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江立敏主要专业履历:
现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89年获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2015年赴康奈尔大学短期培训结业。
江立敏主要学术兼职:
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副主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分会医养建筑学术联盟主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特聘专家、校园规划设计领军人物,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
江立敏文化教育建筑方面成绩:
长期专注于文化教育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完成各类校园规划建筑设计近百项,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双一流”建设目标以来,积极开展世界一流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领衔出版了专著《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践行“环境育人”理念,有力助推了全国高校“双一流”校园建设,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力。近年来陆续完成了“中国科技大学高新园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区”、“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等一批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项目。探索了如何激发师生创新行为的复合化校园空间和构建校园韧性的学生生活社区。中国科技大学高新园区规划获2023年度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生活中心、南通公共文化中心、中科大高新园区生活社区、双河镇九年制学校震后复兴获2023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青岛中学、金融区教育基地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南通开发区公共文化中心、汪曾祺纪念馆获2021年度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2021年度A’Design Award银奖,汪曾祺纪念馆获2023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一等奖,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衢州高铁新城智慧产业园(四期)项目获2023年度教育部建筑设计一等奖,上海国棉二厂地块旧区改造项目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一等奖、201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奖公建二等奖。
江立敏医疗健康建筑方面成绩:
自国家推行“健康中国”战略以来,江立敏就积极投身医疗健康建筑的设计与研究,出版有专著《优秀医疗建筑作品选》,作为主任委员连续组织三届中堪协高校分会医养建筑创新设计论坛,并完成如“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院区”、“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等一批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医疗建筑设计,“西藏林芝工布江达人民医院及藏医院”很好地结合了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和绿色低碳技术,获得2022年第三届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建设设计竞赛一等奖、2022年CHCC医院建设奖第七届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奖。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即联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主编出版了《校园建筑疫情防控手册》,快速分发到教育部所属高校,有利支持了校园空间疫情防控组织,“基于疫情安全防控的校园建筑及环境研究与应用”还获得了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江立敏投身社会公益方面成绩:
在繁忙的设计实践中,还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国家扶贫攻坚工程和抗震救灾援建工程等国家战略,2019年春节前率领团队赴现场开展设计,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建造的35万平米的四川大凉山彝族扶贫安置社区,承担了昭觉县70%的扶贫异地搬迁安置任务,包括著名的“悬崖村”,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和表彰。2019年四川宜宾发生5.9级地震,震中双河镇受损程度严重,江立敏率领团队采用“低影响策略”,快速而巧妙地完成了双河镇学校的更新改造,既保护了地方传统文化,又利用有限的投入,就地取材,提升了学校和古镇的环境品质,为稳定灾民民心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建党百年,率领团队完成标志性项目---“重走一大路”嘉兴火车站区域整体改造提升,其中嘉兴火车站宣公弄区域提升改造项目获得2022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传统建筑)一等奖。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还积极组织线上公益性学术交流活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系列讲座”、“超级工程---嘉兴火车站区域整体改造提升”,累计关注听众达五万多人次,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江立敏领衔的同济设计集团建筑设计四院拥有各专业优秀技术人员约250人,是一个具备多专业综合技术整合能力的设计团队,长期专注于教育文体、医疗健康、住区养老、酒店文旅、园区办公、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等类型,积累了大量成功的设计实践案例。同时设有“四时方院创新设计中心”,强调产学研结合,聚焦“自然营造、创新设计、智能空间”三大板块。“自然营造”即关注自然的及物性(物质实现与技术性能)和营造的具身性(认知感知与人本性能),融合科学探究与人文精神,以求当代的“诗意的栖居”;“创新设计”即运用“跨界、赋能、未来”的创新设计思维,挖掘城市、建筑的IP延展与品牌影响力,探寻设计价值的无限可能;“智能空间”即探讨空间的智化、交互、沉浸式体验,并开展元建筑、数字孪生的空间研究,促进现实与虚拟的互动与升维。
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大型工程项目,作品获行业、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奖等多个奖项。
1. 中国科技大学高新园区,2023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生活社区,2023教育部优秀住宅设计一等奖。
2.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2023教育部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2021同济设计集团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3. 碧道之环——深圳茅洲河水文教育展示馆,2021年度第九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佳作奖、2020年中国建筑奖WA技术进步奖入围奖、2021 同济设计集团创作奖一等奖。
4. 汪曾祺纪念馆项目,2023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一等奖、2023上海市建筑学会地产建筑师分会普罗奖外立面·银奖、2021年度第九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佳作奖、2021白玉兰照明奖——室内工程设计奖金奖、2021年度2021Muse design awards缪斯设计奖铂金奖、2021年度A’Design Award照明设计类银奖、2021年度第十六届中照照明奖工程设计奖二等奖、2020年中国建筑奖WA城市贡献奖入围奖。
5. 嘉兴火车站宣公弄区域提升改造项目,获2023年中国建筑奖WA城市贡献奖优胜奖、2022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项目(传统建筑)一等奖、2021年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第二届地下空间创新大赛优秀设计项目第二名。
6. 双河镇九年义务制学校震后复兴,2024年第九届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建设设计竞赛三等奖(建成设计)、2023教育部优秀传统建筑设计一等奖,2021同济设计集团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7. 南通公共文化中心,2023教育部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2021年度2021Muse design awards缪斯设计奖铂金奖、2021年度A’Design Award照明设计类银奖、2021年度美国照明工程学会(IES)照明奖。
8.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人民医院,2022年CHCC医院建设奖第七届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2022年第三届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建设设计竞赛一等奖(方案设计)。
9.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新建工程(青浦红房子医院)
10. 四川大凉山彝族扶贫异地搬迁安置项目,获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优秀住宅小区三等奖。
11.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文体馆,2023年第八届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建设设计竞赛二等奖(方案设计)
12. 广州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
13. 上海市国棉二厂地块旧区改造项目,201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一等奖、201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奖公建二等奖、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设计一等奖、201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住宅与住宅小区三等奖。
14.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楼,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15. 青岛金融区教育基地项目,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19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公共建筑三等奖。
16. 安徽古生物博物馆
17. 合肥美术馆
18. 浦东川沙体育馆
19. 青岛中学-中学部,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19年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区
21.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浦东新校区(二期)项目
22.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
23.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改扩建二期,获2020年度同济设计集团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24.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江立敏长期专注于设计实践,注重产学研结合,领衔同济设计集团科研课题若干,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校园规划及设计问题研究》、《基础教育建筑设计导则》、《中小学设计规范修订的适用性研究》、《医院建筑功能布局研究》、《医院非医疗公共空间研究》、《基于疫情安全防控的校园建筑及环境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江立敏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和“创新”战略,产学研结合,聚焦建筑师的自然观和创新空间研究,倡导“自然营造学”设计理念,关注原生自然、衍生自然、人文自然及自然中营造、自然的营造、自然地营造;组织翻译并即将出版4本学科前沿专著:《亲自然设计的14种形式》、《自然内生》、《碳中和建筑设计》、《创新空间》;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时代建筑》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出版了3本专著:《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基础教育建筑设计导则》、《优秀医疗建筑作品选》,学术成果丰富。在“南沙国际金融论坛”这一地区标志性项目中,采用一系列关键技术,解决了大体量复杂曲面幕墙结构一体化和大面积曲面屋面智能汇水等重大技术难题。在祖国的最南端三沙市,完成了“三沙市文体馆”项目,在高温高湿高盐的气候条件下,克服建造施工条件不足的困难,实现了绿色被动技术和结构适应性双成效。《幕墙(羽状遮阳百叶幕墙)》还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2130017852.2)。《节气日历灯》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2230857948.4)。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