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张鹏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4-03 导师主页
张鹏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医学院
外科学 ,外科学
胸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zhangpeng1121@tongji.edu.cn

张鹏,胸外科主任医师,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理学会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副会长等职务。张鹏团队临床上主要从事胸部疾病的微创外科及精准综合治疗,对于局部晚期肺癌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发起和参加了多项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新辅助和靶向新辅助临床研究,以及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新辅助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科学研究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微环境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获得2018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科委“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健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Immunity,Genome Medicine,BMC Medicine,Genome Biology,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权威杂志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 82430053, 肺癌免疫治疗新靶点筛选及功能机制研究, 2025.01-2029.12, 230万元, 在研, 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82125001, 胸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22.01-2026.12, 400万元, 在研, 主持

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重大项目,2023ZKZD33,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与新策略,2023.01-2027.12,300万元, 在研, 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81972172,LINC01094通过编码短肽调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介导肺癌肿瘤微环境调控的机制, 2020.01-2023.12, 55万元, 在研, 结题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Yilv Yan#, Dongqing Sun#, Junjie Hu#, Yue Chen#, Liangdong Sun, Huansha Yu, Yicheng Xiong, Zhida Huang, Haoran Xia, Xinsheng Zhu, Dongliang Bian, Fenghuan Sun, Likun Hou, Chunyan Wu, Orion R. Fan, Haiyang Hu, An Zeng*,  Lele Zhang*, Yi Eve Sun*, Chenfei Wang*, Peng Zhang*. Multi-omic profiling highlight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immuno-chemotherapy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ature Genetics. 2025, 57(1):126-139.

2. Haoran Xia#, Han Zhang#, Zheng Ruan#, Huibiao Zhang#, Liangdong Sun#,  Hezhong Chen, Yongxin Zhou,  Lele Zhang, Dongliang Bian,  Xinsheng Zhu,  Jing Zhang, Fenghuan Sun, Huansha Yu, Nan Song, Xiaogang Liu, Yuming Zhu,  Haiping Zhang, Wenxin He, Jian Chen, Jie Yang, Guohan Chen, Shiliang Xie,  Dongfang Tang, Xiaomiao Zhang, Liang Duan, Deping Zhao*, Qinchuan Li*,    Peng Zhang*, Gening Jiang*. Neoadjuvant camrelizumab (an anti-PD-1 antibody) plus chemotherapy or apatinib (a VEGFR-2 inhibitor) for initially unresectable stage II-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re, two-arm, phase 2 exploratory study.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4, 9(1):145.

3. Qian Liu#, Jing Zhang#, Chenchen Guo#, Mengcheng Wang#, Chenfei Wang#, Yilv Yan, Liangdong Sun, Di Wang, Lele Zhang, Huansha Yu, Likun Hou, Chunyan Wu, Yuming Zhu, Gening Jiang, Hongwen Zhu, Yanting Zhou, Shanhua Fang, Tengfei Zhang, Liang Hu, Junqiang Li, Yansheng Liu, Hui Zhang, Bing Zhang, Li Ding, Ana I. Robles, Henry Rodriguez, Daming Gao*, Hongbin Ji*,Hu Zhou*,Peng Zhang*. 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dentifies biological insights and subtype-specific therapeutic strategies, Cell. 2024, 187(1): 184-203.

4.  Ningning Liu#*, Chengxiang Yi#, Luqi Wei#, Jinan Zhou, Tong Jiang, Congcong Hu, Lu Wang, Yuanyuan Wang, Yun Zou, Yikai Zhao, Lele Zhang, Yating Nie,  Yijing Zhu, Xinyao Yi, Lingbing Zeng, Jingquan Li, Xiaotian Huang, Hongbin Ji, Zisis Kozlakidis, Lin Zhong, Christopher Heeschen, Xiaoqi Zheng, Changbin Chen*, Peng Zhang*, Hui Wang*. The intratumor mycobiome promotes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via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Cancer Cell. 2023, 41(11): 1927-1944.

5.  Rui Miao#, Cong Jiang#, Winston Y Chang#, Haiwei Zhang, Jinsu An, Felicia Ho, Pengcheng Chen, Han Zhang, Caroline Junqueira, Dulguun Amgalan, Felix G Liang, Junbing Zhang, Charles L Evavold, Iva Hafner-Bratkovič, Zhibin Zhang, Pietro Fontana, Shiyu Xia, Markus Waldeck-Weiermair, Youdong Pan, Thomas Michel, Liron Bar-Peled, Hao Wu, Jonathan C Kagan, Richard N Kitsis, Peng Zhang*, Xing Liu*, Judy Lieberman*. Gasdermin D permeabil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inner and outer membranes accelerates and enhances pyroptosis. Immunity. 2023, 56(11): 2523-2541.

