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市政工程学科带头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成员。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97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科研类)”、“科技部创新基金” 、“省杰出青年基金”等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2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住建部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2GE绿色创新挑战奖”,2015年度“中国水业人物”。
兼任全国工业给排水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水协(IWA)膜技术专业委员会(MTSG)中国分会副主席;IWA非常规水资源专家委员会(the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IWA Working Group on Alternative WaterResources)委员;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委员会委员;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给水工程考题审核专家组长;《中国给水排水》、《水处理技术》、《工业水处理》、《同济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给水处理技术与理论、水的膜分离技术与理论、工业水处理技术等研究。
1.水专项,2012ZX07403-001,“江苏太湖水源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2012-2016,课题负责人,结题;
2.水专项,2017ZX0710100204,“清洁水资源增值可持续利用技术”, 2017-2020,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3.水专项,2015ZX074060060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2015-2018,子课题负责人,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0011,“饮用水水源中致嗅氨基酸的氯化致嗅机制及处理技术与原理”,2022-2025,主持,在研;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484,“基于纳米零价铋修饰层状氢氧化物自淬灭空穴高级还原体系处理溴酸盐效能与机制”,2020-2023,主持,在研;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443,“水分子有序透过且亲水性高的分离膜开发及高品质饮用水处理效能与机制”,2018-2021,主持,在研;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390,“基于纳滤膜的两性荷电改性与膜孔径的调控增加矿物质的透过率提高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2016.1-2019.12,主持,结题;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81260302,2016工程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2016.6-2016.12,结题,主持;
9.国家海洋局项目,低温可再生热源驱动的水蒸气吸附/解吸海水淡化技术,2015-2017,子课题负责人,结题;
10.中日合作项目,20113010,膜法采油废水处理的共同研究,2012.1-2014.12,课题负责人,结题;
11.水专项,2009ZX07424-005,寒冷地区受面源污染高色地表水的高效处理技术,2009-2012,子课题负责人,结题;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068,“纳米膜中纳米颗粒流失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2010-2012,主持,结题;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8050,“表面改性膜/高浓度活性炭一体化饮用水深度处理性能与机理”,2008-2010,主持,结题;
14.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中日韩),2010DFA92460,“基于膜分离的饮用水与污水回用大规模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10-2012,主持,结题;
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J08B09,“东北部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2006-2010,课题负责人,结题;
16.国家863项目,20060106Z3036,“浸渍型纳米改性超滤膜/活性炭组合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与工艺”,2007-2009,主持,结题。
1.于水利(1/9),“面向大型水厂应用的高效能低成本膜分离技术与工艺”,黑龙江省科技发明1等奖,2020.12;
2. 于水利(5/5),“寒区村镇凹凸棒土好氧颗粒污泥/浮萍-藻类塘净水技术体系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2等奖,2020.12;
3. 于水利(3/12),“江苏太湖水源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江苏省科学技术2等奖,2018.8;
4.于水利(3/5),“载体吸附与生物膜耦合强化严寒与寒冷地区村镇净水技术与机制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3等奖,2017.8;
5.于水利(2/6),“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投药自动控制技术”, 国务院,国家科技发明3等奖,1996.12;
6.于水利(4/9), “最优投药设备与控制系统开发”,建设部科技进步1等奖,1996;
7.于水利(2/9), “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投药自动控制系统生产试验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2等奖,1995;
8. 于水利(1/3), “采油废水降矿化度工艺方法”专利,获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9.9;
9. 于水利(1/1),“聚驱采油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工艺”,2012年获“GE绿色创新挑战奖”,2012.6;
10. 于水利(1/1),2015年度评为“中国水业人物”,2016.4。
1.全国工业给排水委员会副主任;
2.IWA膜技术专业委员会(MTSG)中国分会副主席;
3.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给水工程考题审核专家组组长;
4.IWA非常规水资源专家委员会(the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IWA Working Group on Alternative Water Resources)委员;
5.纳滤膜产业联盟专家组成员;
6.《中国给水排水》、《同济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水处理技术》、《工业水处理》等杂志编委。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