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陈光全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11-19 导师主页
陈光全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医学院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分子诊断,妇科遗传性肿瘤,医学遗传学,环境污染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chenguangquan@tongji.edu.cn

招生信息

1
妇产科学
2025
学术型硕士

     博士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遗传学专业。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章12篇(中科院1区5篇)。合著英文专著1本。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母胎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和校局级项目2项。曾在德国分子知名分子生物实验室Centogene担任管理及研发工作,参与构建了全球150万人的遗传基因数据库。长期从事第二代测序及分子诊断,分析了超过5000例的遗传罕见病基因测序数据。首次解析了环境微塑料污染对于胎盘及胎儿的毒性分子机制,成果表与环境健康领域中科院1区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3.6)、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9.8)等杂志上。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妇科肿瘤基因检测,及相关技术的更新迭代。开创性的将RNA测序运用于临床卵巢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评估,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项,获得相关软件著作权两项。在肿瘤基因遗传咨询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发现了纳米塑料可通过改变肿瘤生长微环境促进卵巢癌生长,并初步揭示了其中的分子机制,成果发表于中科院1区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9.8)上。

       目前担任其他学术兼职有,上海人类学学会医学人类学专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专家库专家,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分会学组成员,Frontiers in genetics 客座编辑,担任过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IF 11.8),Chemosphere (IF 8.8),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 8.9)等.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APOA4介导的胆固醇代谢在微塑料影响孕鼠胚胎生长发育中的机制研究,主持,2023年1月-2025年12月,3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2)微塑料暴露对胎盘发育及胎儿宫内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共同主持,2022年7月-2024年6月,10万,上海市母胎医学重点实验室

(3)基于PPAR代谢通路介导的胆固醇代谢在微塑料暴露对胎盘发育及胎儿宫内生长影响中的机制研究,主持,2023年1月-2025年12月,35万,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4)基于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联度算法加速外显子测序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主持,2021年10月-2022年4月,5万,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5)儿童罕见病队列数据库及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参与,2020年12月-2022年9月,19.5万,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级子课题,  重大胎儿疾病宫内诊断和干预相关因素初探, 2018年07月 - 2021年12月, 80万元, 结题, 参与,科技部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1) He, J., Xiong, S., Zhou, W., Qiu, H., Rao, Y., Liu, Y., Shen, G.,Zhao, P., Chen, G., & Li, J.Long-term 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exposure reduces electroretinal responsesand exacerbates retinal degeneration induced by light exposur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4,, 473, 134586.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16/j.jhazmat.2024.134586, (IF:13.6,中科院1区,共同通讯,塑料暴露导致成年鼠视网膜损伤)

2) Xiong S, He J, Qiu H, van Gestel C A M, He E, Qiao Z, Cao L, Li,& Chen Guangquan. Maternalexposure to 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causes defective retinal development andfunction in progeny mice by disturbing metabolic profiles. Chemosphere 2024, 352:141513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4.141513 (IF:8.8,中科院2区,共通第一,母体纳米塑料暴露导致子代视网膜损伤)

3) Chen Guangquan, Shan H, Xiong S, et al. Polystyrene nanoparticleexposure accelerates ovarian cancer development in mice by altering the tumormicroenvironment. 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 2024, 906:167592.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7592 (IF:9.8,中科院1区,共一兼共通,纳米塑料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卵巢癌生长)

4) Chen Guangquan, Xiong S, Jing Q, et al. Maternal exposure to 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retarded fetalgrowth and triggered metabolic disorders of placenta and fetus in mic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854:158666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8666(IF:9.8,中科院1区,第一作者,母体纳米塑料暴露导致子鼠宫内生长受限)

5)Chen Guangquan, van Straalen N M, Roelofs D. Theecotoxicogenomic assessment of soil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chain of 2, 5- furandicarboxylic acid (FDCA), a candidate bio-based greenchemical building block. Green Chemistry2016, 18(16):4420-4431 https://doi.org/10.1039/C6GC00430J(IF:9.8,中科院1区, 第一作者,绿色塑化剂的毒性分子机制解析)

6)Chen Guangquan, den Braver M W, van Gestel C A, etal. Ecotoxicogenomic assessment of diclofenac toxicity in soi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5, 199(C):253-260 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15.01.032 (IF:8.9,中科院2区, 第一作者,双氯芬酸钠的毒性分子机制解析)

7)Zhang M, Wang Y, Xu S, Huang S, Wu M, Chen Gugnquan, & Wang, Y.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Related Ten-Biomarker Risk Classifier for SurvivalEvaluation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and TRPM2: A Potential TherapeuticTarget of Ovarian Cancer.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3,24(18):14010. https://doi.org/10.3390/ijms241814010 (IF:5.9,中科院2区,共通第二,临床统计、生物信息分析肿瘤分子标记与临床表型的关联)

8)Chen Guangquan, de Boer T E, Wagelmans M, et al.Integrating transcriptomics into triad-based soil-quality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014, 33(4):900-909. https://doi.org/10.1002/etc.2508 (IF:4.1,中科院3区,第一作者,环境中混合污染物毒性分子机制解析)

