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寇怀云
浏览量:262   转发量:3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所属专业: 风景园林学  、 城乡规划学
  • 邮箱 : khy@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021-65982507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执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城乡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硕士,复旦大学文化遗产方向博士;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多项文化遗产相关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参与多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及国家名城镇村的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中国风景园林科技进步奖、中国优秀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奖项。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景观,世界遗产与社区发展,城市更新与遗产影响评估(HIA)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1WYSB010):”中国古典园林分析”,2022.1-2024.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中德“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和城市景观的系统管理:基于中德案例研究的遗产影响评估(HIA)应用”(GZ1748)”,2024.5-2025.5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416):“传统村落外力干预与内生秩序的耦合机制与规划调控”,2017.01-2020.12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100702):“特色村镇综合价值评定和保护技术方法”,子课题“特色村镇保护相关技术的集成示范”,2020.1-2022.12

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5ECK001):“城市工业遗存及其保护与更新制度研究”, 2005.09-2007.07

6、中国博士后基金:“工业遗产核心价值及其保护研究”, 2009.12-2010.12 6)

7、同济大学文科智库:“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方法的五大新城历史风貌保护与管控策略研究”,2021.6-2022.4

8、同济大学文科智库:“上海工业遗产的红色历史价值评估与展示研究”,2024.11-2025.3

9、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国外发展战略决策智库丛书2010”《城市研究手册》-《社会卷第一卷:城市社会空间》翻译,2010-2011

10、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保护性重建十年规划回顾”,2018.07-2019.06

11、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工业遗产保护研究”,2005-2007

 

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AGL025):“新时代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18.06-2021.07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8318):“转型期我国近代煤矿工业遗产的历史研究与保护”, 2015.01-2018.12

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GL124):“财产权利视角下的我国城镇建筑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2012.06-2015.12

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9BTQ03):“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遗产保护研究-以近代工业遗产博物馆为例”2009.06-2014.12

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文化创新人才教育机制研究”,2012-2014

6、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课题:“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国际经验及上海世博会筹办和后续利用中的借鉴”,2008.06-2009.05

7、上海市市容环卫局:“世博会前上海景观灯光格局、区域特点、整体水平分析研究”,2005.08-2006.07


研究成果

英文论文

1、Kou Huaiyun, ZhangLongchang, Zhang Sichu. Visu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for Cultural Heritage: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in Hangzhou, China [J]. Land, 2024, 13, 1596.

2. Wenjia Li,  Ziwei Li. & Huaiyun Kou*. Design for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raft revitalization in rural China from anactor-network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bamboo-weaving in Shengzhou[J]. HeritageScience 2022.1.

3、Huaiyun Kou, Manish Chalana*, JianZhou. Diverse approaches to the preservation of built vernacularheritage: case study of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the Xijie HistoricDistrict in Dujiangyan City, China[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Conservation. 2020, 26, 71-86, doi:10.1080/13556207.2019.1684641. (A&HCI)

4、  Huaiyun Kou, SichuZhang, Wenjia Li, Yuelai Liu*.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ommunitygarden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vestigating the seedingplan in Shanghai,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12 (2021): 6243.

5、  Wenjia Li,  Ziwei Li. & Huaiyun Kou*. Design for povertyalleviation and craft revitalization in rural China from an actor-networkperspective: the case of bamboo-weaving in Shengzhou[J]. HeritageScience 10.1 (2022): 1-16. https://doi.org/10.1186/s40494-021-00637-7

6、  Huaiyun Kou, Sichu Zhang, Yuelai Liu*. Community-Engaged Research for the Promotion of Healthy Urban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Garden Initiative in Shanghai, China[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 16, 24,doi:10.3390/ijerph16214145. (SCI&SSCI)

7、  Huaiyun Kou*, Jian Zhou*, Jie Chen,Sichu Zhang. Conservation fo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Xijie HistoricDistrict, Dujiangyan City,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18, 10,25, doi:10.3390/su10124645. (SCI&SSCI)

8、  Huaiyun Kou. Exploring a Nature-culture Linked Approach to Improve theResilience of a Heritage Site: A Case Study of Dujiangyan Old Town, China[J]. Journalof World Heritage Studies. 2019, 07

9、  Xiaohua Zhong, Huaiyun Kou. Lessons from Post-Disaster Home Reconstruction: Dujiangyan City,China [M]// Dynamics of CommunityFormation, in Palgrave Macmillan, USA, 2017, 10 ISBN:9781137533586

10、  Huaiyun Kou, Xiaohua Zhong. Reflection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HUL: A Case Study of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Xijie Historic Block inDujiangyan, Sichuan Province[M]// Operationalising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 A Practitioner’s View,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8, 03

中文论文

1、  寇怀云.基于唯物史观的传统公共空间生成与活化更新[J].住宅科技,2024,44(10):40-44.

