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王琳
浏览量:906   转发量:1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学院
  • 所属专业: 基础医学
  • 邮箱 : wang_lin@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135243953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琳,教授,同济大学博导。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东方英才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上海市科委"晨光计划"。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上海市免疫学会青委会委员等。主要从事结核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在 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主要学术成果:1)在结核菌免疫逃逸机制方面:研究揭示了毒力因子 Rv0222的在结核菌致病过程中重要功能,为抗结核新药开发提供精准作用靶点(Nature,2020),该研究入选 2020 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阐释了结核菌毒力因子UreC通过干扰宿主DNA修复促进结核菌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 (Cell Host & Microbe, 2023;已授权发明专利:ZL 202110820055.7)。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干扰巨噬细胞L-丙氨酸代谢抑制巨噬细胞抗菌肽产生的免疫逃逸新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阐明了结核分枝杆菌靶向宿主RNA m6A甲基化修饰实现免疫逃逸 (Cell discovery, 2024)2)在结核菌免疫识别方面:发现了结核菌分泌蛋白 MPT53 和 MPT83 的胞内外识别机制(Nature Microbiology, 2019;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7)。研究揭示了经典炎症信号分子TRAF6通过液液相变参与抗结核免疫过程(Science bulletin, 2024)。3)发现磷脂酶C 激动剂可通过促进磷酸肌醇水解下调炎症通路活性,对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疾病具有治疗作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已授权发明专利:ZL201410822283.8.)。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感染免疫,结核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结核菌免疫识别机制研究,抗结核药物及疫苗转化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王琳研究团队依托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实验室研究平台和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结核病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领衔的实力雄厚研究团队。实验室具备进行分枝杆菌细菌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 验操作的仪器和条件,具备基因工程操作、分子生物学的仪器和条件。具有可进行结核菌活菌操作的符合生物安全实验要求的 P2+实验室。王琳研究团队长期与戈宝学教授研究团队,杨华研究员研究团队和郑瑞娟研究员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具有微生物和宿主两个方面,分子-细胞-实验动物-临床样本的多个层次的研究平台,可以充分满足各方面的研究需求。

目前王琳研究团队有高级研究顾问4名,平台维护技术员2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多名。



项目情况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结核病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目前,药物治疗是结核病临床治疗的最重要手段,服药周期长,需要用药6-9月,副作用大。耐药结核的治疗费用极其昂贵,服药周期更长至二年以上,成功率仅达到50%左右。而目前唯一临床使用的预防性疫苗卡介苗BCG对成年人肺结核的保护效果有限,导致目前肺结核的流行不能有效控制。在结核菌感染过程中宿主会对结核菌产生固有免疫防御,但结核菌长期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结核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过程决定了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明确结核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将会对抗结核药物及结核疫苗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靶点。王琳长期从事结核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从结核菌免疫逃逸新机制和宿主抗结核免疫新机制方面系统性阐述了结核菌感染致病过程中的重要免疫事件,并且探索从以上机制出发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及疫苗的可能性。

    结核菌免疫逃逸新机制研究方面:(1)研究揭示了毒力因子Rv0222的在结核菌致病过程中重要功能,尤其在机制上申请者明确Rv0222利用宿主K11泛素化系统干扰宿主抗结核免疫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抗结核新药开发提供精准作用靶点(Nature,2020),并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2)最近研究发现结核菌分泌蛋白UreC通过其自身尿素酶活性干扰结核菌感染巨噬细胞的DNA修复过程实现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Cell Host Microbe.,2023)。同期Cell Host Microbe杂志发表Preview文章高度评价该研究工作。在此机制的基础上,申请者发现UreC可作为抗结核药物开发靶点(已授权发明专利,2023,ZL 2021 1 0820055.7),而且UreC抑制剂AHA是潜在抗结核新药,而且对临床耐多药结核菌的清除也有明显的促进做用(审核中发明专利:202311293091.8),该化合物临床实验正在临床伦理准备阶段。(3)研究发现结核菌分泌蛋白Rv2780可以将宿主L-丙氨酸水解为丙酮酸,阻断L-丙氨酸介导的抗菌肽的产生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以上研究工作提示Rv2780是抗结核药物开发重要靶点,但是目前尚没有成熟的Rv2780抑制剂,于是申请者利用Rv2780的活性口袋进行了~31万个小分子化合物的虚拟筛选,并通过细胞及动物实验确认化合物GWP-042是潜在抗结核新药(审核中发明专利:202410493448.5)。

    宿主抗结核免疫新机制方面:(1)王琳先后发现宿主TAK1激酶和TLR2受体对结核菌分泌蛋白MPT53和MPT83的胞内外识别机制(Nature Microbiology,2019;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7),为MPT53和MPT83作为结核疫苗研究靶点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发现结核结核菌感染可以促进宿主RNA m6A甲基化修饰复合体中METTL14蛋白的磷酸化,从而催化NOX2 mRNA甲基化,进而增加NOX2 mRNA的稳定性,促进巨噬细胞ROS的产生,介导结核菌的胞内清除(Cell Discovery, 2024)。(3)王琳关注到感染诱导的炎症风暴过程,发现炎症风暴的重要负调分子磷脂酶Cβ2(PLCβ2)(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基于以上分子机制申请者发现PLCβ2激动剂阻断炎症风暴,对炎症风暴相关的重症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已授权发明专利,2017,ZL201410822283.8.)。

