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何文新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7 导师主页
何文新 副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医学院
外科学 ,外科学
肺移植基础与临床研究,局部晚期肺癌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
awen_he@126.com

外科学博士,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外科学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肺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青年委员和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临床经历:具有20余年的胸外科临床经验,擅长运用单孔胸腔鏡技术和开放技术治疗早中期及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肺部恶性肿瘤,以及肺部良性疾病和各类纵隔疾病。擅长肺癌的早期诊断,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及其它肺部结节的诊治;擅长终末期肺病的肺移植治疗;擅长气管肿瘤、狭窄等气道疾病的外科治疗。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麻省总医院访问学习胸部肿瘤外科技术和气管外科技术。

科研经历:长期从事肺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上海市科委等基金7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00万。终末期肺病的外科治疗研究获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在J Thorac Cardiovasc Surg,Eur J Cardiothorac Surg,Annals of surgicaloncology 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肺外科学》、《胸外科疑难病症诊断决策》第二和第三版、《胸外科手术学》等多本专著。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早期预警和干预新策略临床研究(22Y21900500)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项目。2022/7-2025/6,100万,负责人

2.     体外肺灌注技术应用改善脑死亡致供体肺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19411964100)上海市科委引导项目,2019/5-2022/5,20万,负责人

3.     线粒体DNA-TLR9信号通路在脑死亡致供体肺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816700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1-2021/12,57万,负责人

4.     mtDNA-TLR9信号通路在脑死亡致供体肺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201640225)上海市卫计委面上项目,2017/1-2019/12,5万,负责人

5.     microRNAs监测肺移植术后免疫状态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No. 81100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2/1-2014/12,22万,负责人

6.     微电场网下脂质体介导sTNFRI-IgGFc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肺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机制(No.10ZR14248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010/04 -2013/03,10万,负责人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Dongliang Bian, Liangdong Sun, Junjie Hu, Liang Duan, Haoran Xia, Xinsheng Zhu,  Fenghuan Sun, Lele Zhang, Huansha Yu, Yicheng Xiong, Zhida Huang, Deping Zhao, Nan Song, Jie Yang, Xiao Bao, Wei Wu, Jie Huang, Wenxin He, Yuming Zhu, Gening Jiang, Peng Zhang. Neoadjuvant Afatinib for stage III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II study. Nat Commun. 2023 Aug 3;14(1):4655.

2.       Zhixin Li, Tongzhu Jin, Ruoxuan Yang, Jiayu Guo, Zhihui Niu, Huiying Gao, Xiaoying Song, Qing Zhang, Zhiwei Ning, Lingxue Ren, Yan Wang, Xingxing Fan, Haihai Liang, Tianyu Li, Wenxin He. Long non-coding RNA PFI inhibits apoptosis of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to alleviate lung injury via miR-328-3p/Creb1 axis. Exp Exp Cell Res. 2023 Jun 15;113685. doi: 10.1016/j.yexcr.2023.113685. Online ahead of print.

3.       Yuling Yang, Xinnan Xu, Ming Liu, Yanfeng Zhao, Yongmei Yu, Xiaogang Liu, Chang Chen, Gening Jiang, Wenxin He. Outcomes of patients awaiting lung transplant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at a single Chinese center. Front Med. 2022 in press.

4.       Wang C, Wang S, Li Z, He W. A Multiple-Center Nomogram to Predict Pneumonectomy Complication Risk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nn Surg Oncol. 2021 Jul 28. doi: 10.1245/s10434-021-10504-1. Online ahead of print.

5.       Wang C, Wang S, Li Z, He W. ASO Visual Abstract: A Multiple-Center Nomogram to Predict Pneumonectomy Complication Risk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nn Surg Oncol. 2021 Aug 3. doi: 10.1245/s10434-021-10542-9. Online ahead of print.

6.       Yanfeng Zhao, Yan Jiang, Linsong Chen, Xinlin Zheng, Junjie Zhu, Xiao Song, Jinghan Shi, Yuping Li, Wenxin He. Inhibition of the ER stress-associated IRE1/XBP-1 pathway alleviates acute lung injury via modulation of macrophage activation. J Thorac Dis. 2020;12(3):284-295.

7.       Yang Y, Yin W, He W, Jiang C, Zhou X, Song X, Zhu J, Fei K, Cao W, Jiang G. Phenotype-genotype correlation in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 Sci Rep. 2016;6:36177. 

8.       Liu M, He WX, Song N, Yang Y, Zhang P, Jiang GN. Discrepancy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presenting as multiple ground-glass opacities.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6;50(5):909-913.

9.       He WX, Yang YL, Xia Y, Song N, Liu M, Zhang P, Fan J, Jiang GN. Outcome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End-stage Pulmonary Disease while Awaiting Lung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center Study. Chin Med J (Engl). 2016;129(1):3-7. 

10.    He WX, Song N, Liu M, Jiang GN. Bronchoplastic closure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racheal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resection of a massive tracheal tumor. 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 2015;21(2):263-5.

11.    He WX, Han BQ, Liu M, Zhang P, Fan J, Song N, Jiang GN. Tracheobronchial reconstructions with bronchoplastic closure: An alternative method in treatment of bronchogenic carcinoma involving the carina or tracheobronchial angle.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2; 144(2):418-24. 

