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茂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男,58岁,四川仁寿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诊疗一体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介入医学创新联盟理事长,东方国际介入医学博览会主席,中国糖尿病足细胞与介入技术联盟理事长。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同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和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等。
擅长于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领导开展了常规的各种介入微创治疗,近5年指导和自己操作5000余台。迄今,参与和主持包括国家“十二、五”攻关计划等各类科研35项。目前为止,共计发表论文158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93 篇,累计IF 539.345。主编 《临床血管介入治疗学》、《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INTEGRATIVE PANCREATIC INTERVENTION THERAPY: AN HOLISTIC APPROACH》、《INTERVENTION THÉRAPEUTIQUE INTÉGRÉE PANCRÉATIQUE》,《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血管介入治疗》牵头国家级制定指南6部,包括“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微创介入中心建设(综合介入)》、《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第六版)》、《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七版)》和《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指南》(第二版)。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8项,PCT专利2项。
作为大会主席9次举办全国学术大会,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人员近12000人。曾获得2010年欧洲心血管介入杰出贡献奖(Certificate of Merit)、2010年上海市发明大奖赛二等奖、2014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21年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21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茂全教授,团队有国家杰出青年 3 名,国家支撑计划首席科学家 3 名,国家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 3 名,上海千人计划 1 名,拥有 6 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7 名等。共培养博士 30 名;硕士 57 名,进修生 351 名。连续主办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材料与工程论坛与中国糖尿病足细胞与介入技术学术大会 8 次,累计参会人员 15000 人次。包括常规介入、超声介入、疼痛介入、血管外科、急症介入、核素介入、VTE 防治等 7 个亚专业。年手术量为超过 15000 台次,糖尿病足、胰腺癌的综合介入治疗为学科特色优势项目。以动脉内化疗栓塞+局部微波 / 射频治疗胰腺癌,在国内外处于领军地位,科室首创(自体)内皮前体细胞移植联合介入血管治疗糖尿病足。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由4 个专业研究团队和中国糖尿病足介入与细胞技术联盟秘书处组成。
1.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基金(100万)
项目编号DS02!04!20028,起止时间2018-2023
2.上海市科委项目,微循环数字温控设备系统的研发(50万)
项目编号20s31902100,起止时间2020.10-2023.9
3.上海市介入治疗重点学科
2018年,上海市展两翼重点学科建设基金 250万
4.《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
2017年, 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150万
迄今,参与和主持包括“十二五”攻关计划等各类科研36项。在国内率先开展了(1)中晚期胃癌的介入治疗(1989年);(2)肾上腺肿瘤的介入治疗(1995年);(3)糖尿病性血管疾患的介入综合治疗(2000年);(4)流变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疾病(2001年);(5)子宫肌瘤的栓塞性内切除(2002年);(6)慢性血栓的介入综合治疗(2002年);(7全球首例利卡汀治疗肝细胞肝癌(2008年);(8)全球首例自体CD133+细胞治疗糖尿病足(2013年);(9)聚乳酸微球治疗出血和恶性肿瘤(2015年);(10)超声缓释药物球囊治疗外周缺血性疾病(2017);(11)异体脂肪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2019年);(12)外周微循环智能诊断系统(2021年)。
1.磁共振介入诊疗系统的设备和器材(国家级):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介入专用磁共振系统设计与具体方案以及临床运用推广
这台磁共振它的孔径 81 厘米,尚属目前全球最大,比一般磁共振孔径增大了15%,机身则缩短了 30%。这样设计是为了留下更充足的手术空间、方便医生介入治疗操作、更好地为患者治病。
2.新型肿瘤栓塞微球研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级):解决现有肿瘤介入栓塞的颗粒不均匀以及对栓塞靶器官的功能损害现状,创制行成大小形态均匀的可降解聚乳酸微球,即减少栓塞治疗时对靶血管的损害,又能在栓塞后降解,以较少靶器官的功能损伤实现了一站式介入治疗解决肿瘤的治疗、随访,而多模态分子影像学的动态与实时跟踪,揭示了肿瘤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规律。
3.糖尿病足纳米诊断及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中法国家科技合作支撑计划(国家级):解决糖尿病血管病组织修复困难和修复时间太长的临床难题,运用自体干细胞联合介入血管开通方法在介入技术物理开通血管,解剖性恢复完成后,防止血小板沉积导致平滑肌增生,加速患者组织修复,大幅缩短疗程和康复时间 。
4.《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级):为实现了胰腺癌介入治疗的全国范围内的同质化、规范化,图书 基于病理生物学+肿瘤血供+基因检测+影像学四要素,明显提高了晚期胰腺癌介入综合治疗的成功率和有效率
5.《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英文版:使中国胰腺癌介入治疗的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跑地位,并已在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介入医学创新联盟的相关单位推广运用
6.《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法文版:使中国胰腺癌介入治疗的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跑地位,并已在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介入医学创新联盟的相关单位推广运用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