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江嘉玮
浏览量:812   转发量:35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讲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所属专业: 建筑学
  • 邮箱 : jiaweijiang@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0086-17317810614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江嘉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建筑系,系主任助理。

2019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中方建筑交流、西方建筑历史理论、建筑知识图谱与数据库。

目前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建筑师》等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二十多篇文章。从2013年起,曾在法国、瑞士、奥地利、美国、韩国等国家开展过若干次长时段、跨地域的历史建筑考察。从2016年到2018年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的资助,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连续24个月的联合培养;此外,曾访学维也纳理工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博士论文题目为《现代建筑的造物美学研究(1907-1925)》,研究现代建筑历史和理论里的“物”(object)文化与观念。同时担任英文期刊Architecture China(《建筑中国》)执行编辑。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西方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学知识图谱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

(1)中央部委重点课题(子课题),XJZ-20240048,城市典型建筑与交通设施年代识别与智能化方法研究,2024-4至2025-12,45万元,在研,子课题主持人;

(2)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2120240659,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公园文脉、空间品质与服务提升策略,2024-11至今,3万元,在研,主持;

(3)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B2022-G-023,上海老旧小区微更新的基层体育文化提升研究,2023-01至2024-07,2万元,结题,主持;

(4)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超级博士后资助,2019089,“重组城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更新研究,2019-07 至 2021-06,30万元,结题,主持。

 

[参与]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2078340, 跨区域机构史视角下的边界口岸群现代转型研究——以粤港澳湾区为例, 2021-01-01 至 2024-12-31, 58万元, 在研, 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1978473, 现代建筑观念的图像表现研究, 2020-01-01 至2024-12-31, 60万元, 在研, 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1878451, 基于关联域批评话语分析的当代中国建筑国际评价认知模式与传播机制研究, 2019-01-01 至 2022-12-31, 60万元, 资助期满, 参与;

(4) 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建筑设备、装饰装修一体化、标准化集成”的子课题“工业化建筑一体化标准化集成设计规则研究”(主持人:张永和;编号:2016YFC0701501-1),2016-01至2020-12,25万元,结题,参与。


学术成果

期刊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江嘉玮.现代古典主义在构造与城市之间奥古斯特·佩雷的建筑艺术理念与实践路径[J]. 时代建筑, 2024,(03):54-63

2.     江嘉玮.学派与学术社会网络:一份刻画岭南建筑的知识图谱[J]. 建筑学报, 2023,(12):98-102

3.     江嘉玮.从现代运动到环境控制理论:雷纳·班纳姆的知识网络[J]. 时代建筑, 2023,(06):16-23

4.     江嘉玮,陆少波. 太湖流域风土研究与设计的住宅视角:以常熟为例[J]. 建筑遗产,2023,(04):102-113

5.     李翔宁,江嘉玮. “中国建造”展与当代中国建筑师群像图谱[J]. 时代建筑, 2023,(01):40-44

6.     江嘉玮.微地形关怀与界面渗透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J]. 时代建筑, 2023,(01):150-157

7.     江嘉玮.以人性化的基础设施重塑城市地表:阅读百禧公园[J]. 时代建筑, 2022(02):86-93

8.     江嘉玮.柯布西耶的物体美学和白盒子设计技法(1918-1930年)[J]. 时代建筑,2022(01):168-175

9.     江嘉玮.维琴察相遇与转角之爱:反思20世纪形式主义学者对“柯布西耶-帕拉第奥”现象的论述[J]. 建筑史学刊, 2021,2(04):119-132

10.  江嘉玮.西塘市集美术馆:钢木整合式结构设计与家型探索[J]. 时代建筑, 2021(05):76-83

11.  江嘉玮.邬劲旅:建筑作品与人生[J]. 时代建筑, 2021(01):174-181

12.  江嘉玮. 从家乡建筑学到原型开发:回顾王灏的十年实践[J]. 时代建筑, 2020(03):64-69

13.  JiangJiawei, Liu Kenan. Interview with Architect Liu Kenan: Strategies ofIntervention in Rural Construction[J]. Architecture China, 2019 (Winter): 44-59

