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获德语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系博士学位。自2001年4月起在同济大学德语系任教。研究方向为德语国家历史、国情,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专著和译著,如专著《纳粹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参与和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如主持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政治认识论》(德文版)、参与国家社科青年项目“20世纪德国劳资和谐关系演进研究:以企业代表会体制为中心”。所教授的“德语国家国情”课程获批“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和“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基础阶段专业德语主干课教学改革实践——项目教学探索 | 同济大学校教改与建设项目 | 2003- 2005 |
二十一世纪德国《明镜》周刊对中国报道研究 | 同济大学文科基金项目 | 2009- 2011 |
《德国历史》通识课教材建设 | 同济大学教改与建设项目 | 2009- 2012 |
20世纪德国劳资和谐关系演进研究:以企业代表会体制为中心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 2007-2011 |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德意志知识分子 | 同济大学人文社科项目 | 2013-2015 |
同济大学《德国历史与文化》核心通识课建设 |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 | 2015-2017 |
同济大学《德语国家国情》课程建设 | 同济大学重点建设课程项目 | 2021-2023 |
《中国政治认识论》(德文版) | 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2022-2024 |
德语国家国情 | 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 2022-2024 |
论文:
1、“从东方学到区域研究——德国区域研究的历史沿革及启示”,载于《德国研究》,2023年第6期,第4-29页。
2、“试论德国“1914年思想”的产生背景、内容与影响”,载于《地区国别史研究》第3辑第25-39页,2022年8月。
3、“试论德国‘1914年思想’”,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4期(唯一作者)
4、“1945-1949年冷战初期德国政治家的政治立场”,载于《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8月第4期(唯一作者)
5、“柏林墙探秘”,载于《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10月第5期(唯一作者)
6、“‘企业共同体取代阶级斗争’-纳粹执政初期政府与企业主集团关系探析”,载于《安徽史学》,2007年9月第5期(唯一作者)
7、“纳粹党的企业代表会政策与德国经济民主的消亡”,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3月第2期(第二作者)
8、“对纳粹主义的批评不是一蹴而就的――采访德国国际教科书研究所”.《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15期(唯一作者)
9、“浅析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不同历史认识”,《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4月第2期(第二作者)
著作、教材和译著:
1、《德国通史》第五卷《危机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参与撰写)
2、《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高分突破——听力理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7月(参编)
2、《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专著)
3、《格林童话》,连环画出版社,2008年7月(参译)
4、《德语语法丛书•名词板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参编)
5、《世界经典童话系列•格林童话》,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7月(参译)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