    王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参与实验方案设计并以(共同)第一作者或者(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分别在Nature、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Cell Discovery、Science Bulletin和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以共同作者在Nature,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项,审核中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王琳2023年入选东方英才青年项目(大赛平台),202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19年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曾获得“Keystone Symposia Global Health Travel Award”等奖励,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口头报告展示研究工作。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医学院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2307301,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全病程队列建设及生物标

志物筛选,2023 年12 月 至 2026 年11 月, 530万,子课题负责人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302900,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互作新机制及结核病防治新靶点,2023-01-01至2025-12-31,189.3万,子任务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122029,感染免疫信号转导机制研究,2022-01-01至2024-12-31,200万元,在研,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2071776,L-丙氨酸促进抗菌肽表达提高宿主抗结核免疫机制研究,2021-01-01至2024-12-31,62万元,在研,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0004,分泌蛋白MPT53与宿主TAK1相互作用调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制的研究,2019-01-01至2021-12-31,21万元,结题,主持


研究成果-代表性论文

1、Peng C#, ChengY#, Ma M#, Chen Q, Duan Y, Liu S, Cheng H, Yang H, Huang J, Bu W, Shi C, Wu X,Chen J, Zheng R, Liu Z, Ji Z, Wang J, Huang X, Wang P, Sha W, Ge B*, Wang L*.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suppresses hos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by dehydrogenatingL-alanine. Nat Commun, 2024, 15(1):4216. (IF:14.7)

 

2、Duan Y#, ChengY#, Ma M#, Li L, Liu S, Guan L, Wang J, Liu H, Huang X, Chen J, Yang H, Ge B*, Wang L*. Liquid-liquid phaseseparation of TRAF6 promotes anti-TB immunity. Sci Bull. 2024,27:S2095-9273(24)00610-8. (IF:18.8)

 

3、Liu, S., Guan,L., Peng, C., Cheng, Y., Cheng H., Wang, F., Ma M., Zheng. R., Ji, Z., Cui, P.,Ren, Y., Li., L., Shi. C., Wang, J., Huang, X., Cai, X., Qu, D., Zhang, H.,Mao, Z., Liu, H., Wang, P., Sha, W., Yang, H.*, Wang, L.*, & Ge,B*. (2023)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suppresses host DNA repair to boost itsintracellularsurvival. Cell Host Microbe. (IF:20.6)

 

4、Ma M#, Duan Y#,Peng C#, Wu Y, Zhang X, Chang B, Wang F, Yang H, Zheng R, Cheng H, Cheng Y, HeY, Huang J, Lei J, Ma H, Li L, Wang J, Huang X, Tang F, Liu J, Li J, Ying R,Wang P, Sha W, Gao Y*, Wang L*,Ge B*.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hibits METTL14-mediated m6A methylation ofNox2 mRNA and suppresses anti-TB immunity. Cell Discov, 2024, 29;10(1):36. (IF:13)

 

5、Wang,L.#, Wu, J. #,Li, J. #, Yang, H.,Tang, T., Liang, H., Zuo, M., Wang, J., Liu, H., Liu, F.,Chen, J., Liu, Z.,Wang, Y., Peng, C., Wu, X., Zheng, R., Huang, X., Ran, Y.,Rao, Z.*, & Ge,B*. (2020). Host-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a mycobacterialprotein suppressesimmunity. Nature, 577(7792), 682–688. (IF:50.5)

 

6、Wang,L.#, Liu, Z.#, Wang, J., Liu, H., Wu,J., Tang, T., Li, H., Yang, H., Qin, L., Ma, D., Chen,J., Liu, F., Wang, P.,Zheng, R., Song, P., Zhou, Y., Cui, Z., Wu, X., Huang,X., Liang, H., Zhang S.,Cao J., Wu C., Chen Y., Su D., Chen X., Zeng G. &Ge, B. (2019).Oxidization of TGFβ-activated kinase by MPT53 is required forimmunity to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Nature Microbiology, 4(8), 1378–1388.(IF:20.5)

 

7、Wang,L. #, Zhou, Y.#, Chen, Z. #, Sun, L.,Wu, J., Li, H., Liu, F., Wang, F., Yang, C., Yang, J.,Leng, Q., Zhang, Q., Xu,A., Shen, L., Sun, J., Wu, D., Fang, C., Lu, H. *, Yan,D. *, & Ge, B*.(2019). PLCβ2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to virus infectionby inhibiting phosphoinositide-mediated activation of TAK1.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746.(IF:14.7)

 

8、Wang, L., Zuo, M.,Chen, H., Liu, S., Wu, X.,Cui, Z., Yang, H., Liu, H.*, & Ge, B*. (2017).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Lipoprotein MPT83 Induces Apoptosis of InfectedMacrophages by Activating theTLR2/p38/COX-2 Signaling Pathway. Journal ofImmunology, 198(12),4772–4780. (IF:4.4)

 

9、Chai,Q.#; Wang, L.#; Liu, C.H.* & Ge,B*;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asion of host innate immunity by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Cellular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0, 17(9): 901-913. (IF:3.6)


专利授权情况

(1)戈宝学; 王琳;严大鹏 ; 化合物调节TAK1活性的方法及该化合物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的应用,授权日期 2017-9-19, 中国, 授权号:ZL201410822283.8。

(2)戈宝学,刘闪闪,王琳,程远娜,彭程 ; 结核菌UreC蛋白在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中的应用,授权日期 2023-3-7, 中国, 授权号:ZL202110820055.7。


获得荣誉

同济青年五四奖章(个人)获得者(2022)

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021)

东方英才青年项目(大赛平台)(2023)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20)

上海市“晨光计划”(2019)

Keystone Symposia GlobalHealth Travel Award(2019)


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