14.  江嘉玮.包豪斯的手工艺悖论:物体美学与生产方式的契合与背离[J]. 建筑学报, 2019(12):106-111

15.  江嘉玮.在壮美学与整合式结构设计之间:评吉首美术馆[J]. 时代建筑, 2019(06):64-71

16.  江嘉玮. “历史-理论-批评”导向的评论写作——2019《建筑学报》“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综述[J]. 建筑学报, 2019(08):114-117

17.  江嘉玮.“家乡建筑学”实践——对话建筑师王灏[J]. 建筑实践,2019(08):188-197

18.  江嘉玮.现代设计的形式问题: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J]. 理想家, 2019(07): 56-59

19.  Jiang,Jiawei. Book Review: Towards a Critical Pragmatism: ContemporaryArchitecture in China[J]. Architecture China, 2019 (Summer): 152

20.  Jiang,Jiawei. Thoughts on “Building for a New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J]. Architecture China, 2018 (Fall): 30-35

21.  JiangJiawei, Zhu Pei. Towards an “Architectureof Nature”: Interview with Architect Zhu Pei [J]. Architecture China, 2018(Fall): 36-53

22.  江嘉玮.顺沿班纳姆与柯林·罗,重读布扎与现代建筑[J]. 时代建筑, 2018(06): 34-41

23.   江嘉玮. 刍议理论之作为:兼论埃森曼教授访华讲学[J].时代建筑, 2018(03):52-54

24.  江嘉玮.无日不工线描:画家维欧莱-勒-迪克列传[J]. 时代建筑,2017(06):68-73

25.  江嘉玮.吉首美术馆,湖南,中国[J]. 世界建筑,2017(10):87-91

26.  江嘉玮. “邻里单位”概念的演化与新城市主义[J]. 新建筑, 2017(04):17-23

27.  江嘉玮.访谈中的美国现代建筑理论[J]. 建筑学报, 2017(06):119-120

28.  江嘉玮. 从沃尔夫林到埃森曼的形式分析法演变[J].时代建筑, 2017(03):60-69

29.  江嘉玮.夏约院史:法国遗产保护的过去与当下[J]. 时代建筑, 2016(05):156

30.  江嘉玮,陈迪佳. 战后“建筑类型学”的演变及其模糊普遍性[J]. 时代建筑, 2016(03):52-57

31.  江嘉玮,谭峥. 向基础设施学习建构学[J]. 时代建筑, 2016(02):40-45

32.  江嘉玮,李翔宁. 以艺术复苏工业遗产:浅谈深圳双年展的都市复兴效应[J]. 时代建筑, 2014(04):63

 

会议论文(第一作者):

1.     Jiang,Jiawei. Ideas of Baroque Urban Planning: from West Europe to East Asia[A].Conference: Across the Boundary: Baroque Architecture in China, ETH – WernerOechslin Library – Tongji University[C]. Shanghai, China, 2024-10-19至2024-10-20

2.     江嘉玮.图释精确:维奥莱-勒-杜克《11-16世纪法国建筑辞典》研究[A]. 第十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C]. 同济大学, 中国,2023-12-09至2023-12-10

3.     Jiang,Jiawei. Mannerism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in Anthony Blunt and Nikolaus Pevsner[A].Conference: Architecture of Mannerism: Origin and Variations, ETH – WernerOechslin Library – Tongji University[C]. Shanghai, China, 2022-3-12至2022-3-13

4.     Jiang,Jiawei. Le Corbusier’s Discovery of Palladio andReinterpretations by 20th Century Formalists[A]. Conference:Palladio – From His Time to His Influences, Tongji University[C]. Shanghai,China, 2020-11-20至2020-11-21

5.     江嘉玮.建筑师邬劲旅的设计作品初探[A]. 2019年中外建筑史教学研讨会[C].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2019-11-30至2019-12-1

6.     Jiang,Jiawei. From Pictorial Illusion to Three Dimensions: A Study of JosefAlbers’ Mural Paintings in Collaboration with Architect King-Lui Wu [A]. Summer Seminarin the Stiftung Bibliothek Werner Oechslin[C]. Einsiedeln, Switzerland, 2019-8-4至2019-8-8

7.     江嘉玮.论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学》在中国的接纳及转化(1986-2016)[A].中国建筑学会2018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 重庆大学, 中国,2018, 2018-11-3至2018-11-4: pp.841-847

