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佳,女,43岁,第二军医大学、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课题组长期从事消化内镜及消化肿瘤相关研究,围绕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主持及参与课题及人才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子课题1项。2014年获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2021年入选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EUS学组组员、“中国EUS”网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镜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内镜质控督查专家库专家、《临床军医杂志》编委。多次赴日本、美国进行EUS、ESD进修学习,多次受邀在北美胰腺病大会和美国消化病周(DDW)大会发言。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301826),TM4SF1通过受体型酪氨酸激酶DDR1调节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
2019年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19411951505),直肠黏膜下肿瘤多源影像数据采集、标注及存储标准体系,负责人
2022年同济大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1_01_YB_32),面向体内微环境的超磁力功能化介入机器人研究,第一参与人
2024年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事业单位民生科研专项项目(PKJ2024-Y26),幽门螺杆菌通过调控E3泛素连接酶TRIM31促进胃印戒细胞癌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全军医药卫生科研项目“现代战争条件下常见创伤应激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第三负责人
“胰腺癌早期发现方法的研究”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参与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2024),S100P/RAGE自分泌及其激活NFκB信号传导在胰腺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第二申请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2844),RGD肽修饰量子点在胰腺癌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第二申请人
2014年获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
2021年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PWRd2021-02)
1. Cao J, Yang J, RamachandranV, Arumugam T, Deng D, Li Z, Xu L, Logsdon CD. TM4SF1 promotes gemcitabineresista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 PLoS One. 2015 Dec 28;10(12):e0144969.2.942
2. He SJ, Cao J, Li YS, Yang JC, Zhou M, QuCY, Zhang Y, Shen F, Chen Y, Li MM, Xu LM. CdSe/ZnS quantum dots inducephotodynamic effects and cytotoxicity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Jun 7;22(21):5012-22.(共同第一)3.665
3. Cao J, Yang JC,Ramachandran V, Arumugam T, Deng DF, Li ZS, Xu LM, Logsdon CD. TM4SF1 Regulates Pancreatic Cancer Migrationand Invas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Cell Physiol Biochem. 2016 Jul;39(2):740-50. 5.5
4. Cao J, Zhang Y, Yang J, HeS, Li M, Yan S, Chen Y, Qu C, Xu L. NEAT1regulates pancreatic cancer cell growth, invasion and migration thoughmircroRNA-335-5p/c-met axis. Am J Cancer Res. 2016;6(10):2361-2374.5.884
5. Yang JC, Zhang Y, He SJ, Li MM, Cai XL, Wang H,Xu LM, Cao J. TM4SF1 PromotesMetasta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via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DDR1. Sci Rep. 2017 Apr 3;7:45895.(通讯作者)3.998
6. Li MM, Cao J, Yang JC, Shen YJ, Cai XL,Chen YW, Qu CY, Zhang Y, Shen F, Xu LM. Effects ofarginine-glycine-aspartic acid peptide-conjugated quantum dots-inducedphotodynamic therapy on pancreatic carcinoma in vivo. Int JNanomedicine. 2017 Apr 5;12:2769-2779.(共同第一)5.115
7. Li MM, Cao J, Yang JC, Shen YJ, Cai XL,Chen YW, Qu CY, Zhang Y, Shen F, Zhou M, Xu LM. Biodistribution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of intratumorallyinjected arginine-glycine-aspartic acid peptide conjugated to CdSe/ZnS quantumdots in mice bearing pancreatic neoplasm. Chem BiolInteract. 2018 Aug 1;291:103-110.(共同第一)3.723
9. Shen YJ, Cao J, Sun F, Cai XL, Li MM, ZhengNN, Qu CY, Zhang Y, Shen F, Zhou M, Chen YW, Xu LM. Effect of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17R,18R)-2-(1-hexyloxyethyl)-2-devinyl chlorine E6trisodium salt o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 Dec 14;24(46):5246-5258.(共同第一)3.665
10.Cao J, Lian GC, Qi XY, JinGF. Design synthesis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of a novel antitumor fluorescence agents.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21.11.5
11.Wang W, Yang Y, Xu Q, Wang S, Zhang L, Yu R,Han J, Cao J. Superficial Flat-Type Early-Stage Gastric 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in the Atrophic Background Mucosa: Two Case Reports. JGastrointest Cancer. 2022 Mar 19. (通讯作者)
12.Liu Y, Cao J, Zhu L, Zhao W, Zhou Y, Shao C,Shao S. Circular RNA circPGD contributes to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 via thesponging miR-16-5p/ABL2 axis and encodes a novel PGD-219aa protein. Cell DeathDiscov. 2022 Sep 14;8(1):384. (共同第一)
13.Wang YP, Xu H, Shen JX, Liu WM, Chu Y, DuanBS, Lian JJ, Zhang HB, Zhang L, Xu MD, Cao J. Predictors of difficultendoscopic resection of submucosal tumors originating from the muscularis proprialayer at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World J GastrointestSurg. 2022 Sep 27;14(9):918-929.(通讯作者)
14. Cao J, YangY, Duan B, Zhang H, Xu Q, Han J, Lu B. LncRNA PCED1B-AS1 mediatesmiR-3681-3p/MAP2K7 axis to promote metastasis, invasion and EMT in gastriccancer. Biol Direct. 2024 May 2;19(1):34.
