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邹刚
浏览量:608   转发量:7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学院
  • 所属专业: 妇产科学
  • 邮箱 : zougangshcn@sina.com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邹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委员(秘书)、《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编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母胎医学研究院青年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畸形早期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胎儿与宫内儿科分会秘书,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分会委员。专业特长:复杂性双胎的妊娠期管理、胎儿疾病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及宫内治疗。参与中国“双胎妊娠监护指南”“非免疫性胎儿水肿临床指南”“宫内生长受限专家共识”指南撰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局级青年课题各一项,作为骨干参与二项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发表SCI论文数篇。曾获第三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优秀中青年妇产科医师优秀论文二等奖及第二届同济大学“十佳医务青年”称号。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产前诊断,胎儿医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于2009年11月遵循“胎儿也是病人”这一新理念,在国内率先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专门为胎儿看病的“胎儿医学门诊”。2010年 2 月卫生部产科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标准中段涛教授第一次明确提出将产科分为 3 个亚专科,一妇婴成为国内第一家提出并实践胎儿医学亚专科学科建设体系的医疗机构。2010年5月在孙路明教授领衔在一妇婴平台上正式成立国内第一个胎儿医学科,传播胎儿医学新理念,强调“看病人,而不仅仅是看病”(See patients, not just disease),率先成立产前诊断伦理委员会,开设胎儿医学心理门诊,真正把胎儿当做人来看待;围绕胎儿医学各种专病,系统运用各种先进的影像学,分子遗传学、宫内治疗等新技术系统创新性地搭建宫内精准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平台,为患病胎儿提供临床-影像-实验室“一站式”(one stop )的自孕前-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宫内治疗-产时-新生儿-儿保的“一贯制”(under one roof)全生命周期的照护;倡导胎儿医学专家为主导,以胎儿医学专病为导向的多学科间融合发展(MDT),,践行“目的地医疗(Destination),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基于“5G+人工智能”开创性地将胎儿疾病的宫内治疗服务扩展到“云端”,减少病人的奔波。

聚焦胎儿医学专病,获得国家级课题资助14项,省部级5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单位发表宫内诊治新技术首次应用及评估文章30余篇,中华系列核心文章50余篇。牵头撰写了系列相关的中华医学会指南及共识;作为人民卫生出版社本科《妇产科学》主编单位,首次将胎儿医学理念及疾病的规范诊治开创性地“写入”教科书;主编主译多部胎儿医学经典专著;为国家科技部“重大胎儿疾病宫内诊断和治疗新计划研发”的重大攻关课题主持单位、上海市产前诊断标准牵头制定单位。2008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本《中国产前诊断杂志》; 做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组长单位于2011年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胎儿医学大会;为来自全国25个省市、200多家医院,300多名进修医生提供胎儿医学实地规范化培训,并连续多年通过国际合作开设胎儿医学基本理论及技能的实训课程,培训全国胎儿医学亚专科人才;基于国家科技部项目,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宫内治疗协作网络,积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3 YFC2750900 “双胎妊娠母胎不良结局发生机制、预防及干预策略研究“  项目骨干

2.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2YFC2704700 “建立我国胎儿生长曲线和胎儿生长受限干预体系的全链条研究“  项目骨干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1174 "miR-193b-3p-miR-31-5p-RIMS3调控网络在子痫前期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主持

4.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8YFC1002900 “重大胎儿疾病宫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发 同济大学任务负责人,

5.上海市卫生局青年课题,2008Y009,利用基因组甲基化特异性消减抑制杂交筛选葡萄胎发生过程中的甲基化基因,主持

参与的课题:

1.上海市申康新兴前沿技术,SHDC12016117,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及结构异常的产前筛查,诊断及宫内干预

2.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6411963100,双胎妊娠孕早期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风险预测研究

3.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40195,孕早中期母体血清Leptin水平预测胎盘介导的胎儿生长受限的研究

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34119a4400,双胎妊娠特殊并发症孕早期风险的预测研究

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2ZR1423900,胎盘功能不良介导的尿道下裂发生的分子机制探讨

6.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1JG10,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差异基

因表达谱研究


研究成果

(1) Zou G, et al .Perinatal outcome and timing of selective fetal reduction in di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 pregnancie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2024,Front. Med. 10:1327191.

(2) Gang Zou et al.Human amniotic fluid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inhibit apoptosis in ovarian granulosa cell via miR-369-3p/YAF2/PDCD5/p53 pathway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ar longevity 2022 Jul 26.

(3) Gang Zou et al.miR‑31‑5p from placental and peripheral blood exosomes is a potential biomarker to diagnose preeclampsia Hereditas2022,159:35

(4) Gang Zou et al. MicroRNA‑32 silences WWP2 expression to maintain the pluripotency of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stem cells and β islet‑like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 2018,41:1983-1991

(5) Gang Zou, et al. miR-145 modulates lncRNA-ROR and Sox2 expression to maintain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stem cell pluripotency and β islet-like cell differentiation efficiency. Gene, 591 (2016) 48–57,

(6) 邹刚等,双胎妊娠一胎21三体的妊娠结局.中国产前诊断杂志,2021,13(2):18-23

(7)邹刚等,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诊断与干预:转诊是关键,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9):814-817

 (8)邹刚等双胎妊娠产前筛查新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11):801-803.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