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导师风采
晏龙旭
浏览量:602   转发量:4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所属专业: 城乡规划学
  • 邮箱 : yanlongxu@tongji.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晏龙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MIT联合培养,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研究方向聚焦大数据与智能规划技术、网络社会与城乡发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多项课题。在SCS、IJGIS、Cities、TRD、EPB、城市规划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所有英文一作通讯论文全部发表于JCR一区期刊。具备较强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得授权3项。获2024年中国知网TOP1%高被引学者、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委会年会优秀论文、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奖项,开发SimPlan智能规划系统并应用在十余个国土空间规划项目。


我的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与城市模型、智能规划理论与技术、网络社会与城乡发展、国土空间绩效评价。重点关注应用大数据、经典城市模型、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城市与规划问题,同时也对新技术影响下的城市与规划的新变化、新趋势、新问题比较感兴趣。我的博士论文《上海城市中心体系研究:基于新理论框架和大数据的实证探索》采用大数据分析了当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新变化并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主要成果可见[12]、[14]、[16]等论文。


近期研究重点关注:(1)开展覆盖全国的高精度信息感知与应用,系统构建训练集,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识别提取全国用地地类、三维建筑等信息,基于识别结果开展全国尺度国土空间绩效评价和城市模拟应用。(2)开发面向实践需求的智能规划模拟评价系统SimPlan,集成经典城市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基于总规、详规中的用地方案模拟城市活动,实现方案诊断并支撑规划优化,目前已经应用在多项规划项目中(一个相关的演讲可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m4y1K7gZ)。(3)智能规划理论建构。此外,我也在开展大小数据结合的空间结构分析、时空行为规划应用、大尺度共享出行优化建模、规划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教学课程主要包括:《规划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生课程)、《城市分析方法》、《城乡规划原理B》等,未来拟开设本科生课程《基于Python的空间分析与建模》。《规划定量分析方法》系统讲解从x到y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回归进阶、聚类与数据挖掘、因果分析、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技术原理讲解与上机应用,欢迎选课。


欢迎对我的研究方向有兴趣、有一定基础、愿意学习新技术的同学联系:yanlongxu@tongji.edu.cn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大数据与城市模型,智能规划理论与技术,网络社会与城乡发展,国土空间绩效评价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我们团队常驻同济大学城规学院C楼608、619,我们有轻松欢乐、积极乐观、锐意创新的学术氛围,欢迎到访。


科研项目

[1]  2023- 2024,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课题,智能规划模拟评价系统开发与应用(KY-2023-YB-B01),主持

[2]  2023.1-202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 “本地—非本地”理论视角下大都市中心体系的功能构成模式与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52208074), 主持

[3]  2022.11-2025.1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土空间优化与系统调控理论与方法”子课题,国土空间形流相生多系统协同调控理论(2022YFC3800801), 主持

[4]  2021- 2023, 同济大学自主原创基础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面向智慧共享出行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基于多源数据和共享图模型的探索(22120210541),主持

[5]  2021- 2022,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课题,基于深度学习和高精度卫星影像的建筑识别与变化评估方法研究(KY-2021-YB-A02),主持

[6]  2021-01-01至 2024-1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 基于空间绩效情景模拟的城市布局方案评价方法研究(52078352), 参与

[7]  2020-01-01至 2023-12-31, 57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城市居民时间利用行为的特征、模式与影响机制研究(41971206), 参与

[8]  2018-01-01至 2021-12-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行为空间结构与模式研究(41771170), 参与


研究成果

[1]     张尚武*, 晏龙旭,王德, 等. 上海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路径探析——基于人口分布情景的分析方法[J]. 城市规划学刊, 2015(6):12-19. 【CSSCI】

[2]     晏龙旭, 张尚武,王德*, 等. 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估[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6):65-71. 【CSSCI】

[3]     钟炜菁, 王德*,谢栋灿, 晏龙旭. 上海市人口分布与空间活动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 地理研究, 2017,36(5):972-984. 【CSSCI】

[4]     晏龙旭*. “均质化-再集聚”:互联网影响下餐饮业空间布局新特征——基于上海内环开放数据的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7(4):113-119. 【CSSCI】

[5]     王德*, 顾家焕,晏龙旭. 上海都市区边界划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 地理学报,2018,73(10):1896-1909. 【CSSCI】

[6]     谢栋灿, 王德*,钟炜菁, 晏龙旭. 上海市建成环境的评价与分析——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 城市规划, 2018,42(10):97-108. 【CSSCI】

[7]     LongxuYAN, De WANG *, Shangwu ZHANG, Dongcan XIE. Evaluating the multi‑scale patterns of jobs‑residence balance andcommuting time–cost using cellular signaling data: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J]. Transportation. 2019, 46(3): 777-792. (doi.org/10.1007/s11116-018-9894-3) 【SCI,中科院2区】

[8]     TianrenYANG, Ying JIN, Longxu YAN, Pei PEI *. Aspirations and realities of polycentric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multi-source data into the emerging urban form ofShanghai[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2019, 46(7): 1264-1280. (doi.org/10.1177/2399808319864972) 【中科院3区】

