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田军,博士,1974年8月生。籍贯湖北省汉川市。现任国际地层委员会新近纪分委会委员暨投票成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间冰期分委会副主任,曾任中国大洋发现计划办公室主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科学评估委员会委员。
199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汪品先院士。自2002年12月起,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9年12月被聘为教授。2006年8月至2008年2月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在不来梅大学海洋环境研究所进行访学研究。
获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973”计划先进个人、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荣获第五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荣获2019年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通讯地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平路1239号,上海
E-mail : tianjun@tongji.edu.cn
电话: +86 21 65980356
传真: +86 21 65988808
学习经历
B.A. (1992-1996), 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M.S.(1996-1999), 地层古生物,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Ph.D (1999-2002), 海洋地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访问学生 (28/2/2002 – 31/03/2002),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d’Astronomie et de Géophysique G. Lemaître Chemin du Cyclotron 2, University of Louvain-la-Neuve, Belgium.
访问学者 (1/11/2003 – 26/12/2003), Institute for Geosciences, Olshausenstr, Kiel University, Germany.
亚历山大.冯.洪堡学者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ship) (06/08/2006-02/27/2008), MARUM-Research Centre Ocean Margins, Bremen University, Germany.
教 授, 2009年12月至今,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05年6月-2009年11月,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讲 师, 2003年4月-2005年5月,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团队目前围绕印太暖池区及太平洋海盆,利用包括大洋钻探在内的各种岩芯物性、元素、同位素及各种生物标志物等替代性指标,结合地球系统模式和箱式模式,开展构造和轨道尺度上的古海洋、古环境研究,侧重新生代关键气候态转型期的洋流和季风重建,从高低纬过程的相互作用出发,对阐述地表气候地球轨道驱动的米兰科维奇理论和经典的大洋传送带热盐环流模式进行再思考。
团队目前有教授3名,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十数人。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探索晚新生代太平洋中深层经向翻转流与气候演变冰期旋回的关系”,2021.1-2025.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晚中新世大洋碳位移事件的成因机制及其古环境效应”,2018.1-2021.12;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古海洋学””晚新近纪南海和太平洋碳酸盐补偿深度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2016.1-2020.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南海深部计划”重点项目-“晚第三纪重大冰盖生长期南海深部洋流变迁”,2012.1-2015.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蒙特利碳位移”末期太平洋中深层水团重组”,2010-1-2012.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氧同位素5期以来热带西非季风气候的高分辨率海洋记录”,2008.1-2010.12;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极冰盖形成期南沙表层海水对地球轨道周期变化的响应”,2005.1-2007.12;
8、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地球轨道驱动的半岁差周期及其在南沙海区的响应”,2004.1-2004.12;
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中新世太平洋中、深层水团变化与全球变冷”,2009-1-2011.12;
10、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70,000年以来千年尺度上的东亚季风演化–来自南沙的气候记录”,2006.1-2010.12;
11、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氧同位素5期东亚季风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的对比研究”,2006.9-2008.9;
12、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项目-“末次冰期旋回中西非气候变化的海陆响应”,2010.3-2012.3;
13、第十一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晚更新世热带西大西洋千年尺度的季风气候”,2008.1-2010.12;
14、上海市曙光人才项目-“千年尺度上热带季风系统与高纬过程的相位”,2012.1-2015.1。
15、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项目-“新近纪轨道尺度上开放太平洋和边缘海上层海水结构变化的异同点极其气候意义”,2014/01-2016/12.
16、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新近纪南海碳酸盐补偿深度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2016/05-2019/04.
17、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资助项目-“晚新生代太平洋古海洋学”。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探索晚新生代太平洋中深层经向翻转流与气候演变冰期旋回的关系”,2021.1-2025.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晚中新世大洋碳位移事件的成因机制及其古环境效应”,2018.1-2021.12;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古海洋学””晚新近纪南海和太平洋碳酸盐补偿深度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2016.1-2020.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南海深部计划”重点项目-“晚第三纪重大冰盖生长期南海深部洋流变迁”,2012.1-2015.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蒙特利碳位移”末期太平洋中深层水团重组”,2010-1-2012.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氧同位素5期以来热带西非季风气候的高分辨率海洋记录”,2008.1-2010.12;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极冰盖形成期南沙表层海水对地球轨道周期变化的响应”,2005.1-2007.12;
8、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地球轨道驱动的半岁差周期及其在南沙海区的响应”,2004.1-2004.12;
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中新世太平洋中、深层水团变化与全球变冷”,2009-1-2011.12;
10、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70,000年以来千年尺度上的东亚季风演化–来自南沙的气候记录”,2006.1-2010.12;
11、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氧同位素5期东亚季风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的对比研究”,2006.9-2008.9;
12、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项目-“末次冰期旋回中西非气候变化的海陆响应”,2010.3-2012.3;
13、第十一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晚更新世热带西大西洋千年尺度的季风气候”,2008.1-2010.12;
14、上海市曙光人才项目-“千年尺度上热带季风系统与高纬过程的相位”,2012.1-2015.1。
15、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项目-“新近纪轨道尺度上开放太平洋和边缘海上层海水结构变化的异同点极其气候意义”,2014/01-2016/12.
16、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新近纪南海碳酸盐补偿深度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2016/05-2019/04.
17、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资助项目-“晚新生代太平洋古海洋学”。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