15. Cao J, Jin T, Shao S, MaoB, Feng J. Polymeric nanomaterials encapsulating fluorescent polyindole-nido-carborane: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Front Chem. 2024 Jul5;12:1402640
16. Zhao W, Yao Z, Cao J, Liu Y, ZhuL, Mao B, Cui F, Shao S. Helicobacter pylori upregulates circPGD and promotes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24 Feb 26;150(2):104.
17. Yao BY, Zhang L, Wu CX, Zheng L, Duan BS, XuQW, Lian JJ, Zhang HB, Wang Y, Cao J. Sessile Serrated Lesions:Searching for the Tru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Turk JGastroenterol. 2024 Nov 11;36(1):15-23.
18. Li K, Zhuang X, Yao B, Zhang L, Xu Q, Chen T, CaoJ.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Crawling-type"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Series ofEight Cases. Cancer Control. 2025 Jan-Dec;32:10732748251319486.
参编《幽门螺杆菌图谱:形态、结构与感染特征》
参编《胰胆线阵超声内镜影像病理图谱》
参译《胆胰EUS》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一种内镜用透明帽.申请人:徐雷鸣,曹佳,瞿春莹,张毅,沈峰,周敏,徐庆.专利号:ZL 2014 2 0453582.4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一种带刻度的造影导管.申请人:曹佳.申请号:202221312528.9
同济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国家“ 211 工程”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 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创建于 1907 年,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9 大门类的研究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大学。
同济大学现设有各类专业学院 22 个,还建有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 81 个本科专业、 140 个硕士点、 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58 个、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 10 个。各类学生 5 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 6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者 1900 多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2 个。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 16 个。学校还设有附属医院和 2 所附属学校。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城市规划、结构工程、道路交通、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学校正努力建设文理交融、医工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 3700 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同济大学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 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 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 1996 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济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8 个(含自主设置 10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 147 个(含自主设置 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属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处在全国优势和领先地位,机电、管理、理学等学科近年有了长足进展。我校还设有 1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不同类型、多个层次、多种规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既设科学学位,又设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临床医学、工程硕士(含 21 个工程领域)、口腔医学等多种专业学位;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有在校全日制攻读学位模式,又有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模式。此外,还面向社会举办多种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由此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是校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管理处、培养处、学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同时,学校党委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部。学校设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院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设立了各学科、专业委员会,配有学位管理工作秘书、教务员、班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等教辅人员。研究生院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多年来,同济大学始终把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严格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多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有 7 篇入选。同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 1311 人,硕士学位近 9504 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至 2004 年 9 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约达 11000 多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 2700 人。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06 年计划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 4000 名。同济大学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收费和奖励
1)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微博](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另行公布,其它硕士研究生学费不超过 8000 元/学年。
2) 对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励体系(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的奖励由培养单位另行制订)。对亍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时全部都可以获得 8000 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以抵充学费。对纳入奖励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亍 600 元/月的励学金,每年发放10 个月。另外,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励教和励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励。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励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3)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班、金融硕士在职班、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护理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文学院的艺术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不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