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意学院-郁新安 Yu Xinan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1 导师主页
郁新安 Yu Xina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设计创意学院
设计学
首饰与时尚产品设计,数字工艺,交互设计
yu_xinan@tongji.edu.cn

JALAB首饰创新实验室创始人,米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涵盖数字工艺、艺术文化相关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欧洲的奢侈品产业、首饰与时尚产品设计等。作品曾入选意大利维琴察珠宝博物馆,SIHH日内瓦高级钟表展,米兰设计沙龙,威尼斯双年展,纽约设计周,V&A深圳设计互联,香港DETOUR大中华区新生设计师与建筑师特邀展,三生万物展,上海昊美术馆,上海国际金属工艺及首饰艺术展等众多国内外展览。曾获DIA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天鹤奖等;作品被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永久收藏。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2022-2023 新常态下聚居场所净饮水相关问题与技术研究,学科群原型项目 负责人

2021-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与启动装置开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子项目负责人

2020-2022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失蜡铸造工艺教学,同济大学实验教改第15期,项目负责人

2022-2023 安吉尔“未来需求”设计实验室年度项目,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2021-2023 同济飞亚达时间可视化项目,负责人

2018-2019 首饰相关的计算设计与可视化研究,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开放基金,子项目负责人。

2017-2018 天使之泪首饰实验室合作项目,项目负责人。

2015-2017 同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深化与示范性研究,985拔尖人才培养,子项目负责人。

2012-20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负责人。

2015-2016妩woo 配饰设计项目,横向项目负责人。

2016同济吉利HMI项目—智能钥匙子课题, 项目负责人。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论文与出版

[1]Yu Xinan, Wangshiwen, Chen Zheshi, Digital Simul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for Pattern from Art Heritages [C]. Vinci2019,2019

[2]Yu Xinan, Zhao Qian,Kostas Terzidis, Renlisha, Digital Humanity and visualization of Jewellery Archive and Kinematic re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 Jewellery [M]. Digital Meets Handmade: Jewelry in the 21st Century,ISBN 978-0-692-08341-3,2019

[3]郁新安,带指纹的花卉,分形手镯,高山流水定制琵琶[M].造物新世代9787547919255 2018.10

[4]郁新安,算法手镯 中国瑞士当代首饰设计 ISBN 978-90-825789-5-9 2018.4

[5]赵前,郁新安,一部完整的批判性的建筑理论史[J].建筑学报,602期 p119,2018

[6]郁新安,“数字”工艺到明天[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 20-23

[7]Yu Xinan, Beauty of Algorithm[M]. TRIPLE PARADE Academic Publisher,978-90-825789-0-4,2017.4

[8]郁新安,现代首饰设计史[D].学位论文,2017.9

[9]郁新安,数字首饰到明天[J].华建筑,05p173,2016.3/

[10]郁新安,参数化设计的系列首饰 收藏与拍卖 [J] ISSN1672-6928 2016

[11]Yu Xinan, Digital Couture[M]. Skin la superficie del gioiello,978-88-317-2410-4,2015

[12]首饰设计的两种模式[J].大设计,ISBN 7-1672-1837,2013.2

 

展览

2019 同济朱哲琴声音实验室—“留声机”声音造物展  策展人

2018 NICE2035时尚实验室开幕展                   策展人 

2018琉音海上 前序曲习作声音与玻璃艺术             联合策展人

2018中国-瑞士一流学府当代首饰设计展               联合策展人

2018同济大学海外校区暑期营成果展                  策展人

2019阿斯顿马丁“声之翼”声音艺术展                 参展

2019 2018 纽约设计周                              参展

2018英国V&A深圳设计互联造物新生代大展           参展

2016 意大利维琴察珠宝博物馆 SKIN展               参展

 

荣誉与获奖

2019高山流水获 DIA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铜奖

2016产品设计创意 获二〇一二年度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称号 沪教委高[2012]52

2015算法之美 获中国工业设计创新奖 银奖

2014上海高校设计创意毕业设计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3核心课程《产品设计》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12123

2012配饰设计获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天鹤奖

2012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2012 上海高校设计创意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4首届“飞亚达”国际手表设计大赛金奖

 

2019 指导学生获 第四届“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一三等奖

2018 指导学生获 第三届“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三等奖

2018 指导学生获 全国大学生珍珠首饰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7 指导学生获第一届青年创意设计大赛首饰设计组一、二等奖

2016指导学生获第一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一等奖

2015 指导学生获上海首饰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5指导学生获宝仕奥沙捷克水晶设计比赛优胜奖(金奖)

2013 指导学生获上海首饰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3 指导学生获意彩石光首饰设计大赛金奖

2013指导学生获欧普照明设计大赛(全国)金、银奖

2012指导学生作品获上海大学生钻石首饰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1 指导学生作品 “海上四季”获中船集团船舶内饰设计邀请赛 金奖

2010 指导学生作品 “蚕茧”获全国工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同济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国家“ 211 工程”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 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创建于 1907 年,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9 大门类的研究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大学。

  同济大学现设有各类专业学院 22 个,还建有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 81 个本科专业、 140 个硕士点、 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58 个、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 10 个。各类学生 5 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 6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者 1900 多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2 个。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 16 个。学校还设有附属医院和 2 所附属学校。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城市规划、结构工程、道路交通、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学校正努力建设文理交融、医工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 3700 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同济大学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 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 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 1996 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济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8 个(含自主设置 10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 147 个(含自主设置 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属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处在全国优势和领先地位,机电、管理、理学等学科近年有了长足进展。我校还设有 1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不同类型、多个层次、多种规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既设科学学位,又设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临床医学、工程硕士(含 21 个工程领域)、口腔医学等多种专业学位;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有在校全日制攻读学位模式,又有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模式。此外,还面向社会举办多种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由此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是校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管理处、培养处、学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同时,学校党委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部。学校设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院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设立了各学科、专业委员会,配有学位管理工作秘书、教务员、班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等教辅人员。研究生院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多年来,同济大学始终把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严格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多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有 7 篇入选。同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 1311 人,硕士学位近 9504 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至 2004 年 9 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约达 11000 多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 2700 人。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06 年计划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 4000 名。同济大学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

收费和奖励

1)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微博](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另行公布,其它硕士研究生学费不超过 8000 元/学年。

2) 对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励体系(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的奖励由培养单位另行制订)。对亍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时全部都可以获得 8000 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以抵充学费。对纳入奖励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亍 600 元/月的励学金,每年发放10 个月。另外,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励教和励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励。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励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3)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班、金融硕士在职班、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护理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文学院的艺术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不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