[9]     LongxuYAN, Duarte Fabio *, De WANG, Siqi ZHENG, Carlo RATTI. Exploring the effect ofair pollution on social activity in China using geotagged social media check-indata[J]. Cities. 2019, 91: 116-125. (doi.org/10.1016/j.cities.2 018.11.011 )【SSCI,中科院1区】

[10]  殷振轩,王德*, 晏龙旭, 等.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中心的识别与评估[J]. 规划师,2019,35(07):77-83. 【CSSCI】

[11]  晏龙旭,任熙元, 王德*, Carlo Ratti. 范式转换:共享机动性及规划和治理响应[J]. 城市规划学刊, 2019(4):63-69. 【CSSCI】

[12]  晏龙旭,王德*, 张尚武. 城市中心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39(09):1576-1586.【CSSCI】

[13]  Longxu YAN, Xiao LUO,Rui ZHU, Paolo SANTI, Huizi WANG, De WANG, Shangwu ZHANG, Carlo RATTI.Quantifying and Analyzing Traffic Emission Reductions from Ridesharing: A CaseStudy of Shanghai[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Environment. 2020,89:102629. 【SCI/SSCI,中科院1区】

[14]  Longxu YAN, De WANG*,Shangwu ZHANG, Carlo RATTI. Understanding urban centers in Shanghai with bigdata: Local and non-local function perspectives[J]. Cities, 2021, 113: 103156. 【SSCI,中科院1区】

[15]  Senqi YANG, Wenken TAN*,Longxu YAN, 2021, Evaluating Accessibility Benefits of Opening GatedCommunities for 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J].Sustainability, 2021, 13(2): 598. 【中科院3区】

[16]  晏龙旭.流空间结构性影响的理论分析[J]. 城市规划学刊, 2021(05): 32-39.DOI:10.16361/j.upf.202105005. 【CSSCI】

[17]  晏龙旭,王德*,张尚武,殷振轩,谭文垦.国际大都市中心体系规划的经验与借鉴——基于五个案例城市的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22,37(02):88-96. 【CSSCI】

[18]  王德*,朱礼才淇,晏龙旭.移动网络使用特征及其虚实空间联动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01):56-66+77. 【CSSCI】

[19]  晏龙旭,涂鸿昌,王德*,张尚武,刘骝,张雨迪,张扬帆,王勇.基于深度学习的建筑识别技术在城市体检中的应用[J].上海城市规划,2022 (01):39-46. 【北大核心】

[20]  晏龙旭,张尚武,王德*.集聚经济、新型城镇化与规划改革[J].城市发展研究, 2022,29(12):5-11. 【CSSCI】

[21]  陈子浩,胡杨,王德*,晏龙旭.欧洲城市时间政策的主要议题及相应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11):89-96. 【CSSCI】

[22]  Longxu YAN, Yishu WANG*,De WANG*, Shangwu ZHANG, Yang XIAO. A new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urbanemployment centers with big data: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23,37(5): 1180-1207. 【SCI/SSCI,中科院1区】

[23]  胡杨,陈子浩, 王德, 晏龙旭,焦健. 城市时间政策的西欧经验与启示:实践评述、发展脉络与行动框架[J/OL]. 国际城市规划,2023在线首发: 1-18. DOI:10.19830/j.upi.2022.449.【CSSCI】

[24]  Longxu Yan, Rui Zhu*,Mei-Po Kwan, Wei Luo, De Wang, Shangwu Zhang, Man Sing Wong et al. Estimationof urban-scale photovoltaic potential: A deep learning-based approach for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building models from optical remote sensingimagery[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3, 93: 104515. 【SCI/SSCI,中科院1区】

[25]  晏龙旭,陈君南,张尚武*,李欣,殷振轩,窦寅.面向空间绩效的规划模拟与评价:以上海市虹桥主城片区单元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23, (05): 37-44. DOI:10.16361/j.upf.202305005.【CSSCI】

[26]  徐刚,王德,晏龙旭*,沈正平.西方世界城市网络的理论、方法和议题[J].地理科学进展, 2024,43(01):179-189. 【CSSCI】

[27]  殷振轩,王德,张扬帆,晏龙旭*.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五个新城独立性动态特征与趋势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 2024,(01):66-72. 【北大核心】

[28]  涂鸿昌,晏龙旭*,王德,胡杨,骆晓.时空行为视角下上海市早高峰拥堵的形成模式与规划应对[J].上海城市规划, 2024,(02):31-38. 【北大核心】

[29]  徐刚,王德,晏龙旭*.国外世界城市网络实证研究的进展、挑战与展望[J]. 国际城市规划, 2024, 39(05):52-60. DOI: 10.19830/j.upi.2022.255.【CSSCI】

[30]  晏龙旭,张尚武*,王颖,等.面向空间布局优化的智能规划系统与应用[J].城市规划, 2024, 48(10):26-35. 【CSSCI】

[31]  蔚丹,晏龙旭*,王德,等.2000~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定居地选择偏好演变及规划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 2024, 31(10):29-38.【北大核心】

[32]  陈君南,晏龙旭,王德,等.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供需匹配质量精准评价[J]. 上海城市规划,2024(06):56-63. 【北大核心】

[33]  陈君南,晏龙旭,曹湛,等.基于大小数据融合的上海外来商务活动识别及时空特征研究,地理学报(已录用)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