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唐和生
浏览量:649   转发量: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土木工程
  • 邮箱 : thstj@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021-65982390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要从事科学智能、人工智能与土木工程交叉前沿研究,包含物理启发深度学习、深度迁移学习、数据驱动复杂动力系统建模与识别与控制、基础设施健康监测与智能化等方向。在国际一流SCI期刊(如Ocean Engineering,Structural HealthMonitoring,Struct Control Health Monit,Smart Structures andSystems,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和国内核心期刊(如工程力学、振动与冲击)等各类重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学科交叉、前沿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科学智能计算,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建模、识别与控制,基础设施智能健康监测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阻尼增效的高性能惯容系统及其结构振动控制研究(2021YFE0112200),  2021.10-2024.09

[2]同济大学前沿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融合的智能流体力学(2022-3-YB-07),2022.06-2024.05

[3]上海市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首批示范项目:基于机器学习和数字孪生驱动的海洋细长柔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YB-17-202135),2021.08-2022.07

[4]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资助项目:消能减震结构时变混合可靠性分析方法及优化设计研究(SLDRCE19-B-02),2019.6-2022.7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化建筑隔震及消能减震关键技术-子课题“工业化建筑钢结构自立式消能减震墙体系”(2017YFC0703607),2017.7 -2020.12

[6]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桥构造细节随机疲劳损伤多尺度演化及预测研究(17ZR1431900),2017.5-2020.4

[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化建筑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子课题“装配式结构整体性检测评价技术”(2016YFC0701804-02),2016.7 -2020.6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自适应粒子滤波的非线性非高斯桥梁损伤识别与评估研究(51578140),2016.01-2019.12

[9]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资助项目:磁浮道岔梁振动疲劳寿命预测不确定性研究(SLDRCE2014) 2014-2017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证据理论和Info-Gap决策的结构可靠性稳健设计优化,2012.1-2015.12

[11] 光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金项目:结构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与高性能计算方法的研究,2010.6 -2013.6

[12] 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资助项目:基于证据理论的结构可靠性稳健设计优化研究,2011.1-2013.12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群集智能的复杂结构系统分散化识别方法研究,2008.1-2010.12

[14] 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对大型结构进行状态评估的序贯蒙特卡洛贝叶斯统计推理模型研究,2006.10-2008.9

[15]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科研项目:“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研究”,2008.9-2009.12

[16]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科研项目:“地铁列车运行引起振动、噪声赔偿机制研究”,2009.5-2010.6


研究成果

1. Yajuan Xie,Hesheng Tang, Deepgated recurrent unit networks for time-domain long-term fatigue analysis ofmooring lines considering wave directionality. Ocean Engineering,2023.

2. Tang, Hesheng, Liao, Yangyang,et al. A transfer learning-physics informed neural network (TL-PINN) forvortex-induced vibration.Ocean Engineering,2022,266.

3. Liao, Yangyang, Tang, Hesheng,et al. Response Prediction for Linear and Nonlinear Structures Based onData-Driven Deep Learning.Applied Sciences-BASEL,2023,13(10).

4. Tang H, Xie Y. Deep transferlearning for connection defect identification in prefabricated structures.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2023;22(3):2128-2146.doi:10.1177/14759217221119537.

5. Tang H, Xie Y, Zhao T and Xue S.Identification of Grout Sleeve Joint Defect in Prefabricated Structures UsingDeep Learning. Front. Mater. 7:298. doi: 10.3389/fmats.2020.00298

6. Li D, Tang H, Xue S. Robustdesign of tuned mass damper with hybrid uncertainty. Struct Control Health Monit. 2021; 28(10):e2803.


人工智能驱动的学科交叉研究

AI4Science is a core group of faculty in DDMS focusedon the intersection of AI+SCIENCE. Our mission is to leverage scientific insightto develop new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and to develop and leverage new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to advance science.

https://vibcon.tongji.edu.cn/Web/Content?w=191&p=106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