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2011年进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工作至今,讲授《品牌管理》《数字化营销传播》《沟通艺术》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媒介融合》《智能传播理论与实践》等研究生课程。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与传播伦理,特别是精准广告、大数据隐私以及智能媒体的规制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1、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规制视角下美国消费者隐私保护机制的形成与演变(1995~2015)(已结题)
2、2020年同济大学智库研究专项基金项目《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研究》(已结题)
3、2019~2020年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新生导师制的评价激励机制研究》(已结题)
4、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重点课题子课题:"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应急科普的体制机制研究与与发展策略"(已结题)
5、2022年同济大学青年女教师成才资助金项目《人工智能美学视角下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创新与应用研究》(已结题 )
6、2023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广告学专业品牌营销“双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在研)
[1]肖晨彪,汪靖.黑暗中的“零和游戏”:基于我国移动交互App中黑暗模式的研究[J].科技传播,2024,16(17):72-79.
[2]汪靖,吴琼,新冠疫情下全球接触者追踪APP的隐私政策及其文化影响因素——基于50个移动APP的内容分析,魏然、羅文輝主编,新冠疫情中的傳媒角色:亞洲華人社會的實證研究,台灣五南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
[3]汪靖,李效闻《不同品牌类型下AI商业插画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约17000字),拟发表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刊物《计算、智能与传播》的第3期
[4]蔡涛,汪靖.助推理论视域下移动交互界面中的黑暗模式研究——基于对130款移动APP的调查[J].媒介批评,2022(02):126-146.
[5]汪靖,史静远.从人脸识别管窥全球智慧城市的隐私文化差异[J].青年记者,2021(08):92-93.
[6]汪靖.从人类偏见到算法偏见:偏见是否可以被消除[J].探索与争鸣,2021(03):32-34.
[7]汪靖.灾害文化视角下中外抗疫广告比较[J].青年记者,2020(25):50-51.
[8]汪靖.隐私的终结:西方科幻电影对大数据的技术恐惧[J].文化研究,2019(03):119-128.(人大复印报刊全文转载)
[9]《不被洞察的权利:互联网精准广告与消费者隐私保护研究》(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19.6万字
[10]《美国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律制度的经验与启示:基于1998-2018处罚案例的分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2019年第4期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