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99年在西南交通大学铁道车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同年保送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获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取得博士学位,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曾在工业界工作近三年。先后获得过美国通用电气“爱迪生”创新杯,“3M”创意奖等。
2008 年4月开始任职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主要从事列车制动与安全、智能诊断与维护、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博导、副教授。2016年3月担任副院长职务,分管科研、实验室与基地建设。2016年11月以国家公派学者身份访问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机械系能量回收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2017年12月担任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
现任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多网多模式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69/SC2专家、中国铁道学会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铁道分会理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编委,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领域指南编写专家,《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英文版青年编辑,世界交通大会(WTC)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联合主席,VSD、ImcE、Energy等多个期刊等审稿。
长期从事轨道车辆与制动安全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全程参与了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高寒动车组、标准动车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研制、CR450创新工程等;参与了城轨制动国产化研制、在途故障监测预警系统研制、标准化地铁研究、虚拟轨道列车制动样机研制等。
【20项代表性纵向项目】
[1] 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2024YFB4300115-02,轮轨黏着智能监测预测及信号联动安全防护技术研究,2024-12至2027-11
[2]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揭榜挂帅),K2024J005-A(JB),CR450动车组样车研制,2024-12至2026-12
[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课题,N2024J012,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CR450动车组制动盘温升快速预测研究,2024/11/01-2025/12/31
[4]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4RC4021,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计划),2024/7/1至2027/7/1
[5]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任务,2023YFB4301605-04,氢能驱动时速250km级高速列车关键技术-氢能驱动时速250km级高速列车系统集成、研制及试验验证-氢能驱动高速列车高效能制动技术研究,2023-12至2026-11
[6]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系统性重大课题子课题,K2023J005,CR450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方案研究,2023-7至2024-12
[7]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系统性重大项目子课题,P2023J040-4,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新技术研究(课题4:高速列车正交励磁制动与黏着力扩增技术),2023-7至2025-6
[8] 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QZKFKT2023-001,长大重载组合列车“制动-钩缓”耦合机制与控制方法研究,2023-05至2025-05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273258,时变工况下在役动车组制动系统显性隐性故障机理与自主预控,2023-01至2026-12
[10]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课题,N2022J019,基于PHM的在役动车组制动系统性能演变规律研究,2022/11/30-2024/06/30
[11]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专项,2021YFB3703805-03,碳陶制动盘摩擦副力传递、热传递链分析与安全评估,2021/12-2024/11
[12]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0142202500,基于“实测+虚拟”的城轨列车动态安全参数测试验证技术与仪器研制,2020/10/01-2022/09/30
[1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大项目,P2019J023-6,时速400公里动车组制动技术研究—线路模拟运行条件下的动态用风仿真,2019/12-2022/12
[14]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201603-13,虚拟轨道车辆制动分布式控制技术与样机研制,2018/05-2021/01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5386,极端冰雪条件下高寒动车组制动盘异常磨损的诱发机理与主动预防,2018/01-2021/12
[16]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TPL1706,冰雪环境下高寒动车组制动盘异常磨损机理研究,2017-01至2019-12
[1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ZR1438700,高寒动车组跨区域运行冰雪导致制动盘异常磨损的诱发机理与主动预防,2016/07-2019/06
[1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任务,2015BAG19B01-05,城轨列车典型子系统服役效能安全影响分析研究,2015/05-2017/12
[19]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任务,2015BAG19B02-03,城轨列车制动系统互操作检测关键技术研究,2015/04-2017/12
[20]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子课题,2011AA110503-3,制动系鲁棒检测、滤波和网络化在途故障诊断系统的研制,2012/01-2014/12
【20项代表性横向项目】
[1]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CGSQ-241024-0028,基于长大坡道高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多种制动方式匹配性方案论证,2025-01至2025-12
[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技术服务项目,24JLZC274,双碳背景下高速列车技术需求与制动系统容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24-01-01至2024-12-31
[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托开发项目,SF/JS-华字-2024-185,列车制动供风系统状态感知与监测拓扑优化研究,2024-1至2024-12
[4]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SF/JS-华字-2024-027,面向热本体与热影响安全的碳陶摩擦副故障行为模拟仿真,2024-1至2024-12
[5]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202350KG0127,摩擦副匹配技术研究,2023/08-2024/12/31
[6] 苏州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科研项目,SZGY(02)WT200000019,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电客车空转滑行问题研究,2023-07-01至2024-09-30
[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SF/JS-徐字-2023-052,动车组用风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I期)-动车组用风系统数字化模型,2023-4-1至2025-6-30
[8]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23ZHWF0153,制动盘泵风及对流换热系数仿真,2023/4-2023/12/31
[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202350KG0009,新能源数字无轨电车公路交通制动技术集成和开发,2022/08-2023/12/31
[1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SF/JS-徐字-2023-052,动车组用风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I期)-动车组用风系统数字化模型,2023-03至2025-06
[11]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9600010660,基于既有高铁线路运用边界的时速400公里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项目半密闭空间高速制动盘热散逸影响分析,2022/06-2023/12/31
[1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13122430000451,闸瓦闸片互换性研究,2022/07/17-2023/4/30
[13] 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JSZX2019007-Y18,列车线性涡流制动轨道温升研究,2021/10/30-2022/10/30
[14]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技术Z2021-0006,踏面清扫控制系统,2019/01/01-2021/05/31
[15]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KH028601639,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制动系统数字化仿真平台开发,2018/06-2019/12
[16]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8602390004,地铁轨道垂向振动发电装置的线路试验与性能分析,2017/10-2018/09
[17]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KH0286020170979/kh0286020190979,现代无轨电车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公路交通制动技术集成研究,2017/05-2018/12
[18]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201950465063,制动系统计算分析平台建设,2017/04-2019/10
[19]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063194801020,制动系统安全感知与预警技术研究,2017/01-2019/10
[20] 上海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委托项目,28602530346,轨道车辆运控试验研究,2015/06/15-2016/06/15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先后主持纵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863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交流科研项目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仪器专项基金项目1项、国铁集团重点项目5项等。
先后主持承担中国中车、地铁公司等多项高速、城轨制动技术开发与智能运维科研项目共计50余项。
学术上,在制动控制理论、摩擦副界面行为、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等方面成果突出,从机电气液一体化角度,阐释了制动非线性力控、摩擦副热控以及制动系统智能运维之间的科学内涵,发展了列车制动安全域与控制理论。
主要贡献:建立了基于时变非线性与安全域边界的列车制动自主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力-热”闭环传递链全息仿真的制动摩擦副界面分析与正向设计方法,发展了基于数模联动与三层架构思路的制动系统故障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体系,研制了国内首套风阻制动系统与适于ECP制动系统的自供电装置样机。研究成果支撑了我国多个车型动车组制动技术提升与新技术开发,研制的风阻制动在更高速试验列车完成装车;成果用于上海1号线、广州2、8号线、首套全轮驱虚拟轨道列车研制等。
发表SCI等论文100+篇,授权发明20+项、软著12项,合著著作一部。
曾先后荣获上海市育才奖、“茅以升”铁道科技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质量监督总局科技三等奖等。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