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樊健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11-06 导师主页
樊健 副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医学院
外科学 ,外科学 ,骨科学
创伤骨科
qidongfanjian@sina.com

博士招生专业

1
外科学
2024
2
专业学位博士
骨科
2
外科学
2024
1
学术型博士
骨科

招生信息

1
外科学
2024
1
专业学位硕士
骨科
2
外科学
2024
1
学术型硕士
骨科

樊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创伤骨科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上海市解剖学会骨科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与骨质疏松学组委员、全国卫生生产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常委、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青年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再生与修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老年髋部骨折学者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物材料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骨科生物材料与临床研究》编委、《中华临床与解剖杂志》、《实用骨科杂志》、《同济大学学报》及多本SCI杂志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创伤骨科及多发伤急诊急救的临床工作,完成各类骨折及肢体功能重建等手术1万余台。在复杂四肢骨折、关节周围骨折、骨盆髋臼骨折、老年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骨髓炎、骨不连、周围神经损伤及骨肿瘤等诊治方面具有相当经验。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骨创伤中心、德国汉堡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澳大利亚南澳大学骨科/骨科研究所做Fellow或访问学者。

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专项及上海市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同济大学及同济医院等20余项基金课题;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22篇、中华系列15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转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银、铜奖各1项及上海市星光计划优胜奖1项。常年承担同济大学本科及研究生骨创伤大课教学,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同济大学研究生课程《显微外科学基础》;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5名,国际留学研究生1名。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3ZR1457600, 2023.4-2026.3, 20.0万,  主持

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专项项目, 20Y11912600,  2020.12-2023.11, 30.0万, 主持

上海市同济医院重大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TJ(ZD)2202,2023.1-2025.12,30万,主持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4ZR1437800, 2014.7-2017.7, 10.0万,  主持

上海市卫健委基金面上项目,201840026,2018.7-2021.6,10万,主持

上海市卫计委基金面上项目,2013328,2014.1-2016.12,3万,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22120180358, 2018.9 至-2019.3, 5万, 主持

上海市同济医院临床研究培育项目重点项目,2018.7-2021.6,25万,主持

上海市同济医院专利转化孵化基金,2021.1-2021.12,3万,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Ø 近五年主要论著

(1)  Jia-qing Ji , Xin Zhang , Tao Cai , Kai Chen , Ji-kui Qian , Feng Yuan ,Jian Fan#.Size and fixation options of dorsoulnar fragments in distal radius fractures.Injury, 2024, 55(6):111513.

Xin Zhang#; Feng Yuan#; Yong Yin*; Jian Fan*.Imaging study of coronal structural matching of the distal radius in normal adults.BMC Medical Imaging2020,20(1):35.

(2) Jian Fan#,Xin Zhang# , Jia-qing Jia , Ying Yao , Shan-Zhu Li* , Feng Yuan* and Li-Ming Cheng.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volar locking palmar plates while preserving pronator quadratus through the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Technology and Health Care.2020, 29(6):1-8.

(3) Jian Fan#; Yi Yang#; Ji-kui Qian; Xin Zhang; Jia-qing Ji; Li Zhang; Shan-zhu Li; Feng Yuan; Aberrant Expression of PAFAH1B3 Affects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Osteosarcoma,Frontiers in Oncology,2021, 11: 664478. 

(4) Xing Zhang#, Yin-qi Zhang#,Jian Fan*, Feng Yuan*, Tang Q,Cory J. Analyses of fracture line distribution in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La radiologia medica. 2019,124(7):613-619.

(5) Yu-Wen Su#; Derick S K Wong#; Jian Fan#; Rosa Chung; Liping Wang; Yuhui Chen; Claire H Xian; Lufeng Yao; Liang Wang; Bruce K Foster; Jiake Xu; Cory J Xian; Enhanced BMP signalling causes growth plate cartilage dysrepair in rats, Bone, 2021, 145(2): 115874. 

(6) Jian Fan#, Xin. Zhang , Yong. Luo , Gui-wu. You , WK. Ng2 and Yun-feng Yang*.Tibiotalocalcaneal (TTC)arthrodesis with reversePHILOS plate and medialcannulated screws withlateral approach.BMC Musculoskelet al Disorders.2017,05:1471-2474.

(7) Jian Fan#,Yuan Feng, Shan-zhu Li*,Qian Tang, Cory J. Xian.Is the preoperative closed reduction irreplaceable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ical treatment? -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Int J Clin Exp Med.2017,10(1):1309-1314.

(8) Jian Fan#,Bo Jiang,Bing Wang,Kai Chen,Yuan Feng*,Jiong Mei,Guang-rong Yu.Analysis of soft-tissue complications volar plate fixation for managing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while preserving pronator quadratus. Acta Orthop Belg. 2016,82:305-312.

(9) 季佳庆, 张鑫, 钱继魁, 吴晗, 蔡涛, 袁锋, 樊健. 背尺侧骨块累及月骨窝关节面1/8至1/3的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中华骨科杂志,2024,44(,2), 87-95.

