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郑永来,男,博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防护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会员,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中国小组成员。曾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2011)、路易斯安那州立理工大学(2011)和香港大学(2005)做访问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系第一任系主任(2006-2010)。长期从事结构耐久性,结构损伤评估与结构健康监测、防护工程、岩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173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军工类项目8项;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SCI&EI等论文等160余篇,发表专著7部,获省部级奖10项。
联系电话:18017192307
研究方向:港工结构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海洋岩土工程、海域环境下结构耐久性、地下结构抗震、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加固
主讲课程:研究生课程:近海结构耐久性、港工结构抗震(核心专业课)、港口工程学(核心专业课)、海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前沿
本科生课程:港口水工建筑物(核心专业课)、港口规划与布置(核心专业课)
团队领头人:郑永来 教授、博导,校级人才计划(同济土木试点学院教授)
团队成员: 谢立全 研究员
程素斌 博士、讲师
在读博士研究生(郑老师指导):张汝学、潘坦博、肖飞(在职)、许旭兵、侯晨煜、林伟(在职)、季一帆、贺晓庆、蓝鑫
在读硕士研究生(郑老师指导):厐绍正、崔坤、周臻臻、管凯伟(在职)、张政勰、刘安妮、徐雨林
自1998 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或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173项目2项,国家军工课题6项,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横向课题30余项。近3年负责的科研项目累计经费一千万多万元。
代表性项目包括:
一.纵向课题:
1. XX结构毁伤及评估方法研究, 国家173项目,2022-2026;
2. 混凝土重力坝安全智能监测及健康诊断关键技术研究,海南省水电集团,项目负责人,2024-2026。
3. XX码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军工类项目, 2021-2024;
4. 典型岩石多场耦合性质试验研究, 173项目,2022-2024;
5. 大型舾装码头及港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建集团,2022-2024。
6. 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岩石强度的中主应力效应机理及模型研究, 2020-2022;
7. 软土地铁区间隧道接缝的开裂机理与防治对策,国家人防办,2001.1—2003.12;
8. 深基坑稳定性的各向异性渗流耦合分析与动态监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1;
9. 上海市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的地震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上海市建设技术发展基金会,1998—1999;
10. 中央商务功能区(CBD)地下综合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4-2006;
11. 上海市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上海市建设技术发展基金会,1999.10—2002.9;
12. 混凝土材料动力特性研究 (208-01-03-17(5)) 8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题,1995-1997;
13. 苏鲁交界重点监视区中强震前中短过渡的地震学指标研究 ,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科委,1994;
14.上海市地铁抗震设计指南研究, 2003-2004;
15. 动荷载作用下粘钢加固构件与接头的机理、性能和应用研究 ,国家人防办,2005.1—2006.12;
16. 爆炸动荷载下软土地铁区间隧道的管片结构与接头构造的承载能力与对策 ,国家人防办,2004.1—2005.12;
17.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穿黄工程北岸竖井内弯管结构三维抗震计算分析 ,长江水利委员会, 2004;
18. 核爆条件下越江隧道破坏效应的研究,上海市民防办公室,2007-2009;
19. 北部湾钦州海洋管理基地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8-2009;
20. 强震作用下砂土液化引发地下结构动力灾变过程的精细化研究(批准号(90815008)),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2009-2011;
21. 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开挖和支护数值模拟研究,国家人防办,2008—2011.