9)Qiao J, Chen Y, Lu Y, Wang T, Li X, Qin W, Li A, Chen Guangquan. A Syndrome of VariableAllergy, Short Stature, and Fatty Liver. Frontiersin Genetics 2022, 12:784135 https://doi.org/10.3389/fgene.2021.784135 (IF:3.7,中科院3区,共通第二,先天性遗传病分子诊断)

10)Xi Y*, Chen Guangquan*, Lei C, et al. Expandedcarrier screening in Chinese patients seeking the help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technology. Molecular genetics &Genomic medicine 2020,8(9):e1340 https://doi.org/10.1002/mgg3.1340 (IF:2.5,中科院3区,共一第二,出生缺陷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临床队列研究)

11)Chen Guangquan*, Xiong S*, Zou G, et al. A 6.3 Mbmaternally derived microduplication of 20p13p12.2 in a fetus with Brachydactylytype D and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Molecular Cytogenetics 2022, 15(1):6 https://doi.org/10.1186/s13039-022-00584-3(IF:1.5,中科院3区,共一第一,出生缺陷遗传罕见病分子诊断)

12)Swart E, de Boer T E, Chen Guangquan, et al. Species-specific transcriptomic responsesin Daphnia magna exposed to a bio-plastic production intermedia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9, 252(Pt A):399-408 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19.05.057 (IF:8.9,中科院2区,其他作者)

13)Ji H, Chen J, Huang P, Feng Z, Hu W, Dai M, Sun X,Jin X, Chen, Guangquan, et al,.Multi-omics analyses of G6PD deficiency variants in Chinese populatio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Yi chuan xue bao 2023, 51(1):100–104. https://doi.org/10.1016/j.jgg.2023.08.008(IF:5.9,中科院2区,其他作者)

14)Luo X, Wang Y, Zhang H, Chen Guangqu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Prognostic Signature forOvarian Cancer Based on Ubiquitin-Related Genes Suggesting a Potential Role forFBXO9. Biomolecules 2023, 13(12):1724. https://doi.org/10.3390/biom13121724 (IF:5.5,中科院2区,其他作者)

15)Kong L, Li S, Zhao Z, Feng J, Chen Guangquan, et al. Haplotype-Based Noninvasive PrenatalDiagnosis of 21 Families With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Real-World ClinicalData in China.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1, 12:791856 https://doi.org/10.3389/fgene.2021.791856 (IF:4.8,中科院3区,其他作者)

16)Zhu D, Wei X, ChenGuangquan, et 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and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 2023, 40(7):1713-1720. https://doi.org/10.1007/s10815-023-02816-w(IF:3.1,中科院3区,其他作者)

17)Xiong S, Wu F, Chen Guangquan, et al. Prenatal Phenotypical Discrepancy inMonozygotic Twins with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Maternal-Fetal Medicine 2022,4(04):286-289. https://mednexus.org/doi/full/10.1097/FM9.0000000000000109(IF:1.2,中科院4区,其他作者)

18)Hao Qiu, Jingjing Li, Guangquan Chen, et al, Penetration ofmicro/nanoplastics into biological barriers in organisms and associated healtheffec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微/纳塑料穿透机体生物屏障及其健康效应,科学通报 2023, 69(6):717-730, https://doi.org/10.1360/TB-2023-0295(IF:1.0,中文核心,其他作者)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同济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国家“ 211 工程”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 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创建于 1907 年,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9 大门类的研究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大学。

  同济大学现设有各类专业学院 22 个,还建有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 81 个本科专业、 140 个硕士点、 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58 个、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 10 个。各类学生 5 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 6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者 1900 多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2 个。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 16 个。学校还设有附属医院和 2 所附属学校。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城市规划、结构工程、道路交通、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学校正努力建设文理交融、医工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 3700 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同济大学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 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 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 1996 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济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8 个(含自主设置 10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 147 个(含自主设置 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属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处在全国优势和领先地位,机电、管理、理学等学科近年有了长足进展。我校还设有 1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不同类型、多个层次、多种规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既设科学学位,又设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临床医学、工程硕士(含 21 个工程领域)、口腔医学等多种专业学位;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有在校全日制攻读学位模式,又有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模式。此外,还面向社会举办多种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由此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是校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管理处、培养处、学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同时,学校党委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部。学校设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院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设立了各学科、专业委员会,配有学位管理工作秘书、教务员、班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等教辅人员。研究生院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多年来,同济大学始终把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严格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多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有 7 篇入选。同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 1311 人,硕士学位近 9504 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至 2004 年 9 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约达 11000 多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 2700 人。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06 年计划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 4000 名。同济大学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

收费和奖励

1)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微博](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另行公布,其它硕士研究生学费不超过 8000 元/学年。

2) 对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励体系(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的奖励由培养单位另行制订)。对亍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时全部都可以获得 8000 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以抵充学费。对纳入奖励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亍 600 元/月的励学金,每年发放10 个月。另外,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励教和励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励。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励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3)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班、金融硕士在职班、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护理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文学院的艺术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不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