(10) 季佳庆, 吴晗, 蔡涛, 袁锋,樊健(通讯).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3, 24(4) : 649-656.

(11) 季佳庆, 钱继魁, 吴晗,蔡涛,袁锋,樊健(通讯).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3, 12 .

(12) 季佳庆, 王健, 张鑫, 袁锋,樊健(通讯).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 28(8) : 345-349.

(13) 樊健, 季佳庆,张鑫,郭秀武,姚英,周家钤、李山珠、袁锋,俞光荣,程黎明. 低位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策略与治疗效果. 中华外科杂志, 2020, 58(3):1-7.

(14) 张鑫,季佳庆,李山珠,周家钤,袁锋,樊健(通讯).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的评估模式及临床意义,中华骨科杂志,2021,41(6):368-375.

(15) 樊健,张鑫,毛也然,郭修武,袁锋,谢仁国.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华解剖与外科杂志,2018,23(2):103-109.

(16) 樊健, 蒋波,袁锋,李山珠,周家钤,梅炯,程黎明,俞光荣.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中华外科杂志,2016,10(54):1-6.

(17) 樊健,袁锋,李山珠,祝晓忠,梅炯,俞光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体内外功能的影响.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1):1968-1972.

(18) 樊健,李山珠,袁锋,周家钤.股骨小转子未固定的PFNA治疗Evans-Jensen Ⅲ型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12):2794-2796.

(19) 樊健,蒋波,袁锋,梅炯,程黎明,俞光荣.空心螺钉加独立垂直钢丝环扎治疗急性髌骨下极骨折.中华创伤杂志,2015,31(8):704-708.

(20) 樊健,蒋波,袁锋,梅炯,程黎明,俞光荣.空心螺钉加独立垂直钢丝环扎治疗急性髌骨下极骨折 中华创伤杂志,2015,31(8):917-921.

(21)樊健,蒋波,陈凯,朱辉,袁锋,梅炯,程黎明,俞光荣.比较切开与不切开旋前方肌对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10):77-80.

Ø 专利

(1) 樊健,等(发明). PAFAH1B3在制备骨肉瘤的诊断标记物和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 2022-09-13, ZL 2019 1 1286319.4. 

(2) 樊健,等(发明).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2019.5,中国,201710288304.6

(3) 樊健,等(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髌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置入的定向导航装置,2019.4,中国,201721745964.1

(4) 樊健,等(发明).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2019.5,中国,201710288304.6

(5) 樊健,等(实用).一种用于髌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置入的定向导航装置,2019.4,中国,201721745964.1

(6) 樊健,等(实用).一种用于桡骨极远端骨折的钢板,2018.5,中国,20180200553615.0

(7) 樊健,等(实用).一种肱骨大结局固定钢板,2017.8,中国,20161250552.9

(8) 樊健,等(实用).一种用于手术患者的侧卧位垫,2017.10,中国,201621438921.7

(9) 樊健,等(实用).一种用于胫骨髓内钉术中膝关节固定的装置,2017.8,中国 20161250551.4

Ø 近五年获奖

(1) 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提高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的相关新技术研究, 2021年度,(樊健、等)

(2) 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银奖,桡骨远端骨折诊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2022年度,(樊健、等)

(3) 上海市星光计划优秀项目,一种基于国人桡骨极远端解剖及骨折形态学特征的新型可塑性压切迹钢板,2022年度,(樊健、等)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同济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国家“ 211 工程”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 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创建于 1907 年,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9 大门类的研究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大学。

  同济大学现设有各类专业学院 22 个,还建有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 81 个本科专业、 140 个硕士点、 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58 个、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 10 个。各类学生 5 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 6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者 1900 多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2 个。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 16 个。学校还设有附属医院和 2 所附属学校。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城市规划、结构工程、道路交通、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学校正努力建设文理交融、医工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 3700 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同济大学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 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 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 1996 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济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8 个(含自主设置 10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 147 个(含自主设置 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属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处在全国优势和领先地位,机电、管理、理学等学科近年有了长足进展。我校还设有 1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不同类型、多个层次、多种规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既设科学学位,又设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临床医学、工程硕士(含 21 个工程领域)、口腔医学等多种专业学位;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有在校全日制攻读学位模式,又有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模式。此外,还面向社会举办多种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由此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是校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管理处、培养处、学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同时,学校党委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部。学校设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院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设立了各学科、专业委员会,配有学位管理工作秘书、教务员、班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等教辅人员。研究生院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多年来,同济大学始终把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严格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多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有 7 篇入选。同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 1311 人,硕士学位近 9504 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至 2004 年 9 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约达 11000 多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 2700 人。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06 年计划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 4000 名。同济大学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

收费和奖励

1)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微博](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另行公布,其它硕士研究生学费不超过 8000 元/学年。

2) 对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励体系(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的奖励由培养单位另行制订)。对亍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时全部都可以获得 8000 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以抵充学费。对纳入奖励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亍 600 元/月的励学金,每年发放10 个月。另外,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励教和励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励。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励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3)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班、金融硕士在职班、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护理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文学院的艺术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不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