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杨超
浏览量:717   转发量:1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交通学院
  • 所属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 城市交通
  • 邮箱 : tongjiyc@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94年同济大学交通工程本科毕业。1999年同济大学市政工程博士毕业。1999年至2002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员。2002年至2004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博士后。2005年至今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2019年起任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院长。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运输类专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常务理事。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交通大数据与AI技术,交通规划与管理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杨超教授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网络模型,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和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2名,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18名。近年来,课题组成员团结攻关,求实创新,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已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方向明确、学术气氛浓厚、组织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项目情况

主持“城市常规公交用户流失机理分析及对策评估”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的评估技术与通用软件”(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评估技术与系统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交通仿真共享应用平台”等重大科研项目。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交通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城市常规公交用户流失机理分析及对策评估”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的评估技术与通用软件”(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评估技术与系统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交通仿真共享应用平台”等重大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主编及参编包括“Transportation Analytics in the Era of Big Data”,《特殊需求下区域交通协同管控理论与技术》,《城市交通与法治》,《综合交通运输学》等多本专著和教材。发表期刊及会议论文两百多篇,SCI收录70余篇。申请及获得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教育部新世纪及上海市启明星等人才称号。研究成果获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