6. Dongliang Bian#, Liangdong Sun#, Junjie Hu#, Liang Duan#, Haoran Xia#,  Xinsheng Zhu, Fenghuan Sun, Lele Zhang, Huansha Yu, Yicheng Xiong,  Zhida Huang , Deping Zhao, Nan Song, Jie Yang, Xiao Bao, Wei Wu, Jie Huang, Wenxin He*, Yuming Zhu*, Gening Jiang*, Peng Zhang*. Neoadjuvant Afatinib for stage III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II stud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14(1): 4655.

7. Junjie Hu#, Lele Zhang#, Haoran Xia#, Yilv Yan#, Xinsheng Zhu, Fenghuan Sun, Liangdong Sun, Shuangyi Li, Dianke Li, Jin Wang, Ya Han, Jing Zhang, Dongliang Bian, Huansha Yu, Yan Chen, Pengyu Fan, Qiang Ma, Gening Jiang, Chenfei Wang*, Peng Zha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after 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vealed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Genome Medicine. 2023,15(1): 14.

8. Xinsheng Zhu#, Liangdong Sun#, Nan Song#, Wenxin He#, Boxiong Xie#, Junjie Hu, Jing Zhang, Jie Yang, Jie Dai, Dongliang Bian, Haoran Xia, Fenghuan Sun, Anwen Xiong, Jie Luo, Lele Zhang, Huansha Yu, Ming Liu, Hongcheng Liu, Haifeng Wang, Haiping Zhang, Chang Chen, Chunyan Wu, Liang Duan*, Yuming Zhu*, Peng Zhang*, Gening Jiang*.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neoadjuvant PD-1 inhibitor (toripali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stage II–III NSCLC (LungMate 002): an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BMC Medicine. 2022,20(1): 493.

9. Jian Chen#, Yun Tan#, Fenghuan Sun#, Likun Hou, Chi Zhang, Tao Ge, Huansha Yu, Chunxiao Wu, Yuming Zhu, Liang Duan, Liang Wu, Nan Song, Liping Zhang, Wei Zhang, Di Wang, Chang Chen, Chunyan Wu*, Gening Jiang*, Peng Zhang*.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d antigen-immunoglobin analysis reveals the diversity of B cel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Genome Biology. 2020, 21(1): 152

10. Jie Dai#, Ming Liu, Yang Yang, Qiuyuan Li, Nan Song, Gaetano Rocco, Alan D L Sihoe, Diego Gonzalez-Rivas, Hon Chi Suen, Wenxin He, Liang Duan, Jiang Fan, Deping Zhao, Haifeng Wang, Yuming Zhu, Chang Chen, Robert B Diasio, Gening Jiang, Ping Yang, Peng Zhang*. Optimal Lymph Node Examination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Stage I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9,14(7): 1277-1285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同济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国家“ 211 工程”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 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创建于 1907 年,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9 大门类的研究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大学。

  同济大学现设有各类专业学院 22 个,还建有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 81 个本科专业、 140 个硕士点、 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58 个、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 10 个。各类学生 5 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 6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者 1900 多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2 个。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 16 个。学校还设有附属医院和 2 所附属学校。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城市规划、结构工程、道路交通、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学校正努力建设文理交融、医工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 3700 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同济大学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 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 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 1996 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济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8 个(含自主设置 10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 147 个(含自主设置 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属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处在全国优势和领先地位,机电、管理、理学等学科近年有了长足进展。我校还设有 1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不同类型、多个层次、多种规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既设科学学位,又设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临床医学、工程硕士(含 21 个工程领域)、口腔医学等多种专业学位;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有在校全日制攻读学位模式,又有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模式。此外,还面向社会举办多种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由此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是校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管理处、培养处、学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同时,学校党委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部。学校设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院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设立了各学科、专业委员会,配有学位管理工作秘书、教务员、班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等教辅人员。研究生院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多年来,同济大学始终把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严格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多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有 7 篇入选。同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 1311 人,硕士学位近 9504 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至 2004 年 9 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约达 11000 多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 2700 人。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06 年计划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 4000 名。同济大学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

收费和奖励

1)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微博](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另行公布,其它硕士研究生学费不超过 8000 元/学年。

2) 对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励体系(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的奖励由培养单位另行制订)。对亍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时全部都可以获得 8000 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以抵充学费。对纳入奖励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亍 600 元/月的励学金,每年发放10 个月。另外,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励教和励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励。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励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3)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班、金融硕士在职班、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护理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文学院的艺术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不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