22.大型地下人防工程抗震模型试验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军工项目, 2012-2014;
23.人防工程结构耐久性研究,军工项目, 2014-2016;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基于侧振减阻的吸力式基础沉贯纠偏机制与试验研究, 2015 -2018;
25.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港口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技术, 1998-2020;
26. 上海市标准办,上海地铁抗震设计规范(第二版,修编),1999-2020;
二.横向课题(代表性):
1. 闸北电厂码头鉴定与加固方案研究 (2006-2007,上海电力公司); 2. 水下近距离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监测研究 (2001-2002,上海市隧道公司); 3.上海合流污水2期3.1标顶管工作井现场监测研究(1995-1996,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 4.软基路堤施工稳定性监测分析研究(2000-2001,安徽省交通厅); 5.闸北电厂乙站排水沟加固详勘及方案可行性研究(2004-2005,上海电力公司); 6.玉环电厂粉煤灰填筑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2004-2005,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7. 漕泾电厂取排水隧道地震液化及防治对策研究,(2007-2008,上海电力公司);
8.钦州海洋管理基地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2006~2007,国家海洋局);
9. 《上海港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研究》编著,2014~2015,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10. 浦东机场泵闸及交通桥检测与评定,2015~2016,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11. 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现有取排水隧道持续使用的可行性研究,(2016-2017,上海电力公司);
12. 上海港码头结构安全耐久性技术研究,2016~2017,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13. 芜湖 LNG 项目陆域地基强夯对大堤影响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安徽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2021-2023。
14. 宜东码头结构耐久性研究,上海港集团有限公司,2021-2023。
15. 上港滨江城多曲面大型空中连廊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中建港航局,2021-2024。
16. 盐通高铁东台站南侧基坑不降水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21-2024。
… … 等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自1998 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或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173项目2项,国家军工课题6项,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横向课题30余项。近3年累计科研项目经费一千万多万元。
代表性项目:
一.纵向课题:
1. XX结构毁伤及评估方法研究, 国家173项目,2022-2026;
2. 混凝土重力坝安全智能监测及健康诊断关键技术研究,海南省水电集团,项目负责人,2024-2026。
3. XX码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军工类项目, 2021-2024;
4. 典型岩石多场耦合性质试验研究, 173项目,2022-2024;
5. 大型舾装码头及港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建集团,2022-2024。
6. 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岩石强度的中主应力效应机理及模型研究, 2020-2022;
7. 软土地铁区间隧道接缝的开裂机理与防治对策,国家人防办,2001.1—2003.12;8. 深基坑稳定性的各向异性渗流耦合分析与动态监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1;9. 上海市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的地震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上海市建设技术发展基金会,1998—1999;10. 中央商务功能区(CBD)地下综合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4-2006;11. 上海市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上海市建设技术发展基金会,1999.10—2002.9;12. 混凝土材料动力特性研究 (208-01-03-17(5)) 8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题,1995-1997;13. 苏鲁交界重点监视区中强震前中短过渡的地震学指标研究 ,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科委,1994;14.上海市地铁抗震设计指南研究, 2003-2004;15. 动荷载作用下粘钢加固构件与接头的机理、性能和应用研究 ,国家人防办,2005.1—2006.12;16. 爆炸动荷载下软土地铁区间隧道的管片结构与接头构造的承载能力与对策 ,国家人防办,2004.1—2005.12;17.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穿黄工程北岸竖井内弯管结构三维抗震计算分析 ,长江水利委员会, 2004;
18. 核爆条件下越江隧道破坏效应的研究,上海市民防办公室,2007-2009;
19. 北部湾钦州海洋管理基地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8-2009;
20. 强震作用下砂土液化引发地下结构动力灾变过程的精细化研究(批准号(90815008)),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2009-2011;
21. 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开挖和支护数值模拟研究,国家人防办,2008—2011.
22.大型地下人防工程抗震模型试验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军工项目, 2012-2014;
23.人防工程结构耐久性研究,军工项目, 2014-2016;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基于侧振减阻的吸力式基础沉贯纠偏机制与试验研究, 2015-2018;
25.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港口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技术, 1998-2020;
26. 上海市标准办,上海地铁抗震设计规范(第二版,修编),1999-2020;
二.横向课题(代表性):
1. 闸北电厂码头鉴定与加固方案研究 (2006-2007,上海电力公司);2. 水下近距离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监测研究 (2001-2002,上海市隧道公司);3.上海合流污水2期3.1标顶管工作井现场监测研究(1995-1996,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4.软基路堤施工稳定性监测分析研究(2000-2001,安徽省交通厅);5.闸北电厂乙站排水沟加固详勘及方案可行性研究(2004-2005,上海电力公司);6.玉环电厂粉煤灰填筑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2004-2005,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7. 漕泾电厂取排水隧道地震液化及防治对策研究,(2007-2008,上海电力公司);
8.钦州海洋管理基地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2006~2007,国家海洋局);
9. 《上海港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研究》编著,2014~2015,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10. 浦东机场泵闸及交通桥检测与评定,2015~2016,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11. 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现有取排水隧道持续使用的可行性研究,(2016-2017,上海电力公司);
12. 上海港码头结构安全耐久性技术研究,2016~2017,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13. 芜湖 LNG 项目陆域地基强夯对大堤影响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安徽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2021-2023。
14. 宜东码头结构耐久性研究,上海港集团有限公司,2021-2023。
15. 上港滨江城多曲面大型空中连廊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中建港航局,2021-2024。
16. 盐通高铁东台站南侧基坑不降水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21-2024。
… … 等
一. 发表论文
近年来,在Sci、EI或ISTP检索的中英文核心期刊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报告200余篇(个),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SCI&EI等论文等160余篇,累计被引用近4000余次(截止2023年6月)。 代表性论文包括:
