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长期致力于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任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更新分会会长、建筑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河北雄安新区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并任建筑学报编委、未来建筑与城市研究主编等。个人荣获首届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上海市“申教名匠”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突出贡献个人、北京奥运工程优秀建设者等表彰。设计作品受邀参加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第二十八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馆展览等国际建筑展览。
牵头组织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团队的学术科研工作,团队成员在建筑、结构、AI等领域均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依托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韧性城市与智能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验室的支撑,为团队的科研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近年来,团队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课题、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项项目等科研项目/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同济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昆山市专业足球场、雄安容东综合运动馆等重大工程项目。
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建设,在全国各地完成建筑设计项目120余项。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十余项雄安新区重点项目,涵盖风貌设计、社区建设、总部迁移、教育赋能、居民安置等各项民生基础设施,其中原创设计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公司总部,是央企疏解至雄安新区的第一号工程。
主持设计的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及会展中心,作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主会场及欧亚论坛会址,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新平台的建设。参加第二十八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展览,获得2023年德国标志性设计奖•创新建筑奖至尊奖(Best of Best)、全国优秀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作为专业负责人设计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馆,是08年奥运场馆中为数不多的原创作品。
积极响应国家城市更新行动。主创设计的光明田原游客服务中心,获得RICS Awards年度城市更新项目优秀奖及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铂金奖,并受邀参加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
《双奥场馆智能化可持续运营模式与应用研究》
• 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效率最优的场地层叠式体育综合体协同设计研究》
《基于BIM系统的绿色体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 主持“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南方地区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新专利及示范工程研究》
• 主持2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
《大型公共建筑超低能耗设计建造与运维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以健康为导向的大型公共建筑智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 主持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
《基于卫生健康安全的新城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协同策略研究》
• 主持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课题
《上海市产业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主持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并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技奖项。在SCI、EI、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建设,在全国各地完成建筑设计项目120余项。设计代表作品有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新区总部(央企疏散至雄安的第一号工程)、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会展中心(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主会场、欧亚论坛会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馆、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等重大工程,获得国际奥委会体育建筑设计金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70余项国内外设计大奖。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