,赵倩,等.上海市空间扩展与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4(1): 60-64

109)潘晖婧,朱玮,王德.基于路径选择行为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评价和改善[J].上海城市规划,2014(2):12-18.

110)朱查松,王德,罗震东.中心性与控制力: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组织特征及演化—企业联系的视角[J].城市规划学刊,2014(4): 24-30.

111)朱玮,庞宇琦,王德.公共自行车出行质量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7): 1077-1081.

112)朱玮,庞宇琦,王德.公共自行车出行质量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7): 1077-1081.

113)刘珺,王德,朱玮,等.国外城市步行环境评价方法及研究动态[J].现代城市研究,2015(11):27-33.

114)王德,刘振宇,武敏,等.上海市人口发展的趋势、困境及调控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15(2):40-47.

115)王德,王灿,朱玮,等.基于参观者行为模拟的空间规划与管理研究—青岛世园会的案例[J].城市规划,2015(2):65-70.

116)朱玮,王德,王灿.多代理人模拟技术在大型展会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以青岛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J].政策模拟与实验,2015第三辑:103-119.

117)王德,王灿,谢栋灿,等.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商圈的比较—以南京东路、五角场、鞍山路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3):50-60.

118)王德,钟炜菁,谢栋灿,等.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建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5):82-90.

119)吴祖泉,王德,朱玮.就业视角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考察—基于上海的个案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6):19-26.

120)干迪,王德,朱玮.上海市近郊大型社区居民的通勤特征—以宝山区顾村为例 [J].地理研究,2015,34(8):1481-1491.

121)朱玮,何京洋,王德.法国公共自行车系统布局方法与实证研究—以巴黎和里昂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5(S1):64-70.

122)张尚武,晏龙旭,王德,等.上海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路径探析—基于人口分布情景的分析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15(6):12-19.

123)王灿,王德,朱玮,等.离散选择模型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0):1275-1287.

124)刘珺,王德,朱玮.新旧城区休闲步行环境质量比较—以上海市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为例 [J].地理研究,2015,34(11):2195-2204.

125)王德,卢银桃,朱玮.社区日常服务设施可步行性评价系统开发与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12):1815-1822.

126)王德,朱查松,谢栋灿.上海市居民就业地迁移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6(1):80-89+127.

127)方家,王德,朱玮,等.基于SP法的上海居民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J].中国园林,2016(4):50-55.

128)方家,王德,谢栋灿,等.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特征及预警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城市规划,2016(6):43-51.

129)晏龙旭,张尚武,王德,等.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估[J].城市规划学刊,2016(6):65-7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15B03).

130)宋姗,王德,朱玮,等.基于需求偏好的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配置研究[J].城市规划,2016,40(8):77-82+90.

131)钟炜菁,王德.基于参与主体的拆迁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空间生产研究—以镇江平昌新城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11):78-85.

132)田金玲,王德,谢栋灿,等.上海市典型就业区的通勤特征分析与模式总结—张江、金桥和陆家嘴的案例比较[J].地理研究,2017(1):134-148.

133)刘珺,王德,王昊阳.上海市老年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研究—基于步行行为偏好的实证案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1):43-49.

134)王德,王灿,朱玮,等.商业综合体的消费者空间行为特征与评价[J].建筑学报,2017(2):27-32.

135)李渊,赖晓霞,王德.基于居民空间利益分析的社区型景区提升策略—行为视角与鼓浪屿案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3):120-127.

136)王昊阳,王德,刘珺.基于居住偏好的上海市新城人口吸引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4): 97-103.

137)钟炜菁,王德,谢栋灿,等.上海市人口分布与空间活动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地理研究,2017(5):972-984.

138)任熙元,王灿,王德.基于行为偏好模型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上海)为例[J].时代建筑,2017(5):54-59.

139)王德,刘振宇,俞晓天.城市人口规模的战略视角分析—以武汉人口规模专题编制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7(5):58-65.

