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长期从事智能机械与机器人、光电跟踪及视觉感知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组围绕光电跟踪和视觉感知的科学前沿和技术难题,提出了级联棱镜高精度光学跟踪新理论,发展了以级联棱镜光学跟踪为特色的智能装备光学感知新体制,构成了从原理探索、数理建模、性能优化直至系统研制并拓展应用的完整学术体系,引领了级联棱镜在重要科学工程和装备研制中的创新应用。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等,主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中国烟草集团公司等委托的重大装备研制项目,研发装备和开发软件多台套。在OSA/IEEE/AIP等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和手册4部,包括在Springer Nature出版了棱镜扫描领域的首部科学专著,论著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和积极评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二完成人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论文被30余国家同行引用和积极评价,包括20余位Fellow。受邀在华为全球科技峰会等重要会议作大会报告、专题主席等20余次。任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常务理事、中科院客座教授、斯图加特大学客座教授、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等专委会委员等。已指导毕业硕博士研究生19人,其中10人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3人荣获“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生就业于上汽、华为、宝钢、中车等企业。
已经形成了以候选人为团队带头人,包括1位教授、2位副教授、2位助理教授为学术骨干、10余位硕博士生为新生力量的创新团队。近 5 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 30 余项,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团队指导毕业研究生 21人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25 人次获国家奖学金;指导学生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上海市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等 10 余项。
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和上海市军民结合专项1项;主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汽集团技术中心等委托重点项目6项。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和上海市军民结合专项1项;主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汽集团技术中心等委托重点项目6项。
提出了光束调控新理论,攻克了光学闭环测量与稳定跟瞄技术,在光测量、光成像、光通信领域应用成效显著;研发了光学跟瞄动态检测平台,满足了光跟瞄、光测量等国家重点任务精密光束检测的迫切需求;研制了双棱镜激光跟瞄装置,创建了高精度和高稳定的星载/机载激光跟瞄方法;研制了多模态场景视轴调控跟踪装置,解决了大范围、高动态、多维度视觉跟踪技术难题。
近五年,为委托单等研制装置9套、开发软件6套、形成产品1套,授权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45件,在Optics Letters、Pattern Recogintion、Precsion Engineering、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等领域主流期刊发表论文35篇(亮点论文2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和手册1部,中文专著入选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项目,英文专著在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