8.     Jiang,Jiawei. Aldo Rossi’s Reference toFerdinand de Saussure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Francesco Milizia’s architetturacivile[A]. “Zivilarchitektur”: The Seventh Conference of ArchitecutralTheory in the Stiftung Bibliothek Werner Oechslin[C]. Einsiedeln, Switzerland, 2018-4-19至2018-4-22

9.     Jiang,Jiawei. Accep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Aldo Rossi’s l’Architettura della città in China (1986-2016)[A]. Conference:Aldo Rossi – Perspective from the Worl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C].Milan, Italy, 2018-6-11至2018-6-13

 

 

期刊论文(非第一作者):

1.     沃纳·奥克斯林, 江嘉玮.专访奥克斯林——论历史学家之天职[J]. 建筑师, 2018(03):16-22

2.    张永和,李翔宁, 江嘉玮.回归造物:建筑学与(手)工艺[J].时代建筑, 2016(03):152-153

3.    张永和,李翔宁, 江嘉玮.论造与绘:“建筑学前沿:(手)工艺”第一年教学试验回顾[J]. 时代建筑,2015(03):138-14

4.    张晓波,江嘉玮. 近十年乡土营建的若干典型案例与社会效应分析[J]. 时代建筑,2015(03):32-35

  

期刊译文:

1.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 江嘉玮译.手法主义建筑[J]. 城市环境设计, 2023,(02):259-269

2.     洛伦特·施塔德尔著, 江嘉玮译.“平面的科学性”:住宅建筑及其相关(1860—1930年)[J]. 建筑师,2021(02):44-53

3.     马里奥·卡尔波著,江嘉玮译. 以数字绘图:近代早期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学与数字学(下)[J].新建筑, 2018(04):132-137

4.     马里奥·卡尔波著,江嘉玮译. 以数字绘图:近代早期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学与数字学(上)[J].新建筑, 2018(04):132-138

5.      彼得·埃森曼著,江嘉玮、钱晨译. 再思理论: 建筑学, 请抵抗![J]. 时代建筑,2018(03): 46-51

6.      凯瑟琳·詹姆斯-查克拉伯蒂著, 江嘉玮译. 作为美术之建筑:论对书写建筑史之影响[J]. 建筑学报,2018(04):78-83

7.      约翰·迪克逊·亨特著, 潘玥、薛天、江嘉玮译. 诗如画,如画与约翰·拉斯金[J]. 时代建筑,2017(06):74-81

8.      王骏阳著, 江嘉玮译. 尤恩·伍重:现代主义与复合工艺[J]. 时代建筑,2017(01):140-145

9.      李翔宁著, 江嘉玮译. 巴拉干自宅与个体生活之建构[J]. 时代建筑,2016(06):152-159

10.   刘晨著, 江嘉玮译. 弗兰切斯科·波洛米尼:石匠与建筑师[J]. 时代建筑,2016(05):142-147

11.   张永和著, 江嘉玮、陈迪佳译. 宾尼菲特、筱原一男、巴瓦与莱弗伦茨:对待工艺的四种态度[J]. 时代建筑,2016(03):154-161

12.   柯卫著, 江嘉玮、张丹译. 结构理性主义及超历史技术对奥古斯特·佩雷与安东尼·高迪的影响[J]. 时代建筑,2015(06):34-39

设计作品

[展览设计]

1. 安徽医科大学新校区医学博物馆展陈及室内设计,2021年12月至2025年12月,设计定稿(土建施工中);

2. “世界遗产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线上展,主办单位:同济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中心,2022年11月,实施;

3. 中国银行旧址博物馆改造及展陈与室内设计,2021年9月至11月,投标(未实施);

4. 《上海乡村传统建筑元素》新书发布暨“上海乡村的底色”展览,主办单位: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2019年12月,实施;

5.  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逐水而居:青年建筑师新作”展位,2019年9月,实施;

6.  2015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工作:助理策展人,2015年9月,实施;

7.  2014年北京三里屯大声展“汽车形象变化”展,2014年9月,实施;

8.  2013年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工作:策展助理及驻场代表,2013年12月,实施;

9.  2012年上海外滩美术馆“样板屋”展览,工作:策展助理,2012年3月,实施。


[上海城市微更新]

1.  上海长宁区安化路211弄体育场地与设施微更新,2021年10月,建成;

2.  上海长宁区长宁支路279弄体育场地与设施微更新,2021年10月,建成;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