1. Yonglai Zheng, Fei Xiao, Ruxue Zhang, Tanbo Pan, Xin Lan, Xubing Xuand Chenyu Ho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DamageIdentification of High-Pile Wharf Framed Bents under Horizontal Impact Loads[J].Sensors,2024,24(2): (SCI检索,Q2,影响因子:4.1)
2. YonglaiZheng, Xin Lan,Tanbo Pan, Dingding Cui, Guangxin Li,Longyin Shen and Xubing Xu. Field Testing and NumericalSimul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nch Isolation for Reducing Vibration Dueto Dynamic Compaction[J]. Applied Sciences-Basel.2023(13) 17.(SCI检索,Q3,影响因子:2.7)
3. Tanbo Pan, Yonglai Zheng,Yubao Zhou ,Wenbin Luo, Xubing Xu, Chenyu Hou and Yujue Zhou. Damage pattern recognition forcorroded beams strengthened by CFRP anchorage system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techniqu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3(24) 406. (SCI检索,Q1, 影响因子:7.4)
4. Yonglai Zheng and Ruxue Zhang. Experimental studyon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 and assessment of transverse bent frame ofhigh-piled wharf under impact load[J]. Developments in the BuiltEnvironment.2023(14). (SCI检索,Q2, 影响因子:8.2)
5. YonglaiZheng, Yuan Wen, Tanbo Pan, Yongchen Liu, Yujue Zhou, Ruizhi Liand Yubao Zhou.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evaluation of corroded beams under four-point bending tests based on acousticemission techniques[J]. Measurement.2022(202). (SCI检索,Q2, 影响因子:5.6)
6. Yujue Zhou, YonglaiZheng, Yongcheng Liu, Tanbo Pan and Yubao Zhou. Ahybrid methodology for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uniting FEM and 1D-CNNs:Demonstration on typical high-pile wharf[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Processing.2022(168). (SCI检索,Q1,影响因子:8.4)
7. Tanbo Pan, YonglaiZheng, Yujue Zhou,Yongcheng Liu, Kunlong Yu and Yubao Zhou. Coupled effects of corrosion damage and sustained loading on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anchorage system[J].Composite Structures.2022(289).(SCI检索,Q2,影响因子:6.3)
8. Yifan Ji, Liquan Xie, Jianzhuang Xiao, YonglaiZheng, Shili Ma and Tanbo Pan. 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cemented backfill withvariou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recycled aggregat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4(417) 135269. (SCI检索,Q1, 影响因子:7.4);
9. Yonglai Zheng ,YujueZhou and Yubao Zhou,Localized corrosion induced damage monitoringof large-scale RC piles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in the marine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243(2020), https://doi.org/10.1016/j.conbuildmat.2020.118270, (SCI检索,Q1 分区) ;
10. YonglaiZheng ,YujueZhou and Yubao Zhou,Cracking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anchorage system under cyclic and monotonicloa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7 (2020);https://doi.org/10.1016/j.engstruct.2020.110222,(SCI检索,Q1分区);
11. Yubao Zhou,YujueZhou and Yonglai Zheng, Simulation of flow aroundrigid vegetation stems with a fast method of high accuracy, Journal of Fluidsand Structures,2016.5,(SCI 检索,Q1 分区)(通讯作者);
12. Yubao Zhou,YujueZhou and Yonglai Zheng,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soft foundation pit with braced structure of bored cast-in-place pile, 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2011 EI检索号:20114614519032(EI收录).(通讯作者);
13. Pengyu Zhu,Yonglai Zheng,ExperimentalStudy on Chloride Diffusion in Structural Concrete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Damages Induced by the Cyclic Impact Loading,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Vol.24 , 1 2020,(SCI检索)(通讯作者);
14. ShuxingDeng, Yonglai Zheng,Failure Probability Model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Rock Strength,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11, WOS: 000365995800001 (SCI检索) (第一作者);
15. Yonglai Zheng,Cuizhou Yue, Shaking table teststudy onthe functionality ofrubberisolationbearing used in underground structure subjected to earthquakes,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 98 (2020) 103153(SCI检索,Q1 分区) (第一作者);
16. D. Liu and Yonglai Zheng,Simulation of flow aroundrigid vegetation stems with a fast method of high accuracy, Journal of Fluidsand Structures,2016.5, WOS: 000376706600001(SCI检索,Q1 分区);
17. 邓树新,郑永来,中主应力对岩石材料影响的机理及理论模型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7年03期 ,(EI检索) (通讯作者);
18. 郑永来, 冯利坡, 邓树新, 等. 高水压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上限法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 2013-08-14 .EI检索号:20133716729760,(排名第一)(EI收录)
19. 郑永来, 郑洁琼, 张梅. 碳化程度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03-15. .EI检索号:20102012932497,(排名第一)(EI收录)
二. 获奖
1. 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24
2.上海土木工程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
3. 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2023
4.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
5. 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2015
6.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
7.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1
8.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
9..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
10.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