2、 寇怀云,顾玄渊,杨辰.村落群景观特色识别与保护——以上海“张江—川沙”村落群为例[J].华中建筑,2024(10):126-130

3、  寇怀云,张隆昌,顾玄渊.阿勒泰地区游牧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保护研究[J].建筑与文化,1-6[2024-09-29].

4、  周宏俊,郭真真,吴昀眙,寇怀云*.真实与虚像:探析江南历史园林的当代复建[J].风景园林, 2024, 31(8):1-11.

5、  寇怀云,李泓.世界遗产SOC评估机制及在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引入[J].建筑与文化,2024,(05):69-71.

6、 付朝伟 胡 斌,寇怀云*. 基于绿道网络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以茂名城市建成区的规划实践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24(07): 141-150

7、  寇怀云,俞文彬*. 文化景观视野的乡村遗产区域性保护——思路与模型构建[J].城市规划,2022,46(11):99-104.

8、  寇怀云,魏程琳*. 私人庭院到公共景观——乡村庭院景观的公共性与宜居社区建设[J].中国园林,2022,38(9):46-50.

9、  寇怀云,董楠楠. 大都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以上海环东村为例[J]. 园林学刊, 2022, 39(12):80-85

10、  寇怀云.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方法的新城历史风貌保护与治理[M]//新城济语,同济大学出版社,2022

11、  张琳,张冰心,寇怀云*.基于网络评论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的江南古镇游客景观感知[J].中国城市林业,2022,20(06):125-132.

12、  杨辰,周嘉宜,范利,寇怀云*.央地关系视角下法国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实施路径[J].上海城市规划,2022,No.167(06):97-103.

13、  俞文彬, 寇怀云*. 上海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J]. 城市建筑,2021, 18(22):87-93.

14、  冯艳,寇怀云*. 基于比较的文化遗产影响评估(CHIAs)中国可持续应用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J]. 2021,(05):126-132

15、  杨晨,韩锋,张琳,寇怀云,李婧,程安祺,郭晓彤.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示范教育的探索与创新[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8(01):22-29.

16、刘悦来,寇怀云*.上海社区花园参与式空间微更新微治理策略探索[J].中国园林,2019,35(12):5-11.

17、寇怀云,俞文彬.传统村落保护的社区规划师角色构建[J].中国文化遗产,2018(02):45-47.

18、钟晓华,寇怀云.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灾后重建为例[J].城市规划,2015,39(07):87-94.

19、 寇怀云,周俭.上堡古国 纯朴自然的湘西南侗寨[J].人类居住,2015(01):24-27.

20、 寇怀云,章思初.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变迁[J].中国文化遗产,2015(01):12-17.

21、 寇怀云,周俭.文化空间视角的民族村寨保护规划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4(03):44-49.

22、 寇怀云,钟晓华.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民族村寨发展路径[J].中国文化遗产,2013(06):20-25.

23、 寇怀云,余蕙.无锡工业遗产调查[J].中国文化遗产,2011(01):34-39+6.

24、 寇怀云,章思初.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及其保护思路研究[J].东南文化,2010(05):24-29.

25、 寇怀云,陈捷.法国工业遗产保护实践分析与借鉴[J].北京规划建设,2009(06):135-138.

26、 寇怀云.工业遗产保护综述[M]//文化遗产研究集刊(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

27、 寇怀云,朱黎青.城市绿地外部经济效应的基础研究[J].中国园林,2006(12):77-79.

28、 寇怀云.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的再利用研究[J].中国博物馆,2005(04):72-75.

29、 寇怀云.人聚环境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考察[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2000(03):17-19.

30、 寇怀云.国外文化遗产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文物报,2005.7.29.

31、 寇怀云.我国文化遗产管理法规体系问题研究. 中国文物报,2004.12.03.​

著作:

1、周俭,寇怀云,钟晓华. 历史街区保护方法:都江堰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模式, 南京:江苏人民出社, 2019.8

2、王焘,寇怀云. 城市绿化管理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

3、梁美勤. 《园林建筑》教材(参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


获奖

1.201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荣誉奖)(4)

2.2021年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

3. 2021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二等奖(2)

4. 2015年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2)

5. 2013年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4)

6. 2015年获同济规划院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2)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