12.    Zhang P, Jiang C, He W, Song N, Zhou X, Jiang G. Completion pneumonectomy for lung cancer treatment: early and long term outcomes. J Cardiothorac Surg. 2012;7:107.

13.    He WX, Jiang GN, Ding JA, Gao W, Zhu YM, Zhou X, Chen C, Wang H, Fan J, Zhang P, Liu M. Lung transplantation in a Chinese single center: 7 years of experience. Chin Med J (Engl) 2011; 124(7):978-82.

14.    He W, Jiang G, Xie B, Liu M. Radical Resection of a Pulmonary Blastoma involving Pulmonary Artery.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8; 34(3): 695-696. 

15.    Liu M, Jiang G, He W, Zhang P, and Song N. Surgical resection of locally advanced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post gefitinib therapy. Ann Thorac Surg 2011; 92(1):e11-12. 

16.    Jiang L, Jiang GN, He WX, Fan J, Zhou YM, Gao W, Ding JA. Free rectus 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 flap for chronic postoperative empyema. Ann Thorac Surg. 2008; 85(6): 2147-2149. 

17.    Han B, Jiang G, Wang H, He W, Liu M, Song N. Benign clear cell tumor of the lung. Ann Thorac Surg. 2010; 89(6):2012-2014. 

18.    Fan J, Wang L, Jiang GN, He WX, Ding JA. The role of survivin on overall survival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literatures. Lung Cancer. 2008; 61(1): 91-96. 

19.    Liu M, Jiang G, Ding J, Fan J, He W, Zhang P, Song N. Smoking reduces survival in young female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Med Oncol. 2012; 29(2):570-3. 

1.     何文新,姜超,刘小刚,黄威,陈昶,蒋雷,杨倍,吴坤,陈乾坤,杨洋,郁咏梅,姜格宁。脑死亡供体肺移植术后近期预后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16;54(12):894-898。

2.     夏琰,何文新,倪铮铮,杨洁,徐小雄,姜格宁。西罗莫司和sTNFRI-IgGFc基因修饰联合应用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4;35(6):365-369。

3.     何文新,夏琰,刘明,宋楠,郁永梅,王海峰,陈乾坤,姜格宁。终末期肺病患者等待肺移植期间的临床分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3;34(3):151-154。

4.     何文新,姜格宁,丁嘉安,高文,朱余明,周晓,陈昶,汪浩。23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分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9; 40(3): 239~241。

5.     何文新,姜格宁,丁嘉安,谢博雄。肺移植术后早期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临床意义。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2008;31(6):461-463。

6.     何文新,姜格宁,丁嘉安,林若柏,康明强,朱勇。一氧化氮减轻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6;27(10):599-602。

7.     何文新,林若柏,康明强,孙波,钱莉玲。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改进。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3):292-294。

8.     何文新,姜格宁,张容轩,谢博雄。肺母细胞瘤1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6;22(6):387。

9.     贾向波,姜格宁,何文新,刘明等。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RI-Fc融合蛋白对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24(6):755。

10.  何文新, 林若柏。一氧化氮与肺移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3):213-215。

11.  何文新, 林若柏,周仑。肺移植供肺保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3;1(2):15-18。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同济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国家“ 211 工程”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 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创建于 1907 年,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9 大门类的研究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大学。

  同济大学现设有各类专业学院 22 个,还建有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 81 个本科专业、 140 个硕士点、 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58 个、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 10 个。各类学生 5 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 6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者 1900 多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2 个。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设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 16 个。学校还设有附属医院和 2 所附属学校。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城市规划、结构工程、道路交通、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学校正努力建设文理交融、医工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同济大学已建成的校园占地面积 3700 多亩,分五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沪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武东路。正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同济大学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 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 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 1996 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济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8 个(含自主设置 10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 147 个(含自主设置 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属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处在全国优势和领先地位,机电、管理、理学等学科近年有了长足进展。我校还设有 1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不同类型、多个层次、多种规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既设科学学位,又设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临床医学、工程硕士(含 21 个工程领域)、口腔医学等多种专业学位;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有在校全日制攻读学位模式,又有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模式。此外,还面向社会举办多种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由此形成了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是校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管理处、培养处、学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同时,学校党委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工作部。学校设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院有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设立了各学科、专业委员会,配有学位管理工作秘书、教务员、班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等教辅人员。研究生院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多年来,同济大学始终把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严格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多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有 7 篇入选。同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 1311 人,硕士学位近 9504 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至 2004 年 9 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约达 11000 多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 2700 人。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06 年计划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 4000 名。同济大学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

收费和奖励

1)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微博](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另行公布,其它硕士研究生学费不超过 8000 元/学年。

2) 对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有完善的奖励体系(工程管理硕士(125600)、MBA(125100)、MPA(1252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软件工程硕士(085212)、金融硕士(025100)、会计硕士(125300)、翻译硕士(055101、055109)、护理硕士(105400)、教育硕士(045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人文学院(210)的艺术硕士(135108)的奖励由培养单位另行制订)。对亍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入学时全部都可以获得 8000 元/学年的全额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以抵充学费。对纳入奖励体系的硕士研究生还可获得不少亍 600 元/月的励学金,每年发放10 个月。另外,纳入奖励体系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励教和励管的岗位,获得额外的资励。所有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申请办理国家励学贷款,可参加有关专项奖学金评定。

3)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班、金融硕士在职班、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护理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文学院的艺术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不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