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邓丰
浏览量:870   转发量:14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所属专业: 建筑学
  • 邮箱 : 18016@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出站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研究生设计教学主管。

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住宅与住区、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现代住宅类型学、乡村建造、现代木构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主持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种子基金和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国内、国际专利6项,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30余篇。1999年起在国内大型甲级设计院从事多年建筑设计实践工作,目前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定聘建筑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实践项目。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绿色建筑、近零能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生态住宅与住区、现代住宅类型学,现代木构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遗传算法的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2078345,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近零能耗高层住宅关键参数量化设计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项目编号51708411
  3.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三角地区零能耗住宅设计的技术选择与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15M571598
  4. 主持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种子基金
  5. 主持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6. 参与中国科学技术部, 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 2016YFC0700200, 南方地区城镇居住建筑绿色设计新方法与技术协同优化
  7.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热景观营造与建筑公共空间节能设计方法,项目编号52078341
  8.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夏热冬冷地区农宅通风蓄热式表皮耦合自然能源的热调节特性研究,项目编号51608370
  9.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节约型居住的软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50678120


研究成果

著作:

  • 李振宇、等著,《共享建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 邓丰,《形式追随生态——当代生态住宅表皮设计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 李振宇、邓丰、刘智伟,《柏林住宅——从IBA到新世纪》,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代表性论文:

  1. 袁唐鹏赟,邓丰*,以近零能耗为导向的高层住宅光伏利用研究与发展综述,第十五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论文集,2024.04, 254-258
  2. 杨益鸣,邓丰*,中国零能耗建筑领域的发展轨迹与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定量分析与综合评述,住宅科技,2024.05,06-12
  3. 邓丰,成立,李振宇*,共享理念下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设计策略——以“上海之鱼”移动驿站为例,华中建筑,2023/06,46-50
  4. 李振宇、成立、邓丰*,奉贤新城“上海之鱼”移动驿站,建筑实践,2022/11,62-71
  5. Wu, Huilai, Deng, Feng*, Tan, Hongwei, Research on parametric design method of solar photovoltaic utilization potential of nearly zero-energy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68卷, 2022. 09.25
  6. Feng Deng*, Congyinning Li, Sharing Box——a Design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Urban Public Space under the Concept of Sharing, the 19th Asian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CA 19), Shanghai, 2021
  7. 邓丰,以近零能耗为导向的上海地区不同住宅类型的能耗及光伏替代率研究,建筑科学,2021(04)
  8. 邓丰,柔索张拉钢木可展结构仿生亭乡村建造实践研究,城市建筑,2021(04)
  9. 邓丰,低技术非线性数字化设计乡村建造实践,城市建筑,2020(10)
  10. 羊烨、邓丰、钟静,共享交通对绿色建筑的可达性评价影响机制研究,住宅科技,2020(02)
  11. 邓丰,上海地区近零能耗高层住宅光伏替代率研究, 住宅科技,2019,(11):43 -47.
  12. 朱凯,邓丰*,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设计的隐性成本分析,住宅科技,2018,(03):48 ~ 52
  13. Feng Deng ,Bolssom-a flexible cable tension/traction opening and closing space steel-wood composite bionic structure pavilion, has been accepted for presentation in the Changes and Emergencies - Design Work 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 (UIA), the Brazi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IAB), the 27th World Congress of Architects UIA 2020 RIO,and the UIA 2020 Rio Scientific and Executive Committee. 2020.07.19-23
  14. Feng Deng, Guo an,Design activates the villages:Micro-interven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es in rural area, has been accepted for presentation in the Changes and Emergencies - Paper 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 (UIA), the Brazi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IAB), the 27th World Congress of Architects UIA 2020 RIO,and the UIA 2020 Rio Scientific and Executive Committee. 2020.07.19-23
  15. 邓丰,朱凯,上海高层住宅被动式超低能耗设计策略研究,住宅科技,2018,(02):40 ~ 45
  16. Feng Deng , Hongwei Tan, Zhi Zhuang, Yilin Li, the Feasibility Study and Technology Selection of the Nearly Zero-energy Housing Desig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SAIA, Miyagi, Japan, 2016/09/20 ~ 09/23: 1425 ~ 1430
  17. Feng Deng , Hongwei Tan, The Technology Roadmap Research of Nearly Zero-Energy Housing Design: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Passive and Low Energy Architecture, PLEA 2016, Los Angeles, USA, 2016/07/11 ~ 07/13
  18. 邓丰,谭洪卫,零能耗住宅设计的技术路线研究——以同济大学三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作品为例,城市建筑,2015,(31):44 ~ 47
  19. 邓丰,材料在住宅表皮中的运用趋势,城市建筑,2011,(05):29 ~ 31
  20. 邓丰,欧洲生态住宅的气候适应性,室内设计,2010,(02):19 ~ 31
  21. 李振宇,邓丰*,欧洲生态节能住宅表皮设计研究﹒建筑学报,2010(01):56 ~ 59
  22. 邓丰,欧洲生态住宅的造型艺术,城市建筑,2010,(01):18 ~ 21
  23. 邓丰,欧洲城市住宅的个性化设计探索,室内设计,2009,(4):17 ~ 21
  24. 邓丰,王芳,李振宇,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之都,时代建筑,2004,(3):74 ~ 79
  25. 李振宇,邓丰*,形式追随生态——建筑真善美的新境界,建筑学报,2011,(10):95-99。
  26. 李振宇,邓丰*,评《环境建筑的前沿——日建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时代建筑,2009(05):170
  27. 李振宇,邓丰*,规划"塑造未来"的三大任务——2008非洲规划大会(Planning Africa 2008)的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8,(6):46-50。
  28. 李振宇,邓丰*,"内城作为居住场所"的基本原则--IBA对中心城区新建住宅规划的实践和对上海的启示,国外城市规划,2005,20(1):65-69。
  29. 李振宇,邓丰*,柏林,住宅设计之窗,世界建筑,2004,(1):78-84。
  30. 李振宇,刘银,邓丰,长江三角洲地区节约型居住软技术体系研究导论,时代建筑,2008,(2):35-37
  31. 李振宇,邓丰,从包豪斯到零豪斯——德国建筑创新的三次浪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31。同时收录于:裴钢、江波等主编﹒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 978-7-5097-9218-6, 2016年10月:21-27
  32. 胡一东,谭洪卫,邓丰,上海地区住宅建筑布局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分析,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03)
  33. 吴会来,谭洪卫,邓丰,基于实测数据的夏热冬冷地区低密度住宅近零能耗技术实践研究,建筑科学, 2019(06):1-8+17
  34. 吴会来,谭洪卫,邓丰,基于遗传算法的低密度住宅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住宅科技,2021(08)


获奖情况

  • 指导2018第三届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三等奖,趣村乡戏, 万安县人民政府, CBC, 2018
  • 指导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二等奖, 绽放——柔索张拉开合式景观亭, 泗阳县人民政府,UIA(国际建筑师协会), CB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优秀勘察设计, 优秀建筑工程设计, 三等奖,青岛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 指导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荣获特等奖,“情系乡土,济行天下——设计激活乡村”支建系列实践,指导老师;
  • 在“同行万里路,勇做追梦人”同济大学2019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 全筑杯·首届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荣获“最佳指导老师”;
  • 2017-2019年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 “2020‘广联达之星’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最佳指导老师
  • 指导学生参加2021“同济-西岸建造节”暑期建造社会实践活动,该项目入选文化部中国设计大展;
  • 2021韩国龙奖励金二等奖
  • 2020-2021年度同济大学优秀班主任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