140)李渊,王秋颖,王德.GPS与回忆日志在旅游者空间行为上的精度比对—鼓浪屿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7(8):81-92.

141)卢银桃.基于日常服务设施步行者使用特征的社区可步行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江浦路街道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3(5):113-118.

142) 方家,刘颂,王德,等.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城市公园供需服务分析[J].风景园林,2017(11): 35-40.

143)Yuan Li,Andrew Law,De Wang,et al.Classifying communityspace at a historic site through cognitive mapping and GPS tracking: The case of Gulangyu, China[J].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2017, 22(2): 127-149.41371388, 51378363

144)唐相龙,王德,李百浩.从“延续”到“流变”—《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的历史回溯与价值启示[J].城市规划,2018(1):60-66.

145)任熙元,王灿,王德,等.消费者行为视角下的大宁商业综合体空间绩效评价[J].规划师,2018(2):101-107.

146)申卓,王德.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大型足球赛事球迷当日空间行为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8(3):34-43.

147)李渊,郑伟民,王德.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8(4):103-112.

148)金探花,杨俊宴,王德.从城市密度分区到空间形态分区:演进与实证[J].城市规划学刊,2018(4):34-40.

149)王灿,王德,朱玮,等.消费者行为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功能复合效应与机制[J].新建筑, 2018(4):112-116.

150)吴德刚,王德.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中项目审批扩权的实施过程及评价—以嘉善县姚庄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8(6):79-84.

151)钟炜菁,王德.基于居民行为周期特征的城市空间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8(8):1106-1118.

152)Yujia Zhai,Hangbin Wu,De Wang,et al.Using mobilesignaling data to exam urban park service radius in Shanghai: methods and limitations[J].Computers,Environmentand  Urban Systems,2018(9):27-40.

153)谢栋灿,王德,钟炜菁,等.上海市建成环境的评价与分析—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城市规划,2018(10):97-108+120.

154)王德,顾家焕,晏龙旭.上海都市区边界划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地理学报,2018(10):1896-1909.

155)Yan L,Duarte F,Wang D,et al.Exploring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social activity in China using geotagged socialmedia check-in data[J]. Cities,2018.11.28.无

156)方家,刘珺,王德,等.对6个国外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导则的解析—“如何规划步行友好的城市街道开放空间?”[J].风景园林,2018(11):33-39.

157)Tang Xianglong,Wang De,Li Baihao. FromContinuation to Evolution: Historic Review and Value Enlightenment of theLanzhou Urban Construction Plan[J].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8(04).

158)谭文垦,王德,顾家焕.手机信令数据在县域村镇规划中的适用性研究[J].城市建筑,2019(1):29-35.

159)Yang Xiao,De Wang,Jia Fang.Exploring the disparitiesin park access through mobile phone data: Evidence from Shanghai,Chin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9(1):80-91. 2019(2)

160)朱纪广,李小建,王德,等.传统农区不同类型乡村功能演变研究—以河南省西华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9(1):149-156.

161)王德,任熙元.日常流动视角下的上海市实有人口分布与流动性构成[J].城市规划学刊,:36-43.

162)殷振轩,王德,王颖,等.手机APP定位数据及其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9(3):37-42.

163)方家,王德,张月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大型公园分类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6-60.

164)李渊,严泽幸,王德.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莫兰蒂”台风前后植被变化分析—以鼓浪屿为例[J].风景园林,2019(3):110-115.

165)Yan L,Wang D,Zhang S,et al.Evaluatingthe multi-scale patterns of jobs-residence balance and commuting time–cost using cellular signaling data: acase study in Shanghai[J].Transportation,2019,46(3):777-792.

166)Yu Ye, Hanting Xie, Wang De,et al. DaliyAccessd Street Greenery and Housing Price: Measur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Human-ScaleStreetscapes via New Urban Data[J].Sustainability,2019,1(6):1-21.

167)晏龙旭,任熙元,王德.范式转换:共享机动性及规划和治理响应[J].城市规划学刊,2019(4): 63-69.

