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郑时龄
浏览量:665   转发量:15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所属专业: 建筑学
  • 邮箱 : zhengshiling@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021-65984240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郑时龄,建筑学专家。1941年11月12日生于四川成都,原籍广东惠阳。1981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济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2007年获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获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于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著作《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1996),对上海近代建筑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版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1999),建构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教材专著《建筑批评学》(2001),主持翻译了《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1991)、《弗莱彻建筑史》(2014)等。另有著作《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人》(2009)、《建筑批评学(第二版)》(2013)、《十万个为什么 建筑与交通(第6版)》(2014)、《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2020)、《建筑与艺术》(2020)等。积极参与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主持完成了南浦大桥建筑设计、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杭州中国财税博物馆、嘉兴市行政中心、上海外滩公共服务中心等项目。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教授领衔,依托建筑历史与理论国家级教学团队,历经20余年的科研、教学探索和实践,已逐步发展为历史、理论与设计相交融,兼顾全球视野和本土问题意识,老中青三代教师传帮带的科研团队。团队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的专业认知和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方法的建筑学人才,相关课程屡获省部级奖项。2007年,《建筑评论》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21年,《建筑评论》课程(郑时龄,章明,刘刊,王凯)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2年,《建构建筑与城市空间理论中国范式与国际话语导向的研究生理论系列课程》(郑时龄、沙永杰、华霞虹、王凯、刘刊、王伟强、章明)获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所建设的历史理论与设计协同的系列特色中英文课程已惠及几百余位中外本硕博学生。与此同时,团队成员曾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威尼斯建筑大学、帕维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国际一流高校开展科研合作与教学交流。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近代历史建筑与风貌区保护研究》(51478317),2015-2018

2. 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项目:《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与中国的城市和建筑面临的现代化问题》,2012-2014

3. 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科研项目:《后世博综合活动区规划研究》(Gtz2010010),2011

4.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面上项目:《上海虹桥商务区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研究》(10230712300),2010-2012

5.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面上项目:《生态城镇建设技术》(08DZ1205700),2008-2012

6.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郑时龄教授任总顾问),2007-2011

7.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世博科技重大项目:《基于高科技时代的世博会主题演绎研究》,2006-2007

8. 中国人居问题研究(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参加),1991-1997



研究成果

学术著作

1.郑时龄,建筑与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2.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

3.郑时龄,中国建筑名家文库 郑时龄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4.韩启德总主编,郑时龄主编,十万个为什么 建筑与交通(第6版)[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5.郑时龄,建筑批评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6.[英]丹•克鲁克香克主编,郑时龄等译,弗莱彻建筑史(原书第20版)[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7.[意]曼弗雷多•塔夫里,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郑时龄,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人[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9.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1.郑时龄,薛密编译,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2.郑时龄,建筑理性论 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13.郑时龄主编,上海城市的更新与改造[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4.郑时龄主编,上海人居中心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15.[意]塔夫里(Tafuri, M)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