168)王德,殷振轩,俞晓天.用地混合使用的国际经验:模式、测度方法和效果[J].国际城市规划,2019(6):79-85.

169)钟炜菁,王德.上海市中心城区夜间活力的空间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2019(6):97-106+114.

170)王德,傅英姿.手机信令数据助力上海市社区生活圈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19(6):23-29.

171)殷振轩,王德,晏龙旭,等.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中心的识别与评估[J].规划师,2019(7):77-83.

172)Dongying Li,Galen Newman,De Wang,et al.Subtypesof park use and self-reporte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among older adults: A multilevellatent class analysis approach[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9.10.19(190).(排名第六)

173)宋小冬,潘海啸,王德,等.韧性发展与新技术应用”学术笔谈[J].城市规划学刊,2019(S1):206-211.

174)Zhenxuan YinLinxin OuyangDe Wang.Reverse traffic flows: Visualizing a new trend inSpring Festival travel rush in China[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conomy andSpace,2020,52(2):251-254.

175)Linxin OuyangZhenxuan YinDe Wang.Visualizing disparities in park accessfor the elderly in Shanghai, China[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conomy and Space,2020,52(2):260-265.

176)王灿,王德,朱玮,等.基于消费者行为模拟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优化策略[J].南方建筑,2020(2):1-9.

177)焦健,王德.从出行到活动:国外时空行为调查的演变与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2020(3):34-41.

178)王德,李丹,傅英姿.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住宅区居民就业空间研究[J].地理学报,2020,75(8):1585-1602.

179)马力,罗志刚、范凌云、朱晨、张扬帆、王德.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吴江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J] .城乡规划,2020.4.80-87.

180)晏龙旭,王德,张尚武.城市中心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2020(9):1576-1586.

181)王德,田金玲,谭文垦.基于网络购物行为偏好的上海市居民购物方式演替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1):253-374.

182)Xiyuan Ren,De Wang.Research on Collective Human Mobilityin Shanghai Based on Cell Phone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lanningResearch (IJEPR),2020(1):44-62.

183)Shan Song,De Wang,Wei Zhu, et al. Study on the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nursing homes for the elderly people in Shanghai:Basedon their choice preference[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20(3).

184)Zhai Yujia,Li Dongying,Wang De, et al.Seniors'PhysicalActivity in Neighborhood Parks and Park Design Characteristics[J].Frontiers inpublic health,2020(7).

185)顾家焕,王德.大数据背景下的通勤模型构建与应用——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2020(11):69-77.

186)Yan Longxu,Luo Xiao,Zhu Rui,Shan Song,De Wang, et al. Quantifying andanalyzing traffic emission reductions from ridesharing:A case study of Shanghai[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排名第六).2020.12.

187)陆希刚,王德,庞磊.半城市地区空间模 式初探:基于“六 普”数据的上海市嘉定区案例研究[J] . 城市规划学刊,2020(6):72-78.

188)焦健,王德.城市时间利用研究的历程、议题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21(1):52-59.

189)Longxu Yan,De Wang,Shangwu Zhang,et al.Understandingurban centers in Shanghai with big data: Local and non-local functionperspectives[J]. Cities. 2021.113.103156-103168.

190)王德, 谢栋灿, 王灿, 等.个体时空行为的规律性与可预测性研究: 以上海市居民工作日活动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3): 433-440.

191)朱 玮,王嘉欣,陈 薪,殷振轩,王德.青年定居地选择视角下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21(2):82-88.

192)朱查松,王鑫,王德等.基于运营流程的海宁市淘宝村空间联系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21.(2)36-41.

193)傅英姿,王德.上海市典型住宅区生活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4.27.

194)翟宇佳,黎东莹,王德.社区公园对老年使用体力活动参与和情绪改善的促进作用—以上海15座社区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1(5):74-79.

195)Li Wan a,Tianren,Yang a,b,Ying Jin a,DeWang,et al.HaozhiPan f.Estimating commuting matrix and error mitigation – A complementary use of aggregatetravel survey,location-based big data and discrete choice models[J],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2021,25,102-111.

196)张月朋,王德,上海市早高峰出行问题源头区识别[J].城市规划,2021,45(7).83-90.

197)Yuanyuan Mao,Xiyuan Ren,Ling Yin,QingyingSun,Ke Song,De Wang,Investigating Tourists’ Willingness to Walk (WTW) toAttractions within Scenic Areas: A Case Study of Tongli Ancient Town, China[J],Sustainability,2021,13,12990.

198)陆希刚,王德,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县域村镇人口再分布——基于莱芜案例的迁移视角诠释[J].小城镇建设,2021.39(12)39-48.无基金标注

199)韩滨鹂,任熙元,王德.北京市局部空间的在场人口研究:分布、流动性及时段特征——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36(5)104-112.

200)殷振轩,焦健,王德,等.杭州市青年居住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 2021,(4)85-90.

201)张扬帆,钟炜菁,王德,等.Understand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night-time urbanvibrancy in central Shanghai inferred from mobile phone data[J],Regional Sustainability,2021(4).待发表

202)王灿,王德,朱玮,等.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商业空间绩效评价体系建构[J],城市规划, 2021,45(3)33-45.

203)申悦,王德.行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跨学科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40-52.

204)王德,胡杨.城市时空行为规划:概念、框架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22(1).44-50.

205)晏龙旭,涂鸿昌,王德,等.基于深度学习的建筑识别技术在城市体检中的应用[J], 上海城市规划, 2022(1).39-46.

206)王德,朱礼才淇,晏龙旭.移动网络使用特征及其虚实空间联动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1).56-66+77.

207)焦健,王德,程英.上海与东京就业人员时间利用特征比较研究[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1),34-41.

208)晏龙旭,王德,张尚武,等.国际大都市中心体系规划的经验与借鉴--基于五个案例城市的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 2022,37(2).88-96.

209)吴志强,王坚,李德仁,王德,等.智慧城市热潮下的“冷”思考学术笔谈[J],城市规划学刊,2022.(2).1-11.

210)马力,殷振轩,陆希刚,王德,等.人口和城镇化转型背景下的太原市人口风险与应对策略[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2.37(3).119-125.

211)余翔宇、何京洋、朱丹、王德. 既有社区低碳更新的路径与实践:以上海7个社区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J], 2022.(4).111-119.

212)毛媛媛,李凤仪,殷玲,王德. 基于网络形态的街道空间环境与“两抢一盗”犯罪的关系研究——以HS市原DP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2.41(11).2866-2883.

213)徐刚,王德,晏龙旭.国外世界城市网络实证研究的进展、挑战与展望, 国际城市规划[J],2022.11.

214)王德,申卓.职住变迁与通勤自平衡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22.50(12).1778-1787.

215)陈子浩,胡杨,王德,等.欧洲城市时间政策的主要议题及相应实践[J], 城市发展研究, 2022.29(11).89-96.

216)Zhu Chasong,WangXin,Wang De,et al.Research on spatial connections of TaobaoVillages in Haining City based on operation processes[J], guihua:frontier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规划:城乡空间规划前沿》,2022(9).

217)Yi Zhu,DeWang.Growing threat to urban retail?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 and shopping[J],behavior change inShanghai,China.2022(12).

218)Xiyuan Ren,ChengheGuan,De Wang,et al.Michael Keith Exploring land use functionalvariance using mobile phone derived human activity data in Shanghai[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 Urban Analytics and CityScience,2022.(11).

219) Longxu YAN, YishuWANG*, De WANG, et al.A new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urban employment centers with big data: a case studyof Shanghai[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cience.2023.(01).

220)Longxu Yan, Rui Zhu*,Mei-Po Kwan, et al. Estimation of urban-scale photovoltaic potential: A deeplearning-based approach for 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building models from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23(03).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